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猪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及防治

猪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及防治

来源:爱go旅游网
鞘麟黼辎 躐黼幽幽龉 黼糕瓣黼黼鼎礴礤鞠霸弱 疫病防治 猪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及防治 裴国峰(河北省张家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75000) 丁勇 (河北省怀安畜牧水产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76150) 摘要:近年来养猪业发展较迅速,当前猪病流行情况及特点 饲养猪828768头,发病323688头,发病率为39.3%, 日益复杂化.出现新情况、新特点、混合感染综合症增强, 死亡35131头.死亡率为10.8%。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 增加了准确诊断与治疗难度,对兽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 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病料采集、疾病档案、治疗处方、血 求。通过2年多对本辖区部分县猪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涂片、电镜观察、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生化试验、寄 发病规律.提出诊治方案。 生虫检查、血凝试验、酶联反应试剂盒等化验室检查及关于 关键词:猪;传染病;情况;新特点;准确诊断;治疗难 各方面统计报表,确诊猪病大致情况如下: 度:新要求 1.1病毒性疾病 (1)高致病蓝耳病发病头数1286头,死亡1108头;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养猪业因其周期短周转快, (2)流行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发病头数32683头,死亡26 已成为农村增加经济创收的主渠道,同时部分企业也看好, 头;(3)蓝耳病:发病头数286头,死亡102头;(4)猪 使养猪数量规模快速扩大,出现集中养殖的区域,为了便于 伪狂犬:发病头数138头,死亡76头;(5)细小病毒病: 控制猪群疾病流行,了解猪病流行特点,以指导今后养猪快 发病头数372,死亡48头;(6)圆环Ⅱ型病毒:发病头数 速高效健康的发展。2012年1月~2014年9月,对辖区县猪 2386,死亡492头; (7)猪瘟:发病头数586,死亡296头。 病流行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并分析整理相关的防治办法。 1.2寄生虫病 1发病流行概况 (1)弓形体:发病头数184,死亡38头; (2)附红细 通讯作者:丁勇(1970.3-)男,河北省怀安县人,畜牧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I临床、试验室化验、疾病预警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生物 制品研究与推广应用x-作.发表文章120余篇。 重,此法预防或配合其他针剂治疗该 于配种前免疫接种1次:仔猪于1周 生和传播。 病疗效很好。 龄和3周龄分别免疫接种1次。已感 在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对幼龄仔 5.5克林霉素 染的病猪.可胸腔注射接种猪喘气病 猪的护理,创造一个安静、温暖、干 在饲料中的添加量lOOg/吨,连喂 兔化冻干苗。 燥、舒适、洁净的饲养环境。饮水中 3周对预防或控制病情效果很好。 7诊治体会 加入电解多维,确保饲料品质.并将 6预防 猪群发病后,要早诊断及时选用 粉料改为湿拌料。 6.1隔离消毒灭源 特效药物进行治疗。青霉素、链霉素 由于该病病程较长,病原难以根 隔离病猪.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 及磺胺类药物对气喘病无显著的作用。 除.且易发生继发感染,有条件的业 可用2%氢氧化钠溶液、20%石灰乳、 而卡那霉素、美他环素、氟苯尼考对 主应定期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筛选 l%石碳酸交替消毒猪舍及周围环境。 气喘病疗效显著,因此必须选用对气 出敏感药物对猪肺炎支原体和其它细 6.2加强饲养管理 喘病疗效显著的药物治疗.才能收到 菌感染进行预防和治疗。 猪舍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控 良好的治疗效果。 病猪和隐性带菌是本病的重要传 制好猪舍的温度.防寒保暖,防止猪 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 染源,病猪的临床症状消失后.在呼 群拥挤、猪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等 以提高猪只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力, 吸道仍有病原体存在,可通过咳嗽和 因素。 同时遇到饲养环境不良时,要及时投 呼气传染给健康猪,因此一旦发现病 6.3免疫接种疫苗 喂预防性药物,如选用泰妙菌素、泰 猪必需实行就地隔离治疗,彻底清圈, 对成年种猪.每年用猪喘气病弱 乐菌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拌料, 强化消毒,才能消除传染源。 毒冻干疫苗免疫接种1次:后备种猪 连续饲喂5—7d,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 一I 疫病防治 l 胞体:发病头数1264,死亡l86; (3)疥廨螨虫:发病头 数782,死亡3头; (4)蛔虫等线虫及其它寄生虫:发病头 数387.死亡6头 1.3细菌性疾病 (1)仔猪水肿病:发病头数972,死亡820头;(2)大 肠杆菌黄白痢:发病头数5678,死亡136头; (3)链球菌: 发病头数2386头,死亡108头; (4)仔猪副伤寒:发病头 数1368,死亡166头;(5)其它菌(产气梭菌、坏死杆菌、 葡萄球菌、魏氏菌,巴氏杆菌,丹毒):发病头数2008头, 死亡58头。 1.4混合感染 (1)寄生虫与病毒混合感:弓形虫、附红细胞体、伪狂 犬、细小病毒、圆形病毒Ⅱ型、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 猪瘟、高致病蓝耳、普通蓝耳,发病头数36878,死亡2186 头; (2)寄生虫与细菌:附红细胞体、弓形虫、气喘、水 肿、大肠杆菌中两种寄生虫与多种细菌混合;发病头数 21838,死亡76头; (3)寄生虫与细菌、病毒:圆形Ⅱ型、 高致病蓝耳、伪狂犬、细小病毒、传染性胃肠炎、流行腹 泻、附红体、弓形体、气喘、水肿3种以上;发病头数 41028,死亡4515头; (4)病毒和病毒与寄生虫:圆形病 毒Ⅱ型与高致病蓝耳、伪狂犬、细小病毒、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腹泻、弓形虫、附红细胞体与多种病毒、寄生虫;发病 头数68396,死亡2678头;(5)病毒与寄生虫:高致病蓝 耳、圆环病毒Ⅱ型、细小病毒、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 炎、附红细胞体、弓形虫等:发病头数53718,死亡12268 头;(6)病毒性与细菌:高致病蓝耳、圆耳Ⅱ型、气喘、 水肿大肠杆菌(包括水肿)等:发病头数16846,死亡6398 头; (7)其它不明原因;发病头数16218,死亡4435头。 2猪病流行特点 (1)非典型、亚临床感染的病例增加,目前国内原有的 部分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在疫病流行过程环节上发生变异 致使一些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上出现了新 特点、新规律和新的变化,呈现非典型或亚临床的症状。 (2)混合感染发病率明显增加.单一的病原引起的疫病 逐渐减少,而病毒与病毒、病毒与细菌、病毒与寄生虫、病 毒与非传染性疾病、病毒细菌与寄生虫、病毒细菌寄生虫与 非传染性疾病、细菌与寄生虫、细菌与非传染性疾病、细菌 寄生虫与非传染性疾病等混合感染病例增加迅速。 (3)新病发生率增强并传播特快,由于养猪业发展迅 速,从国外引进种猪及一些猪产品的数量显著增加,但缺乏 有效的检疫监测手段,而且各项配套措施不力,致使新的传 染病传人我国,并扩大蔓延。这些疫病具有很大的潜在危 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高致病性蓝耳病、普通型蓝耳病、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猪呼吸道综合症、伪狂 犬病、猪流感病、猪II型圆环病等。 1 20日叵团圊圃 2015.2 (4)条件致病菌(虫)发生的疫病日益严重。许多以往 不发病的条件致病菌现已引起发病并呈流行性危害日益严 重。大肠杆菌、猪气喘病、猪副嗜血杆菌、支气管波氏杆菌 (博德氏)、猪衣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虫等。 (5)以繁殖障碍综合症及以腹泻呼吸道为主的综合症候 群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急剧上升。猪普通型与高致病性蓝耳 病、猪呼吸道综合症等 (6)发病呈现幼龄化,发病日龄集中发生于仔猪(产后 第2天)特别是断奶前后的仔猪最易发病。 3病因分析 引起的原因较为复杂,归纳如下: (1)仔猪贩运频繁多数携带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使病原大 量流人,如附红细胞体、高致病性蓝耳病、普通型蓝耳病、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猪呼吸道综合症、伪狂 犬病、猪流感病、猪II型圆环病、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 炎、水肿病等及其混合感染引起猪发病的主要原因。 (2)收购肥猪车频繁进出也是携带病原体的,引起扩散 疾病的又一重要原因。 (3)检疫监测力度不够,各部门相互脱节,一些人为因 素及技术上的原因.执法不严,唯钱是网,不能严把检疫质 量关,使某些烈性传染病乘虚而人.随意蔓延。严重阻碍了 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防病增加了很大困难,加大人财物 的浪费 (4)防疫力度不够,认识水平较低。人民群众及养殖户 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认识能力和程度高低不同。注重眼前利 益,仍然以“治疗为主,预防为辅”,有的认为搞防疫白花 钱,不起作用,宁愿给钱也不打防疫针等的陈旧观念,这就 为疾病流行蔓延提供繁殖场所和途径。一些假劣兽药饲料也 是重要原因之一。基层兽医知识老化,存在断层,技术水平 急待提高。由于各种疾病越来越复杂,需求防治手段方法随 着更新,新兽药、特药不断被开发,但也有改头换面,加大 药价,增加养殖场户的负担。这样原有的知识、治疗经验已 不能适应现代化养殖发展的需求,要求兽医畜牧科技人员不 断更新自身知识.认清疾病发生机理及微生物、寄生虫等对 药物的耐药性,药物的作用原理,才能更准确的诊断疾病和 药物治疗,特别是化验室诊断。是填补这一缺陷薄弱环节的 重中之重,是控制疫情进一步蔓延扩散的前沿阵地,这样才 能作到“早、快、严、小”地控制疾病,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4防治对策 (1)全面实施科技兴牧,加快畜牧经济增长模式,教育 广大养殖户要以市场为导向,不要盲目养殖,不断优化畜牧 业产业结构,发展瘦肉型猪的规模养殖,积极配合大力发展 畜牧业这一总体战略要求。 (2)加大畜牧兽医养殖技术培训力度,着重提高养殖户 群众的科技素质.进一步稳定和加强乡村畜牧兽医技术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