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应急救灾的军地物流一体化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时代经贸 2011年1月中旬刊 忘第193期 基于应急救灾的军地物流一体化研究 杨勇1林启惠 (1.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2.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 【摘要】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事件,建设完善的军地一体化应急物流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探讨了我国应就救灾下的军地物 流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应急救灾下的军地物流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应急救灾;物流;军事物流;应急物流;军地物流一体化 近年来,我国先后遭受了非典、低温雨雪冰冻、地震、干 面的领导体制、相关设备的征用、预案的制订、实施的程序、 旱、洪涝及泥石流灾害,中国应急物流经受了重重考验,也暴 补偿和抚恤、经费保障以及平时演练等方面进行规范,导致应 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是在近年来军队参加应急救灾的实践 急物流交通运输保障“无法可依”。管理体制不完善,物流业 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课题的研究 涉及铁道部、交通部、商务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 过程中,笔者作为一名军人,不仅身有感触,还对近几次应急 家发展局等综合部门。由于体制的原因,各部门之间的交叉导 救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实现应急救灾军地 致物流行业管理比较混乱,部门分割、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 物流一体化意义重大,实践证明,应急救灾的物流保障,最重 问题严重问题。二是指挥体系不畅,整体规划欠全面。没有真 要的是做好军地物流一体化。 正实现统一指挥,大部分应急救灾都是军队先上,而且也是以 一、我国应急救灾军地物流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军方为主,地方政府的行动和其他团体的救援相对要慢些。而 我国应急物流的研究在近年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应急 且,现在根本上很难实现军地~体化的统一指挥。这方面的矛 物流保障机制初步形成,法律法规体系得到进~步完善。国外 盾亟待加以有效解决。三是两用人才稀缺,缺乏一体化物流保 媒体称我国在印度洋海啸和地震后的应急反应是一流的。尽管 障平台。人才素质有待提高,军事物流系统的管理必须要有先 如此,我国应急物流的实践基础还很薄弱,还不能完全达到发 进的管理方法作为指导,管理者必须掌握必要的管理学理论和 达国家的水平。尤其是应急救灾军地物流一体化下的应急物流 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目前我国的物流配送服务,包括军事物流 保障的运作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配送还存在瓶颈,尚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四是军地联 1.应急救灾下军地物流一体化的必要性。军地物流一体化 合不紧,一体化物流保障不成体系。缺乏紧密的军地联合,风 建设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增强军事物流 险管理机制还不到位。 保障力量。新时期军事物流建设,存在“经费少、需求多、缺 (2)应急救灾军地物流一体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口大”的矛盾,仅靠军事物流力量难以保证军事斗争的需要。 一是军地双方对一体化物流认识不到位。(1)经济性与军事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所需后勤物资就是通过与民间物流公司 性相冲突。(2)传统的思维定势缺乏与时俱进的认识。(3)物流发 签订合同而保证了及时供给。(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在军事 展步伐加快,许多新概念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二是军地物流一体 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军队后勤工作的效益和效率是世 化发展的指挥体系和市场环境不完善。我军现行的后勤法规对政 界各国军队后勤致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从战略角度看,军地物 府采购制度尚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这种采购制度在执行过程中 流一体化能够使军队以更少的费用获得更佳的物流保障,有效 必给军队带来两方面的风险。三是军地物流通用型人才短缺。从 提高军事物资保障的经济效益。(3)有利于促进军事物流技术的 全国范围来看,物流人才匾乏严重制约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军 发展与创新。军地物流一体化在军队的运用,能够加快军地物 队培养物流方面的人才也是刚刚起步,特别是军地物流通用人才 流系统集成,加快物流装备的高技术化、数字化和指挥管理的 更是稀缺。军地物流联合发展需要军地物流通用型人才,而人才 自动化、网络化。(4)有利于社会。军地物流一体化,是把军事 的短缺难以开拓军地物流联合发展空间。四是军队物资储运业 物流建设纳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之中,充分发挥市场对全社会 务流程不合理。储运业务流程不统一,不利于军队站库业务规 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使社会物流资源得到充分运 范。储运业务流程不兼容,不利于军队站库物资建设。储运业 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5)加强军地物流一体化建设也是实 务流程不透明,不利于物资保障“可视化”开展。 现应急物流的重要模式。 三、应急救灾下军地物流一体化对策研究 2.应急救灾军地物流一体化的可行性。2007年l2月26日中 深入研究应急救灾物流保障体系的运行规律,发现并解决 央军委颁发《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明确提出“构建军民 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探索、构建和完善军地一 结合的军事物流体系”的战略部署。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审议 体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对于提高我军多样化军事行动物流保 并通过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应急物流列入“九大 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为维护安全稳定、促进经 (1)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的一体化应急法律体系。首先, 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 要制定全国紧急状态法律。其次,要建立地方应急救灾法律体 断放大业界对军事物流和应急物流诉关注,同时也推动着军事 系。立足科学性和超前性,逐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善的 物流与应急物流的建设及发展,使其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热点。 应急法律体系,保障应急物流的顺利实现。再次,要加强完善 首先,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为一体化创造了机遇。其次,根本 社会救助法律体系。 利益的一致性是一体化的基本动力。军事物流与地方物流根本 (2)军地一体,建立功能健全的联合指挥体系。功能健全 利益是一致的。从本质上讲,二者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这 的应急组织指挥机构是进行应急物流救灾工作的核心机构。必 是军地物流一体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再次,军地物流的兼 须成立军地一体化的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和 容性为一体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要由军地联合指挥机构迅速启动应急预 二、我国应急救灾军地物流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案,综合调度,全面展开应急物流工作。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3)军地协同,建立一体化应急物流保障平台。建立通信 和经济损失也逐年上升,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平台、电子商务技术平台、信息平台、物流技术平台等。包括应 近年来,突发自然应急事件中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物资运送与 急物流物资养护技术、包装技术和装卸运输技术等。技术平台要 管理问题。在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充分体现快速、简洁、稳妥、实用、方便、安全的原则。建设应 中,由于低效的应急物流配送造成的损失约占总损失的15%一 急物流保障平台要从硬件体系和软件体系两方面进行,其中应急 20%。 ̄NSARS造成的损失总额达176亿美元,应急物流配送造成 物流信息系统是应急物流软件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的损失约30亿美元。 (4)加强军地联合,建立一体化应急物流保障体系。一是 (1)我国应急救灾军地物流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一是法 联合建立综合一体的交通运输体系。纵横相连、网络互通、多 律依据欠缺,管理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及政策建设薄弱,我 式联合、力量强大的交通运输体系,是搞好应急物流保障的基 们很多的救灾工作无法可依,目前国内尚没有任何法规性文件 础。二是建立应急物流紧急通道机制。平时应急、战时应战。 对于应急条件下交通线路的维护和抢修、临时场(站)建设等方 建立并开通一条或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简化作业程序,使 ・49・ Economic&Trade UpdateMid-journals Sum.NO:193January.2011 我国城市水务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思路探讨 孙骁1林旭东2韩莹3周尚坤4 (1.青建集团股份公司;2.青岛建设集团建兴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71; 3.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176;4.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水务产业面临投资不足、效率低下、体制 约束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水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水务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路进行探讨,以资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实施资本扩 张战略达到企业成长和产业扩张、实现水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我国城市水务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水务融资渠道提供有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务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 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 经济的命脉和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 等所有生产部门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水务产业的正常运 营直接影响到所在地人民的正常生活。 水务产业投融资体制瓶颈 水务产业被认为是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公益性行业。长期 一改善服务质量。 、以来我国对水务产业实行的是国有国营、政企合一的机制,其 主要特征是: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运营、定价、亏损由政 府财政补贴。尽管改革开放后水务产业的改革在积极推进,但 从总体来看,该经营机制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着。随着我 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已成为障碍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瓶 颈,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投资不能满足巨大的水务投资需求 据统计在供水设施建设方面,我国663个城市缺水、400个 常年供水不足、110个严重缺水。为缓解此矛盾,供水量需净增 400多亿吨/年,需投资2000亿元左右;在污水处理方面,需新 增污水处理力约400亿吨/年,需投资约2500亿;在水务水务设 施维护方面,城市水工业设施的维护和改造每年需约200亿元; 农村乡镇供水建设投资约700亿元。 水务产业作为特殊的市政建设项目,如果仅靠地方财政出 钱,地方政府组织建设,则资金来源单一,运行效率低下。在 巨大的投资需求面前无法满足水务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2、政府垄断下水务产业运营效率低下 政府垄断经营的机制使水务企业缺乏提高运营效率的内在 动力 在该经营机制下,水务企业归政府所有,其投资、价格 等重大决策均由政府制定。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它 为水务企业设定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 化目标则被排在次要的位置。这不仅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而且培养了企业的惰性,缺少降低成本、研究创新的动力。 3、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由于长期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特 征,政府直控式管制的体制成为制约水务产业发展的瓶颈。我 国水务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由政府全力扶持,效率低下,存 在政企不分、权责不明,产权不清和“内部人”控制局面。随 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已成为障碍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 瓶颈。 二、我国城市水务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思路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要实现水务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 能仅依靠政府投入,必须引导包含外资、民间资本、个体资本 等多种资本进入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建设中来,打破政府垄断的 经营机制,实行市场化改革。 通过市场化改革,社会资本可为水务产业提供一定的建 设资金,从而解决政府在该领域投资不足的问题;通过市场化 改革,可使政企分开,让水务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主决 策、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促使其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在水务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中,政府应转变职能与角 色,着力营造健康有益的水务发展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 的经济实体,在竞争的环境中产生追求经济效率的动力、压力 和活力,从而促进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政府在水务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职能转换 作为市场化体系中重要部分的政府,转变职能是水务产 业化推进的关键。加快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改革现行管理体 制,彻底实现政企分开,是城市水务改革的关键一步。职能转 变前提是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不参与企业内部分配,把 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上来,对水务 重点抓规划、监督、协调、服务,配合调控水价,为企业的发 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发挥出政府作为管理者的职能。 2、政府在水务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角色转换 水务产业市场化进程中,各地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正分离为 资产管理与行业管理的职能。资产管理是负责管理原来由政府 投资在城市水务产业的国有资产和经营资产的人员:行业管理 则是代表公众利益,进行水务产业进行监管。 3、政府在水务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进程中的监管作用 (1)水质、水务服务的监管 保障饮用水安全需要保护水源地、修复水环境,加强各 环节监测,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目前,对水质监管的职责分 布在多个部门,存在很多的技术性制约因素,因此需要建立专 业化的管制机构。应积极建立并完善相应监管制度,并配套相 应规范性条例,健全水务产业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和服务规 范,使其成为行业监管的重要依据和标尺。 (2)对水务产业价格监管 水务产业领域的服务商是否按照政府规定收费,需要相关 部门进行监督。避免超额垄断利润就落到水务企业的口袋里, 否则对消费者或是对差异供水企业将都是不合理的。 (3)水务产业链的整体监管 供水企业要建立以水质为核心的生产管理体系,通过实旋 水厂改造、更换供水管网、采用新型管材、加强生产质量管理 等方面提高供水水质。针对各地实际,根据各种深度处理单元 的技术特点以及可去除污染物与去除机理、不同原水水质及出 厂水要求,合理选择深度处理工艺。水质监管必须针对城市供 水生产供应服务各环节展开。 4、建立健全水务产业投融资法律法规体系 世界各国的城市水务产业化发展的历史都表明,建立完 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是水务产业开放和市场化成功的必要前 提。国家应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种投资和运营主 体及消费者在市场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管理部门的权利、责 任和决策过程,依法约束和规范企业间的交易和竞争关系、竞 争方式,防止形成新的市场化条件下的垄断。使政府监管纳入 法制和规范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监管。 张大鹏.借鉴美军经验探索我军军地物流一体化途径Ⅱ】.物流科技,zoloc7):75-76. 应急物资迅速通过海关、机场、铁路、地区检查站等,从而提 闭董翔英,【3】谢平.军地物流一体化军事后勤供应链管理研究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 高应急物流效率。三是联合建立快速一体的应急采购体系。军 2007,5. 队采购部门和供应商的密切配合、整体联动,确保紧急情况发 论文,【4】王玖河.港口企业供应链的结构分析与优化 .现代教育出版社,2oo9.5. 生时,能迅速启动应急采购预案,按照应急程序快速实施采 【5】赵皎云.日本FANCL打造快速准确的物流系统U].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1):44-45. 购。四是联合建立精确一体的物资配送体系。将物资快速准确 地送达用户手中,是应急物流保障的最终目标。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1】王宋喜.加强应急物流研究与军事物流研究刻不容缓Ⅱ】.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20. 杨勇,巍供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1763部队,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 程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林启惠,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