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发生世代及规律的研究

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发生世代及规律的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发生世代及规律的研究

作者:顾宇书,张贵学,周志权,等 来源:《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

顾宇书1张贵学2周志权1刘仁军3高军1曹雪艳2韩友志1

(1.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沈阳110032;2.沈阳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辽宁沈阳110136;

3.沈阳市森防总站,辽宁沈阳110136)

摘要:

2012年~2014年在沈阳地区进行美国白蛾发生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在沈阳1年发生2代,第1代幼虫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2代成虫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卵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幼虫期8月上旬至9月下旬,蛹期9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美国白蛾虫态有重叠现象,1~2代历期不等,第2代成虫产卵期较之第1代明显变短,而幼虫期和蛹期又明显较之第1代变长。

关键词:

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发生世代;发生规律

中图分类号:S 763.42,S 763.30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隶属于鳞翅目灯蛾科[1],是国际植物检疫重要害虫,其发生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取食植物种类复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广泛。自1972年丹东振安区首次发现以后,已扩散到辽宁、河北、天津、山东、陕西、北京、上海等地,有从沿海向内陆扩散的趋势[2]。据调查,美国白蛾在沈阳的沈北新区、黄姑区、大东区、沈和区、和平区、苏家屯、辽中县和新民市,法库县和康平县均有分布,但尤以沈阳市内居民社区、苏家屯区、新民市和辽中县发生较重,法库县和康平县发生较轻。美国白蛾幼虫在化蛹前均取食被害树的叶片,但以4龄后暴食性极强[3,4],如不采取有效防治,可将成片树林蚕食毁灭,为此,开展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发生世代及规律的研究将对指导该地区实施早期防治和综合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1调查地概况及调查方法

1.1调查地概况

在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发生典型区域,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即沈阳北塔公园、沈阳市林业局苗圃、沈北新区浦河绿化带、于洪区西瓦窑绿化带、辽中县城郊绿化带、国营新民市机械林场商品林网(表1),于2012~2014年4月20至10月30日开展了相关调查和研究。

1.2调查方法

在上述调查地点,通过埋蛹、悬挂黑光灯、固定卵块、绑草把和固定被害树观查幼虫龄期的方式进行了美国白蛾虫态历期的定位观测。

埋蛹试验是在土壤上冻之前,选择不积水的高处,挖1.2 m深坑,将采集到的越冬蛹置养虫笼内放到坑底,坑口用木盖子盖上,在打春化冻后,取出养虫笼,置30 cm土坑中养护,观察蛹发育状况。

4月下旬,将型号为E27/B22的黑光灯悬挂在林缘被害树2 m高处,每天18~24时打开黑光灯,次日上午9时观察黑光灯诱捕的美国白蛾成虫数。

5月上旬和7月下旬开始寻找美国白蛾卵块,并做标记,每天巡回观测卵块的孵化情况,记载孵化日期,之后继续进行幼虫龄期的观测,以蜕皮现象为龄期标准。

6月末,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1代和9月中旬2始化蛹之前,在被害树距地面30 cm的树干处开始向上绑2层稻草帘形成一个草把,草把高度为45 cm,草把上部和中部绑松,下端绑实,以便老熟幼虫在草把内化蛹。8月上旬和11月上旬打开草把调查草把内美国白化蛹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美国白蛾在沈阳地区发生世代

由沈阳市区、辽中县和新民地区美国白蛾发生世代调查结果(表2~表4)可知:美国白蛾在这些地区均能完成2个完整世代,但越冬蛹期长短稍有变化,成虫羽化期、幼虫期也有较小的差异。美国白蛾第1代成虫羽化期在春季5月上旬和中旬,结束期在6月上旬。产卵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1代幼虫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2代成虫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幼虫期8月中旬至10月上旬,蛹期9月下旬至次年5月上旬。从中也可看出,虫态有重叠现象,说明美国白蛾幼虫龄期不整齐,导致昆虫变态的进程不同。

2.2美国白蛾各虫态历期

由美国白蛾不同虫态发育历期(表5)可知:在沈阳地区美国白蛾每年可发生2代。第1代成虫从始期5月12日到终期6月9日,卵期从5月14日开始一直延续到6月13日,幼虫期危害时间最长(6月4日到7月24日),蛹期从7月12日开始一直到8月9日。第2代成虫期从7月26日到8月16日,卵期从7月28日到8月17日结束,幼虫期从8月9日延续到9月16日,蛹期从9月13日开始直到10月14日止。由此可进一步看出,美国白蛾1~2代历期不等,2代成虫产卵期较1代明显变短,而幼虫期和蛹期又明显较1代变长。

由美国白蛾各世代不同虫期发生天数(表6)可以看出:成虫羽化期从始期到盛期平均需要6天,盛期至高峰期需要8天,高峰期到末期需要7天,末期到终止期需要7天,成虫整个羽化期共需要28天。不同虫期的时间延长,进一步说明了不完整性。从表6还可以看出不同虫态历期的长短,幼虫的虫态历期最长,达到50天,其次是卵期和化蛹期。幼虫虫态历期长,是美国白蛾构成危害的一个显著特点,幼虫期越长,危害越严重。

由美国白蛾不同世代虫态发育绝对天数(表7)可以看出:1代成虫到卵的发育始期需要2天,盛期需要5天,高峰期需要2天,末期需要2天,终期需要4天。幼虫至蛹的发育天数最长,可达16~38天,1代蛹期为7~14天,2代越冬蛹的历期最长,达235~242天。幼虫期的长短既决定着取食危害期的长短,同时,幼虫较长的取食期也为化蛹变态提供营养准备,增加了蛹的存活几率,其中越冬代蛹的质量和数量,将明显影响下一年美国白蛾的发生及危害。

3结语

3.1美国白蛾在沈阳地区1年发生2代,第1代成虫从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至第2代老熟幼虫9月下旬下树化蛹为止,不同虫态期多达5个月以上。

3.2美国白蛾第2代越冬蛹历期最长,在235天以上。而在生长季,美国白蛾幼虫历期最长,幼虫历期越长所产生的危害越重,这也是美国白蛾能够产生较大危害的原因所在。幼虫1~4龄期内在网幕内取食危害,5龄离开网幕分散危害,6~7龄开始化蛹。因此,既可在幼龄网幕期采取摘除网幕集中消灭的防治方法,也可在幼虫幼龄期通过喷洒无公害农药进行触杀防治。网幕期是消灭幼虫的最佳时机,因此,尽管幼虫期较长,但只要把握住网幕期这一防治关键期,便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通过绑草把诱集白蛾进行灭虫。

3.3美国白蛾幼虫取食期较长,而且龄期呈不整齐现象,世代的不整齐为其繁衍、抵御不利气候因子和天敌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这也给开展森防工作带来了困难。

参 考 文 献

[1]

刘宝生,谷希树,胡霞.美国白蛾各虫态发育历期试验观察[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5):124-126.

[2]徐艳梅.鞍山地区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3(3):29-31.

[3]张建新,郑秀银,王恩奎,等.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与防治[J].植物保护,1998,24(5):40-41.

[4]陈景芸,蔡平,詹国辉,等.美国白蛾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2,12(40):149-151.

第1作者简介:

顾宇书(1955-),男,大学,教授级高工,从事森林培育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14-11-24

(责任编辑:王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