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工程管理的分析
摘要: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最重要的是管理,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确保施工的过程和质量的安全,有效监控成本投资,提高经济方面的效益,增强市政道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市政道路产业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管理;措施 一、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
1、准备期短,开工急
城市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出于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这一目的,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又十分严格,工程只能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周密性。
2、施工场地狭窄,动迁量大
由于城市道路工程一般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旧房拆迁量大,场地狭窄,常常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给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难度。
3、地下管线复杂
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当中,经常遇到与供热、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对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
4、原材料投资大
城市道路工程材料使用量极大,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达到50%左右,如何合理选材,是工程监理工作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的分布,运距的远近都是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
5、质量控制难度大
在城市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片面追求施工进度,不求质量,只讲施工方效益的情况,给施工监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6、地质条件影响
大城市道路工程中雨水、污水排水工程,往往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才能组织沟槽的开挖,如管道埋设深,土质差,还需要沟槽边坡支
护,方能保证正常施工。
二、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管理的措施分析
1、加强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管理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能够充分体现施工企业道路施工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安全管理就是把安全意识贯穿于施工的过程当中,让安全来促进和保障生产。最近几年,随着对施工进度要求的加快,有些工程为了赶工期,只知道一个劲的抢干和蛮干,忽视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一线施工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对现行的施工规范和标准的认识不足,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这不仅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给国家的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我们要在施工工程中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工人的行为,制约工程的施工状态。可以由领导牵头组织成立安全质量小组,对道路施工项目实施安全理,加强对全体工程人员的安全教育,在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现场之前进行安全培训,避免施工人员疏忽大意,强化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各个项目都要配足施工人员,避免因一人多用疲劳施工引发工伤事故。在日常的施工中,要加强安全检查力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实行安全目标奖惩制度。
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
2.1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质量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次,逐级地贯彻下去。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培训、宣传,质量意识才能逐步深入人心。质量管理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循环过程。要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首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程质量管理力度,强化工程管理手段。
2.2有效提升市政道路施工材料的质量
作为市政道路施工整个过程的物质基础,施工材料承载着市政道路施工的主要职责,作为市政道路施工的基础性保障,市政道路施工是建立在施工材料之上的。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调配和部署,严格对待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在进行施工材料采购的时候,首先要认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牌子。施工材料质量关涵盖很多,大体上包含了材料的采购关、检测关、运输关及其运用关等。施工材料质量的提升,必须要对采购材料的负责人做好监控,有效提高其自身修养。在进行人员选择的时候,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无德无能的人坚决不用。
3、加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
从事市政工程施工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很高,但是现在很多市政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没有达到要求。市政工程主要有三种:桥梁、道路和排水。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复杂而全面,且技术更新和变化的速度很快,所以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要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就要提前做好人才储备,人才是市政工程管理的保证。施工企业要组织在岗技术培训,使那些有多年施工经验的在岗技术人员接受新的知识技术,有计划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于新加入的年轻人员,要制定一个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题讲座或是组织培训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展技能的平台。其次,要加强技术管理。技术管理是施工项目顺利开展的保障。在施工准备期间,要仔细研究图纸,一旦发现图纸差错或不甚明白的地方要与设计人员及时沟通,弄清设计意图,纠正图纸错误,从源头控制质量,将出错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将检查验收的各个环节细化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组织复查,分析原因,立马纠正,事后总结教训,制定对应控制措施,防范同类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对工程质量实行动态管理。
4、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业主必须要求施工单位配合施工现场进行有序的管理;要求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单位在每道工序开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对关键工序所使用的设备、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检验;要求施工单位发现问题,立即上报甲方及监理等单位;督促监理单位进行工程进度计划审核,帮助施工单位优化进度计划;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工程例会,邀请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工程相关单位参加,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保证工程顺利施工。
5、重视市政道路后期养护管理
市政道路建成后,应对其路而中的一些施工废料和堆积物进行及时清理,对一些局部破坏路而进行及时修补,对道路沿线进行全而检查,有问题的路段应该进行及时处理,使市政道路看上去更加关观。市政道路运营后,应加强道路路而的养护,特别是针对路而由于积水而破坏严重的地方,对道路排灌设施要经常贯通,尽量避免因为道路的积水,引起沥青路而破坏、平整度下降,同时应加强路政管理力度。
7、加大对监理单位的管理
监理单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负有公平、公正的职责。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不但要对施工企业加大监管力度,也要对作为第三方的监理单位实施相应监督。对于违规操作或出现重大失误的监理单位要及时清查,以确保工程质量。对于那些对工作不认真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一定要及时清出现场。若由于监理失职而导致质量事故的,我们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且要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牵涉到很多方面,管理得当,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给人民带来福利;相反,管理不当,会浪费国家资源,损坏政府形象。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应该明白自己担当的责任,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体现自身的劳动价值,实现工程的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程,罗永峰;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2(07).
[2]李志光.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4).
[3]李腾飞,田志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探究[J].才智.2011(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