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年轻人应不应该给老人让座,答案显然是应该。 这一答案的逻辑在于,老人属于社会阶层的弱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爱照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道德要求。
对于弱势群体的心理倾向暗示在大众心理中广泛存在。就好比说某一偶然性事件(事件双方在公理上没有明显的偏差),大众的心理很自然的会同情相对弱势的一方,例如男人对于女人,老人对于年轻人,残疾人对于健全人,儿童孕妇对于成年人,甚至穷人对于富人,底层人对于上流人等等。至此,年轻人应不应该给老人让座这一问题从逻辑根源上便需要再作讨论,年轻人与老人在某一具体事件中哪一方处于弱势地位,不同的情况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普遍的情况,老人因为年事已高身体机能下降相对于年轻人明显是处于弱势地位,从道德方面考虑是应该得到关爱享受“被让座”的待遇。但是现实生活中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年轻的女性因为生理期痛经蜷缩在座位上,起早贪黑的高三党或考研生经过一天的脑力劳动疲惫不堪瘫在座位上,恋人刚刚分手生无可恋的呆在座位上,被领导批评加班一天的职场新人靠在座位上......这时候上来一个每天跑步锻炼气色红润精神矍铄老人,那么到底应不应该让座呢?若我是在座位上的“处于弱势地位”的年轻人,我是不会让座的,因为我认为相比之下我更需要这个座位的关爱。
往往就在此时,戏剧性的一幕(自行脑补加戏)出现了。车厢
内出现一位“热心肠”的乘客义愤填膺的站出来指责你为什么不让座给老人呢,“你没看到老人上车了吗?”。
这便是让座问题的第二个讨论部分了,如何看待这种在车厢内出现的“提出让座要求”的行为。我个人认为,这种行为是不讨人喜且不应该提倡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