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药的化学成分传统提取分离方法经验浅谈的

中药的化学成分传统提取分离方法经验浅谈的

来源:爱go旅游网
实用标准文案

中药化学成分传统提取分离方法经验浅谈

实验前

1.在从事研究之前一定要认真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即怎样来提取是最好的?怎样来解析植物中特征类型的化合物?别人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了?等等。象我的课题植物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我就选择先用稀酸浸泡,再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富集,就把叶绿素,多糖等杂质除掉了,同时生物碱含量也提高了,给后来的分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2.天然药物或中药一定要在做之前确定其基原(植物来源)。这很重要,不然会给文献检索带来麻烦。

3.要抓重点,学会放弃。因为我觉得一个植物中的化学成分成千上百。我们不可能把它全部拿到,所以我们实验中要拿那些量稍大的、容易拿的。不要上了很久的柱子,分到后面得到的量还不够打谱就不好了。你可以从最后结题剩下的几百个浸膏流份瓶子看到这一点。

4.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每一步,三思而后行。因为你的浸膏来之不易。往往不再给你重来的机会。

5.要给自己信心,要敢于想,敢于尝试。 第一步 1. 跑板:

在上样之前,你必须熟知你样品是处于什么状态,特别是自己要的化合物的 点是处于什么状态,选用什么柱子(粗长砍断;细长快冲纯化除杂),什么固定相(硅胶,正相柱除极性小的化合物;凝胶,一般用于纯化,分离离得较近的点,反相硅胶,除极性大的杂志等)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选梯度,淋洗剂的选择。 感觉上要使所需点在rf0.2~0.3左右的比较好。不要认为在板上爬高了分的比较开,过柱子就用那种极性,如果rf在0.6,即使相差0.2也不容易在柱子上分开,因为柱子是一个多次爬板的状态,可以通过公式的比较:0.6/0.8一次的分离度,肯定不如(0.2/0.3)的三次方或四次方大。 (1)、洗脱剂的选择,一般是以第一个点在TLC上Rf值0.2~0.3为基础,稀释一倍进行第一个样品点的洗脱,并在洗脱下第一个点后更换下一个点的洗脱极性(0.2~0.3稀释一倍)。

2.准备工作:准备一个蒸馏瓶,一根滴管(标有样品名字),一些样品瓶,留点母液。

3.样品称量:样品的称量是选柱子的标准,所以一定要准确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

4.选柱子:注意跑柱子就是多次跑薄层板的过程,所以让点在薄层板上冒个点就表示你在柱子硅胶里照样能跑出来。(注意给自己标上自己样品名哦) 关于柱子的尺寸

选柱子根据你样品量为选,应该是粗长的最好。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

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rf在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用小柱子(例如200毫克的样品,用2cm×20cm的柱子);如果相差不到0.1,就要加大柱子,我觉得可以增加柱子的直径,比如用3cm的,也可以减小淋洗剂的极性等等。

用石英做柱子,然后用HF254做固定相,这样在柱子外面用紫外灯一照就知道产品在哪里了,但没有验证过。 5. 2.关于湿法、干法上样

湿法省事,一般用淋洗剂溶解样品,湿法省事,一般用淋洗剂溶解样品,有些样品溶解性差,能溶解的溶剂又不能上柱(比如DMF,DMSO等,会随着溶剂一起走,显色是一个很长的脱尾),这时就必须用干法上柱了。样品和硅胶的量有一种说法是1:1,我觉得是越少越好,但是要保证在旋干后,不能看到明显的固体颗粒(那说明有的样品没有吸附在硅胶上)。

湿法上样,搅成匀浆。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6. 装柱。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干法装柱简单方便,只要垫实即可,保证平面平整。

柱子下面的活塞一定不要涂润滑剂,会被淋洗剂带到产品中的,可以采用四氟节门的。干法和湿法装柱觉得没什么区别,只要能把柱子装实就行。装完的柱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子应该要适度的紧密(太密了淋洗剂走的太慢),一定要均匀(不然样品就会从一侧斜着下来)。书中写的都是不能见到气泡,我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小气泡没太大的影响,加压可以消除气泡,或者放置过夜,如果硅胶还没沉淀下来,没有上样品,可以重新用玻璃棒搅拌一下,让它重新上样。

变花是由于柱子中气泡的存在,放置过夜和过快更换洗脱极性都会产生气泡。装柱子时一定要搅拌使得硅胶中的气体尽量拍干净。更换极性时,我一般从50:1到20:1是逐渐更换的,就是先到40:1,30:1在到20:1。这样更换,放热就不明显。

过常压柱子时,为什么过柱过程中柱子内会有气泡,怎样避免,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处理? 若是硅胶柱,还没有上样的话,可以搅一搅,让其自然沉降就可以;若是已经上了样品,就只好加压赶赶气泡试试。

一般过硅胶柱如何避免产生气泡: 1.装柱之前应搅拌均匀,然后装柱; 2.装柱尽可能一次性的装完, 3.过柱的时候,你是否干过柱,这也会产生气泡; 4.还有你在装完柱后,最好在硅胶上方加一片圆形滤纸,加上后再加一块棉花,这样加溶剂冲洗时,可以避免冲起硅胶,产生气泡; 如果气泡已经产生,可以: 1.加压驱赶气泡; 2.我自己也发现了一个方法,你试试,就是先不要冲洗,放置过夜,第二天早上气泡就会到了上面,不过有的时候不行。 3.如果还不行,就用高极性的溶剂冲下样品,收集,重新装柱。

湿法装柱要点: 1.估算柱子硅胶用量 2.估算溶剂与硅胶混合量 3.将溶剂与硅胶于烧杯中搅拌均匀,应搅至无气泡 4.用漏斗装柱,尽可能一次性加完. 5.反复加溶剂平衡柱子,至柱床不再下降为止。 6. 加样有两种方法,可溶于以上溶剂的样品,可用适量溶剂溶解后,将溶剂放平柱床后直接加样;还可用适宜溶剂溶解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样品,用适量硅胶拌样,硅胶量以能分散样品即可,尽量少,以减小初始色带,加样时,柱床上留少量溶剂,加样后,应轻敲柱子样品带的四周,使气泡上移,样品带上加棉花或盖少量硅胶,防止加溶剂时冲动样品层,加好样后连续冲柱时间尽量长些,至少10小时以上,可基本消除气泡的产生。

7. 压实。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8. 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海沙是没必要的。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用少量的溶剂溶样品加样,加完后将下面的活塞打开,待溶剂层下降至石英砂面时,再加少量的低极性溶剂,然后再打开活塞,如此两三次,一般石英砂就基本是白色的了。加入淋洗剂,一开始不要加压,等溶样品的溶剂和样品层有一段距离(2~4cm就够了),再加压,这样避免了溶剂(如二氯甲烷等)夹带样品快速下行。

9.过柱和收集。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注意如果开始时样品没有那么快下来,可以多接几瓶再旋,中间要换梯度,最好就是要点板决定,具体根据板来换。收集的例子:10mg上样量,1g硅胶H,0.5ml收一馏分;1-2g上样量,50g硅胶(200-300目),20-50ml收一馏分。

用硅胶作固定相过柱子的原理是一个吸附与解吸的平衡。所以如果样品与硅胶的吸附比较强的话,就不容易流出。这样就会发生,后面的点先出,而前面的点后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出。另外,收集的试管大小要以样品量而定,特别是小量样品,如果用大试管,可能一根就收到了三个样品,如果都用小试管那工作量又太大。

实验过程中要粗中有细,上大柱粗分时,合并流份时要粗,就是说TLC行为大体一致的流份都可以合并,这样可以避免一些重复的实验,不然分到的成分重复的厉害。但到了后来的细分时,就要小心合并每一瓶了,不然自己的辛勤劳动就会白费了。

作为天然药化的研究生,冲柱子是一个基础手段。流分的合并,一般靠TLC检测来确定合并,首先,色谱行为和主斑点这两个概念没有必要分得很清,就是说,做实验没有一个不变的规定,合并也不单纯靠TLC,有时感觉也很重要。对于我。一般是以主斑点为主要参考。因为主斑点一样,色谱行为也不会相差很大了. 10. 检测。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如果仅用紫外灯,会损失较多产品,紫外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1-2个数量级。

11. 送谱。收集的产品旋干,在送谱前通常需要重结晶。如果样品太少或为液体,可过一小凝胶柱,作为送谱前的最后纯化手段。可除去氢谱1.5ppm左右所谓的“硅胶”峰。

精彩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