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的探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的探究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加强思想品德教学的形象性,强化学生的认知,提升思想品德教学效率。本文分析了思想品德课上的案例教学法之内涵、意义与运用方法,希望可以为广大思想品德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法进行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可以大大提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一、案例教学的意义

在我们实际的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将各种真实的案例编入教案中,并且结合课堂实况进行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的案例教学。这里的“案例”是经过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选的适合课堂教学与学生年龄的实际事例而并与法律

意义上的“案例”并不完全相同。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教师将书本知识融入案例中进行,学生伴随着老师的讲解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并且学生经过案例教学法学习的知识更容易内化,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不会感到吃力。教师在上课时通过案例与学生共同交流思路,一起讨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并且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评析能力与思考能力。具体说来,案例教学有以下的意义:

1.在思想品德课上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相对于教师只以课本理论知识作为讲解内容的课堂来说,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大大改善了学生对于死知识不理解而导致记住了也容易忘的状况。案例教学法的一个好处就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得学生易于接受。 2.当教师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会随着案例的思路一起思考讨论,这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理性分析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评价剖析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描述能力,更重要是的这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极有好处的。 3.实际教学中,总是会出现学校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正是一种减小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案例是社会问题的具体体现,它可以将课堂与现

实接轨,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思考,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4.如果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而且很难调动起其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就不同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5.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尤其是案例教学法中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往往不设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分析得有道理,即使与原方案相违背,也应该予以肯定。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约束得过死,教师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教材、参考书及标准答案成了学术权威而不可怀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不敢也没有信心和意识对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中的问题提出质疑,就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有关研究表明,要想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业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采用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法

1.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要使用的案例要经过仔细的筛选,这些案例一定是与当堂所学的知识是相对应、相联系的较为典型的案例,因为这些案例是为了教学目标而选定的。 2.教师在上课时候,要用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些案例,运用正确的方式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对于事件的关注,这样所要学的知识才可以融会贯通被学生吸收而达到教学目的。

3.当学生对案例产生兴趣后,一定会进行深层次的思索,一旦他们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其第一反应会是找寻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解惑。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条理的列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接受与思考,如果还是无法理解,教师就可以进行进一步讲解。这是理论知识最好的导入时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会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产生抵触情绪。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再将疑问反馈给老师进行解决。

4.在案例教学法的实际运用当中,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或是预习得到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这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当讨论过程中出现状况时候教师要以正确及时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得讨论活动顺利进行。

5.在利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课堂上,最后教师一定要对

所讲内容进行总结。教师对讨论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收集,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剖析,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要运用广阔的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得知识内化。 三、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案例教学法也是一样的,我们利用案例法进行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的思路和理念,教师要掌握案例教学法的精髓,根据具体的班级学情和教学内容具体设计教学程序和实施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完善,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董瑞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改的几点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

[2]翟静阳.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罗端端.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2(1).

[4]陈雪玲.运用优秀儿童电视节目创作理念的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

[5]马国林.小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初探[J].课

程.教材.教法,1989(5).

[6]潘先银,曹建军.对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认识和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