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11期 土壤质地对冬小麦淀粉积累的影响 阎凌云 ,郭天财 , 高松洁 ,王应君。,韩巧霞 (1.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中牟451450; 2.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以3种筋力型冬小麦品种为试材。研究其在不同土壤质地上,池栽条件下淀粉的积累动态。 结果表明:壤土上淀粉积累速率最大,粘土上次之,砂土上最小。不同土壤质地强筋品种淀粉积累 呈不规则抛物线趋势,但差异不大;中筋品种在不同土壤质地上积累动态呈不规则抛物线,其中,在 壤土上淀粉积累量最大;弱筋品种在不同土壤上淀粉积累均呈抛物线型,在壤土上淀粉积累量最 大。 关键词:筋力;冬小麦;土壤质地;淀粉;积累动态 中图分类号:¥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268(2006)11—0026—04 Influence of Soil Texture on Starch Accumulation in Winter Wheat YAN Ling—yun 。GU0 Tian—cai ,GAO Song—jie ,WANG Ying—jun ,HAN Qiao—xia ‘ (1.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nan,Zhongmu 451450,China; 2.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Wheat,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Pool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starch accumulation of three winter wheat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gluten strength in three different soil textures.The main results were as follows:based on the starch accumulation rate of the tested wheat cuhivars,three different soil textures were arranged in the order of loam>clay>sandy.The starch accumulating quantity of all the tested cultivars showed irregular parabola types in difference soils;the strong gluten cultivar did not reach a notable level in different soils,both middle gluten cultivar and weak gluten culti— var gave the largest in the loam soil based on the starch accumulating quantity. Key words:Gluten;Winter wheat;Soil texture;Starch;Accumulating development 淀粉是人类粮食和动物饲料的重要碳源和能 源。小麦籽粒中的淀粉一般占胚乳重量的7O 左 1材料与方法 右,籽粒重量的57 ,干重的65 [ 。长期以来, 1.1 试验材料 人们对小麦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质及其氨基 供试材料及特性见表1。 酸组分上,而有关淀粉对小麦品质及食品品质的影 裹1供试品种特性 响则研究较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 构的改善,淀粉的用途越来越广。本试验旨在研究 不同筋力型冬小麦品种在不同土壤质地上淀粉积累 的动态。以期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态区划、栽培调控 提供参考。 收稿日期:2006—04—19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22012300) 作者简介:阎凌云(1966一),女,河南杞县人,高级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和农业气象教学与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郭天财(1953一),男,河南济源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小麦生态生理研究 ・ 2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南农业科学 1.2 种植方法 试验存河_『幸i省农、I 离新科技同试验田水泥池中 进行,水泥池的 积为1m×11TI,池深1m(不封底)。 3个小麦- 种分别利・在粘土,壤t和砂土上,重复4 次,供试 f=壤0~25cm土层基础肥力见表2。基肥 在整地丽施入.每平方米底施tJ亡质浓缩鸡粪6.5kg, 尿素45.93g.磷酸二铵32.61g,氯化钾28.30g。10 门20~22 f I播种,人_r摆播,每平方米留基本带 200株。LH问管理同一般高产田。 表2供试土壤IJ~25cm土层基础肥力 1.3 取样方法 小麦开花期挂牌标记同一天开花的麦穗,分别 一苎辖 硇 于开花后的5d,1Od,l5d,20d,25d,30d,35d取样 ∞ 如 如 加 0 (籽粒),烘干备川。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采用双波长法 。 测定籽粒中直链淀粉、支链淀 粉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 同一质地土壤上淀粉积累动态 2.1.1 砂土上淀粉积累动态 由图l可以看出,在 砂土上,3个品种淀粉积累均呈 峰曲线。开花后 lOd,豫麦49号和洛麦】号的淀粉积累速率大于藁 麦8901,豫麦49号和洛麦l号的淀粉积累干花后 25d迭峰值,藁麦8901则于化后30d达峰值,积累 峰值表现为:藁麦8901>豫麦49号>洛麦1号。 最终淀粉的积累量以强筋品种为最大,中筋品种次 之,弱筋品种为最小 , § 取样日期(月一日) 图l砂土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2.1.2 壤土上淀粉积累动态 南图2可以爷m,在 壤土上,3个品种淀粉积累均呈 峰曲线,灌浆初 期,3种小麦淀粉积累速率 怏速增长趋势, 化后 25 d,豫麦49号和济发1号淀粉积累速率为最人 值,以后洛麦1 的淀粉积累迅速下降,而豫壶40 睁的淀粉积累!l!IJ保持平稳,最终淀粉的积累量以中 筋品种为最大,强筋品种次之,弱筋品种最小。 取样日期(月一日) 围2壤土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2.1.3 粘土上淀粉积累动态 由图3可以看出,在 粘士 ,3个品种的淀粉积累情况是:在开花初期淀 粉积累速率均较低,于12d后其积累速率明显提高, 洛麦l号有一积累峰值,至花后20(t左右达最大 , 豫麦49 和藁8901积累峰值不明显,由开花歪花 后25d淀粉积累呈上升趋势,以后增长幅度较平稳 最终淀粉积累量以中筋品种为最大,强筋品种次之, 弱筋品种为最小。 50 40 襄 o 躜20 l0 0 ・取样日期(月一日), 图3粘土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2.2 同一品种在不同质地土壤上淀粉积累动态 2.2.1 洛麦l号淀粉积累动态 由图4可以看出. 洛麦1弓在不同土壤上的淀粉积累均呈单峰曲线. 其峰值以壤土和 上为最大,砂土最小。 2.2.2豫麦49号往不同土壤上淀粉积累动态 }}】 罔5可以看出.豫壶49号在不同土壤上淀粉的积 累,砂土和粘土有明显的峰值,且在砂土J二达峰能后 ・ 27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11期 3结论与讨论 5O 一1)在壤土上,中筋和弱筋小麦淀粉积累量为最 大,在粘土和砂土上,强筋品种的淀粉积累为最大。 2)就有利于淀粉积累而言,应针对不同品种选 4O 辩3o 锄2o 1O 0 。 择土壤,强筋品种应选择在粘土上种植;中筋和弱筋 品种则应在壤土上种植。针对不同土壤选择品种 时,砂土上宜种强筋品种;壤土上宜首先选择中筋品 种,其次是弱筋品种;粘土上宜首先选择强筋品种, 取样日期(月.日) 圈4弱筋品种的总淀粉积累动态 ・淀粉积累下降速度较大。而在壤土上由开花至花后 25d左右淀粉积累呈明显增加,且以后稳定,由此可 见,在壤土上,中筋品种淀粉积累量最大,粘土次之, 砂土上最小。 50 ^4o O 棼o 1O O 。 取样日期(月 日) 圈S 中筋品种的总淀粉积累动态 2.2.3藁麦8901在不同土壤上淀粉积累动态 由 图6可以看出,藁麦8901在不同土壤上淀粉积累由 开花至花后25d左右呈递增趋势,25d后壤土和粘 土上积累平稳-砂土上花后30d左右达积累峰值,以 后下降,最终藁麦8901在砂土和粘土上淀粉积累量 相同且较大。 50 鑫40 3O 蹿 2O lO 0 取样Et期(月.日) 圈6强筋品种的总淀粉积累动态 ・ 28 ・ 其次是中筋品种。 3)同一品种在不同土壤上及同一土壤上不同 品种淀粉积累过程中均有一积累峰值,达峰值后淀 粉的积累量逐渐减小,这可能与糖代谢有关,有待进 一步研究。 4)淀粉的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决定着籽粒的生 长速率,影响着粒重和产量,而影响小麦淀粉积累速 率和积累量的因子很多;遗传因子、环境因子及二者 的互作【6叫 。刘仲齐等研究表明[1 ,在淀粉含量呈 线性增长时,可溶性糖含量和物质转化能力是淀粉 积累的主要因素;刘晓冰等¨ 发现籽粒灌浆过程 中,淀粉含量的增加与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趋势相 吻合,认为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 系,但不可能是直接的简单关系,中间过程可能比较 复杂;张秋英等n。 指出,可溶性糖作为淀粉合成的 底物,含量多少与淀粉含量密切相关;高松沽等[1们 指出,灌浆中后期叶片碳氮代谢与籽粒淀粉积累关 系密切,但不同品种存在差异.此项研究得出不同品 种在不同质地土壤上淀粉积累的动态变化,这仅局 限于小麦生育的外部环境,而不同冬小麦品种在不 同的质地土壤上碳氮代谢对淀粉的积累有何影响则 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金善宝.中国小麦栽培学[M3.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6. [23郭天财.优质专用小麦栽培技术[M].河南科技出版 社,2001. 1-33 lYAppolonia B L,Gilles K A.Effect of various starches in bakingEJ].Cereal Chemistry,1971.48:625--636. [4]Rasper V F,Derman J M.Effect of granule size of subsli— tuted starches on the rheological character of composite doughs[J].Cereal Chemistry.1980,57:331—340. [53鲍士旦.农畜水产品品质化学分析[M].北京 中国农 业出版社,1996.209—21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南农业科学 吉 同 优质大穗谷子新品种豫谷1 2号的选育 蒋自可,刘海萍,刘金荣。王素英,路治国,闰宏山。刘瑞芳,李冬花 (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豫谷12号系安阳市农科所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穗谷子新品种。在20O4 ̄2005年华北夏 谷区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连年增产、品质优良,综合抗性较好,一般产量5 500kg/hm ,2006年 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合华北地区夏播种植。 关键词:谷子;豫谷l2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5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268(2006)11—0029—02 现出拔节期长势旺盛,穗大、粒大、成穗率高等优点。 2001年,在海南的F 选种同中,由于其表现突出, l选育经过 1.1 亲本材料的组配 综合性状好,符合高产优质、稳产的育种目标,被确 定为重点选择组合,并选择出病害轻、株形好、熟相 好的单株5株,经室内考种保留4株;2002年,在河 南继续种植优良单株,按照预定的育种日标,进行山 问选择,并结合室内考种,选择品质优良,产量性状 稳定的优良株系5株。同年海南加代,对优良株系 进行田问观察、鉴定,选出了ch豫谷2号/安2367 _1一l一3—4等5个优良株系。2003年,对优良株 系进行田间观察鉴定选出ch豫谷2号/安2367~1 —选用遗传差异较大,适应性好,配合力高,双亲 具有较多优点,或某一一眭状上亲本间能互补的材料 组配杂交组合。豫谷2号具有遗传基因丰富、抗锈、 高产、大穗、结实性好、熟相好等优良特征特性。ch 豫谷2号为豫谷2号的显性雄性不育系,以ch豫谷 2号作母本,以大穗、优质、味佳、综合性状优良的安 2367作父本,双亲亲缘关系远。均具有大穗、高产、 综合性状优良的特性,为选择高产优质、适应范围广 的后代材料奠定了基础。 1.2后代材料的选择 1—3—4—1等5个优良株系,经室内考种筛选出 ch豫谷2号/安2367—1—1—3—4一l株系。又名 2000年,在海南以ch豫谷2号作母本,以安 2367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01年,杂交一代表 安1508,单产5 445kg/hm ,比对照豫谷5号增产 12.1 ,同年进行多点试验示范,由于表现 出, 收稿日期:2006—05—15 作者简介:蒋门可fl【)65),男.河南滑县人,农艺帅,大专。主要从事谷子育种研究 作。 V一VVV—V-V_V_~V…VV—VVV… :: yY lv : [63秦中庆,王美芳.薛英杰,等.小麦淀粉品质研究[J].粮 食与饲料T业,2001(11):6—8. [11]刘促齐。吴兆苏,俞世荣.吲哚乙酸和脱落酸对小麦籽 粒淀粉积累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l992,15 (1):7—12. E7]姚大年,徐风,马传喜,等,中国首批面包小麦品质研究 [J].1995.10(4):l 4, [8]姚大年。划广田,朱金宗. 因型和环境对小麦品种淀 粉性状和面粉粘度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丁业。1999 (6):I~ . 刘晓冰,李文雄,张志学,春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 和蛋白质积累规律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l995,26(3):220 225, 张秋英.刘娜.金剑,等,春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积 累与底物供应的关系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0. 2O(I):55—58, [9]姚大年.李保 ,梁荣奇,等,小麦面粉粘度性状及其在 面条品质评价中的作Ⅲ[J],中围农业大学大学学报, 2000,5(3):25—29. 高松沾.王文静,郭天财.等.不同穆型小麦品种灌浆 [1o] 姚大年.李保云,粱荣奇,等.小麦主要淀粉性状及面 期旗叶碳氰代谢特点及籽粒淀粉积累动态研究[j]. 作物学报,2003。29(3):427—431. 条品质预测指标的研究[J].中围农业科学,l999.32 (6):84…86.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