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一、填空题
1、我们的食物有(蔬菜、水果、肉、蛋)等。可根据(来源、味道、营养成分)等标准来进行分类。
2、我们的食物有的来自(动物),有的来自(植物)有的来自(微生物)。(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我们所吃的食物直接或者间接的来自(大自然)。 3、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或糖类、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水)这7种。
4、(淀粉)遇到(碘)变(蓝)色。(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脂肪)在纸上留下(油渍)。
5、合理的饮食结构:如果把每天吃的食物分成10份,其中米面食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6、人体的营养成分中,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是(蛋白质、水和无机盐)。我们要选择健康营养的食品,还要注意合理搭配。
7、从食品包装袋上可以获得(蛋白质、维生素、水、脂肪、矿物质(钙、铁)、淀粉)等。营养信息。 8、(1)把食盐放到水里:(盐不见了,水变咸了),这种溶液叫做(食盐溶液)。 (2)在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发现食盐(不再溶解),这种现象叫做(饱和现象),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9、把几粒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搅拌后,水变红了。这说明高锰酸钾均匀的分散到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也就是在水中(溶解)了。 10、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的现象,叫做(溶解)。有许多物体可以溶解在水里,如食盐、冰糖等。
11、可以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用热水)、将物体研碎。
12、同时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进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热水中的肥皂溶解得快。在这个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13、溶解的快慢与搅拌、水温、物体大小等因素有关。
14、人喝汽水后比较凉快,是因为汽水中含有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它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
15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见的水的净化的方法。
16要将不纯净的水净化,首先要除去水中较重的和其他不溶解的杂质,其次要进行消毒,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纯净的,水中含有肉眼可见的杂质,还有肉眼不容易发现的杂质,如一些能(溶解)在水里的杂质和存在于水中的细菌等
17把同样多的粗盐和细盐同时放进等量等温的水里,细盐溶解得快
18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共同爱好植物,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植物可以给人类提供食物,植物可以提供生活材料,植物可以美化环境,植物可以为人类呼吸提供氧气,植物可以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
19像凤仙花、辣椒、苹果树这样的植物,他们的身体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部分组成,像苔藓、蕨类等植物,他们的身体只有根、茎、叶,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不具备绿色开花植物的构造特征。
20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30多万种。
21、可食用的根:红薯、萝卜、胡萝卜、人参、山药等(有主根和侧根) 22、植物的根分为直根和须根两大类。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吸收、输送水分和养分,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23、根主要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根毛越多,吸水越多。
24、做根吸水实验时,在装植物杯子的水面滴上油,杯口塞上棉花,这是为了防止水蒸发。
25、像萝卜、地瓜这样贮藏大量营养物质的直根,又叫做贮藏根
26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载物台、调教螺旋和反光镜等5部分组成。 27在叶的下表皮,有很多供气体出入的孔,叫气孔。
28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中跑出,腾飞到空气中,叶的这种作用叫蒸腾作用。
29叶的蒸腾作用有两个好处,一是散发出大量的水蒸气,让空气湿润,二是可以让植物不断的吸收水分和养分。叶子越多越大,蒸腾作用越快,于是根吸收的水分越多。
30叶子中含有叶绿体,它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除去叶子中的叶绿素,叶子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31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提供的。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32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33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筛管。它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在树干里有运输水分的细管,叫做导管它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分。
34莲、马铃薯、荸荠、洋葱、水仙、仙人掌。(任填3种) 等植物都是变态茎。
35筛管被称为植物的“血管”。
36植物可食用的根:萝卜 ;植物可食用的茎:芹菜;植物可食用的叶 :白菜、韭菜;植物可食用的花 :菜花 ;植物可食用的种子:大豆、葵花籽、南瓜籽;植物可食用的果实 :苹果、梨、西瓜、丝瓜
37我知道的世界珍稀植物有 人参、银杏、水杉、何首乌等,泡在有色水中的枝条叶子会变色,这是因为茎内有导管,导管把有色的水运进叶子里,所以叶子才会变色。
38解剖植物的茎时有两种切法:横切和纵切
39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质量轻,所以会上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早在五代时期,人们就发明了孔明灯,夜晚作为军事信号。在欧洲,人们直到18世纪后期才发明了热气球。生活中,热气球、
孔明灯、暖气片、吸油烟机的安装、厨房开天窗都是应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40用相同的力拍皮球,皮球弹跳次数和高度与球内充气多少有关,充气越足,弹的越高。
41用橡皮堵住吸满空气的注射器入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说明空气被压缩;松开手后,活塞又弹回来,这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 42生活中的充气物品有很多,其中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的物品有救生圈、皮球、充气蹦蹦球。
43将充满空气的气球口朝下,松手,气球运动的方向与球内空气运动的方向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喷气式飞机、火箭升空都是利用了 反冲 原理。我国在三国时期就发明了火箭。
44瓶子能吞鸡蛋,吸盘能紧紧的吸在一起,都是利用了大气压力。地球周围有2000——3000千米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因为它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大气压力。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就越小。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45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水泵、吸盘、拔火罐、钢笔吸墨水、针管吸药水等。
46说说瓶“吞”鸡蛋的秘密是:把点燃的火柴放入瓶里,空气受热膨胀跑出瓶外。盖上鸡蛋后,火柴慢慢熄灭,瓶内的氧气被消耗,瓶内的空气逐渐降温,体积缩小,压力变小,外面的大气压力把鸡蛋压入瓶内。 47想办法让瓶子把鸡蛋“吐”出来。
答:想办法给瓶子加热,例如放在热水里,瓶子里的空气受热膨胀,把鸡蛋推了出来。
48水流力量的大小与水位高低、水流速度、水流量的大小有关。 水位越高、水流速度越快、流量越大水流的力量就越大。“水滴石穿”说明了水流有力量。 49、2002年夏季,我国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首次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实验。
50把一条纸蛇悬挂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纸蛇会转动。这是因为火焰上方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重量就减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使纸蛇转动。如果熄灭了蜡烛,纸蛇就会停止转动。
51足球里充的是空气,因为压缩空气有弹性。 52礼花弹是利用反冲原理上天的
53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热传导。
54使用酒精灯时,(1)拿开灯帽,口朝下立在一边。(2)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3)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4)使用完毕,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再盖上。
55各种物体都能传热,但是不同的物体传热的本领不同。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在金属中,最容易传热的是(银),其次是(铜)(铝)(铁)。瓷、纸、玻璃、木头、皮革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最不容易传热的是羊毛、棉花、羽毛、石棉等松软的物质。液体除水银外,都不容易传热。气体比液体更不容易传热。
56热在水中和空气中主要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稀饭时,用勺子搅动热的更快。因为搅动时加快了对流。
57热传递的方式有3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58在阳光下,两手分别戴上黑手套和白手套,两只手感觉到的温度不同,这说明,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59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循环管道和水箱等组成,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核心元件,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太阳能集热器是黑色的。影响太阳能热水器吸热能力的因素有(颜色、材料、摆放位置)
60冬天,教室里的暖气片是通过对流的方式使教室里暖和起来的。
61冬天往雪上撒些煤渣,可以让雪更快地融化 。 62太阳能热水器应用的就是把太阳能 转化为人们需要的热能)
63用壶烧水时,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循环流动,使全部邵的水逐渐变热。这种传热的方式,叫做对流 二、选择题
1、含蛋白质最多的-组是( A)。
A.瘦肉 鸡蛋 鱼 虾 B向日葵 油菜籽 C.小麦 玉米 水稻 D.食盐 马铃薯
2、人体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C)
A.蛋白质 水 矿物质 B.维生素 C.淀粉(糖类) D.纤维素
3、(B )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 A )会在纸上留下油渍;(C)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A.脂肪 B.淀粉 C.蛋白质 D.维生素
4、下面食物中,(C ) 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食物。 A.油条 B.面包 C.苹果
5、下列物质能在水中溶解的有(BG),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有(ACDEF) A粉笔末B小苏打C黏土D食用油E面粉F木屑G白糖 6、使砂糖溶解最快的方法是(C )。 A.搅拌 B.用热水C.既用热水又搅拌 7、下列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是( A)。 A.食用油 B.食盐 C.高锰酸钾 8、在水里滴一滴油,油会(A)。
A.浮在水上 B.沉在水底 C.在水中溶解了
9、我们常用(C )的方法,给饮用水消毒。A.过滤 B.沉淀 C.煮沸 10、下面能被水溶解的物质是(A) A高锰酸钾B面粉C沙子D粉笔末
11 C 不是植物的根。 A.萝卜 B.大蒜 C.白薯 12 C 是植物的根。 A.洋葱 B.姜 C.人参 13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B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储存
14植物的蒸腾作用能 A 。
A.提高空气的湿度 B.降低空气湿度 C.提高空气温度
15下列属于变态茎的是 A 。A.藕 B.红薯 C.人参 16 C 的茎长得很肥大,并且能储存养分和水分。A玉米 B.牵牛花 C.芋头
17我们常吃的马铃薯,是植物的 B 。 A.根 B.茎
18用一只透明的塑料袋把一株植物的枝叶扎起来,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它是( A )
A 叶的蒸腾作用产生的 B 浇水时淋上去的 C 从湿土里跑上去的
19植物的根主要是靠 (C)吸收水分 A主根 B 侧根 C根毛
20在显微镜的观察叶子的内部构造,会发现叶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它们是( A )A 叶绿体 B 叶绿素 C养料
21在两个吸盘紧紧地吸在一起的实验中,成功的关健是( C )。
A 、吸盘的材质 B、吸盘的大小 C、把里面的空气全部挤压出来 22. 水流的力量与(C )无关。
A、水位高低 B、水量大小 C、水的温度 D、水流速度 23下面各项中,与大气压力无关的现象是(B)。
A、钢笔吸墨水 B、瀑布流水 C、用吸管喝饮料 24下列属于反冲的是(B )。 A、被压弯的铁片又绷直了 B、人用力向后划水,小船向前运动 C、压缩后的弹簧将小球高高弹起
25把两支同样的温度计的液泡分别用黑布和白布包起来,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会出现( A)现象。
A、包黑布的比包白布的温度计的读数高 B、包白布的比包黑布的温度计的读数高 C、包黑布和包白布的温度计的读数一样高。
26. 冬天在雪上撒些煤渣是让雪化的(A)。A、快些 B、慢些 C、一样 27下面几种放置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法效果最好的是( C)。 A、平放 B、竖放 C、与太阳光相对
28性急的小明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开水的温度降到能喝,他应用( B ) A、陶瓷杯 B、塑料杯 C、不锈钢杯
29冬天,在有暖气片的房间内点燃卫生香,烟会飘向(C )。 A、门外 B、暖气片的方向 C、窗外 30 给稀饭加热时用勺子搅动是为了加快 ( A ) 。 A、热的对流 B、热的传导 C、热的辐射 31下列物质中保温性能最差的是(C )。 A动物毛皮 B.泡沫塑料C.金属材料
32下列物质中保温性能最好的是( A)。A.羊绒B.木头C.玻璃
33冬天,人们喜欢穿毛皮衣服,因为它们(A )。A.保温性能好B.能产生热量 34投影仪、幻灯机及计算机要安装风扇,这是以(B)方式散热的。 A.传导B.对流 C.辐射
35最容易传热的物体形态是(A )。A.固体 B.液体C.气体 三、判断题
1、鸡蛋的蛋清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天然的营养食物。(√) 2、蔬菜是人体正常发育和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食物。(√) 3、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种类很多,缺少几种没有什么危害。(×) 4、我喜欢边看书,边吃饭。(×)
5、我让妈妈天天做我最喜欢吃的饭菜吃。(×) 6、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包装袋上的信息。(√)
7、不仅许多固体、液体能溶解于水,有些气体也能溶解在水里(√)
8、制作饮料时,为了颜色漂亮,可以多加色素。(×) 9、从海水中能提炼出食用盐。(√)
10、砂糖能溶解于水,一杯水就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11、给盘中的食盐水加热,最终什么物质也看不到了。(×) 12制作饮料,就是利用了水能溶解-些物质的特点。(√) 13根就是植物埋在地下的部分,因此马铃薯是根。(×) 14我们平常吃的藕就是长在地下的根。(×) 15光合作用必须在阳光下进行。( √ )
16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全部是从土壤中来的。(× )
17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内部构造,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绿色的颗粒,这些颗粒就是叶绿体。( √ )
18植物的茎都是圆柱形的。(× )
19茎对植物只起到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 ) 20有些植物的茎会生长在土壤里面。( √ )
21所有的植物身体都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 (× ) 22树的根很多,扎的很深,伸展范围广,所以不容易被风刮倒。(× )23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全部是从土壤里来的。(× )
24植物的茎,除能运输水分、养料外,还有支撑植物身体的作用。( √ ) 25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要轻。( √ )
26把塑料袋口向下罩在火焰的上方会慢慢鼓起来,说明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大了( √ )
27夏天天气炎热,气温很高,因此不需要加热孔明灯里的空气,他也能升上天空(× )
28在厨房顶部开个窗户,有利于热空气的排放。( √ ) 29当气球内的空气向东喷出时,气球会向东运动。(×)
30把气球吹足气,口朝下松手后,气球会朝上运动,球内气体向下运动(√) 31我们在充足气的蹦蹦床上跳的高,是因为空气压缩有弹性。(√)
32大气没有重量,因为我们周围就有大气,但我们感觉不到。 (×)33孔明灯最早是用来传递军事信号的。 ( √)
34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 √ ) 35墨鱼主要靠反冲的力量推动身体向前进。 ( √ )
36橡皮艇乘坐舒适,减缓撞击,是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弹性。 ( √ )37保温材料都是些导热性能很好的材料。 (× ) 38给放有小米粒的水加热时,小米粒在水中的对流方向是从下到上,再从上到下,循环往复。 (×) 39.将空调口朝上可让室内温度降得快。√
40.热的良导体对人类有用,热的不良导体对人类没有什么用。 ( ×) 41把点燃的香置于暖气片上方,香的烟会向上飘。( √ ) 42保温材料不能长时间保持热量不散失。( √ )
43太阳伞面做成银色的,是因为银色吸收热的能力比较弱。( √ ) 44太阳的热是以热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 ) 四、生活中的科学
1、怎样做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答:(1)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2)要注意营养的搭配(3)吃东西要定时定量
(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2、经过消毒的自来水,为什么煮沸后才能喝?
答:自来水一般用氯气消毒,氯气溶于水后产生次氯酸等物质,水中还有余氯,对健康不利,但余氯受热或者见光后会分解或挥发掉,所以自来水要煮沸才能喝。 3、物质在热水中溶解总是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多吗?
答:不是。对于大部分可溶的物质来说温度越高溶解的越多越快,但是石膏在冷水里反而溶解的比在热水里溶解的多。
4、烧水的壶里用久了会留有一些水垢,这是什么原因?怎么除去? 答:因为水中又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在水烧开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杂质会沉淀到壶底,时间长了,就会在水底留下一些水垢。可以将醋放入水壶,加热,使水垢溶解在醋里。
5.家长洗衣服时,通常先用温水浸泡洗衣粉。为什么?
答:因为洗衣粉在温水中溶解的快,衣服上的灰尘在温热的洗衣粉中也溶解的快。
6. 用自来水养金鱼,需要把水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自来水中有漂白剂,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可以挥发出去 而且可以溶解更多的氧气有利于金鱼呼吸。 7、对植物实施环割有什么益处?
答:养分留在环割处停留,使养分大部分留在枝干部,这样做有利于果实、枝叶的成长。叶子制造的养料就通不过去了,使这个树枝上的果实长得又多又大,从而增产增收。
8、为什么一般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幼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阳? 答:因为移植的时候影响了根部的正常工作,植物会相对缺水。如果在大太阳天底下移植,很可能因为蒸腾作用正热烈地进行的关系,会损害植物的健康。 9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1)光线的直射原理,光线被树叶遮挡,不能够直接照射到地面,让人的皮肤接触不到阳光的照射,
(2)树叶的表面有水分,水分的蒸发使树木周围气温降低。
(3)树木的地面温度比较阳光直射的地面的温度低,并且潮湿,潮湿就说明水分多,使得比一般干燥的地面比热大,温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上升。
10移栽较大的植物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往往把植物的叶子摘除一部分,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叶子进行蒸腾作用时需要蒸发大量的水分,所以在移栽植物时需要把植物摘除一部分。
11绿化对改善自然环境有什么意义? 答:绿化可以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人类和动物提供更丰富的食物。
12将植物的一段嫩枝折断,断开处会流出一些液体。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植物的茎里有运输水分的导管,所以嫩枝断了,里面的导管就断了,因此断开处会流出一些液体。
13在小树上栓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铁丝上方的树皮会形成瘤状突起。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铁丝拴在小树上时间久了,在栓铁丝的地方树皮内部的筛管就断了,所以在筛管运输的养料的上方下来,树皮会形成瘤状突起。
14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树,树干虽然空了,但是仍然活着,枝叶依然茂盛,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树皮里有运输养料和水分的筛管,筛管没有断还能运输养料和水分,所以老树的枝叶会依然茂盛。
15为什么抽油烟机要安装在厨房的上部?答:空气受热会上升。 16自行车轮胎充气太足时,人骑上去为什么会颠得厉害? 答:充气越足弹性越大。
17向东行船时,要用力向什么方向划桨?为什么? 答:向东行驶的船,要向西划桨。利用反冲原理。 18茶壶盖上为什么会有个小孔?
答:往外倒水时壶里空间增大,外面空气通过小孔进入,使壶里空气压力和外面相同,水就能流出来了。 五、实验
1、检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
(1)检验某物中含有脂肪: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的油脂就是脂肪。 (2)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淀粉
我的方案: 在一块馒头上滴上碘酒
我的发现 :馒头上出现了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3)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我的方案: 用镊子夹住一小块瘦肉在酒精灯上
我的发现: 有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2、设计实验验证哪些因素可以加快溶解。
(1)实验材料:冰糖、水杯、锤子、镊子、冷水、热水、玻璃棒、 (2)实验记录单: 物品名称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现象 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水温、水量、糖粒大小 搅拌的冰糖溶解快 拌 一杯糖粒大,一杯糖 将冰糖研碎溶解水温、水量、都不搅拌 冰糖 粒小 快 用热水的冰糖溶解水量、糖粒大小、都不搅拌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快 我的结论 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3、水中有一些杂质悬浮在水中,请设计一个实验清除这些杂质。 (1)实验名称:过滤实验
(2)实验目的:通过过滤除去水中的杂质
(3)实验材料:铁架台、漏斗架、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待过滤的水。 (4)实验过程:1)将漏斗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烧杯放在漏斗下方,紧靠漏斗管
2)将滤纸对折两次置于漏斗中紧贴,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3)将待过滤的水沿着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水位低于滤纸,观察现象。 (5)实验现象:滤纸上有黄色或暗色的物质,过滤后流入烧杯中的水变得清澈透明。
(6)实验结论:通过过滤能除去水中的杂质,使水得到净化。
4、根深蒂固 说明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我的猜想:可以固定植物。
我的方案:观察风吹不倒的树,用力拔草。 我的发现: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5、根深叶茂 说明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我的猜想:可以供给植物营养和水分
我的方案:准备一株完好的植物,植物的根用清水洗净,放入烧杯的清水中,在水面上滴上花生油。
我的发现: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6为什么植物的叶子一般是绿色的? 我的猜想:叶子里可能有叶绿体 我的方案:将绿叶放在酒精灯中煮,过一会观察绿叶和酒精颜色的变化。 我的发现:去掉叶子中的叶绿素,叶子就不绿了,但是酒精变成了绿色。
7在一只小碟子内倒入少量酒精并点燃,将一个不漏气的大塑料袋套在上面,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答:(1)会看到大塑料袋慢慢鼓起来,松手后塑料袋会上升的现象。 (2)说明了空气受热以后会上升。
8把硬纸剪成螺旋状(小纸蛇),用线悬挂起来,下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1)实验现象:悬挂的纸蛇旋转起来。(2)解释这种现象:蜡烛加热了空气,热空气上升,带动纸蛇旋转。 (3)实验说明了:热空气会上升。 9、怎样加快溶解?
我的猜想: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我的方案:(实验一)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我的猜想: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我的方案: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将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一杯用玻璃棒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我的发现:搅拌的溶解的快,实验说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二)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我的猜想: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我的方案: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将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10秒钟。
我的发现:热水中冰糖溶解的快,实验说明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三)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我的猜想: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我的方案: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取两块大小相等的冰糖,一块研成粉末,同时放入水中,同时搅拌10秒钟,观察
我的发现:研碎的冰糖溶解的快,实验说明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10、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我的猜想:植物的根可以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
我的方案:(1)用力拔小树(2)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植物放入水中,在水中滴几滴花生油,过一段时间观察。
我的发现:(1)用力拔小树,拔不动。(2)玻璃杯中的水减少了。实验说明植物的根可以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 11、杯子倒置后,水会流出来吗?
我的猜想:水不会流出来。
我的方案:把杯子装满水,用纸板盖上,倒置,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水没有流出来。 12、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
我的猜想:水流力量大小与水位有关;与流量有关;与水流的快慢有关。
我的方案:找两个相同的小水轮,让水流冲击水轮。水位、流量相同,水流速度不同,观察水轮转动的快慢;水流速度、流量相同,水位不同,观察水轮转动的快慢;水位、水流速度相同,流量不同,观察水轮转动的快慢。
我的发现:水位越高、水流量越大、水流越快,水流的力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13热传导
实验器材:铜棒、支架、火柴、凡士林、酒精灯
实验目的(我的猜想):热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实验步骤:(我的方案)
1、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上抹少许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的三个凹痕上。
2、用酒精灯回执铜棒的一端,观察有什么现象。 (我的发现)
实验现象: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实验结论:热可以沿着铜棒传递,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 14实验名称:热对流
实验器材:液体对流演示器、高锰酸钾、火柴、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目的(我的猜想):对流是液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实验步骤:(我的方案)
1)在液体对流演示器内装满水,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放入一点高锰酸钾。 2)用酒精灯加热演示器底部的一角。 3)观察水中高锰酸钾的流动方向。 (我的发现)
实验现象:受热处的水上升,上升后又从容器另一端流回来,由于水中放入了高锰酸钾,形成了一个红色水的循环。
实验结论:加热烧杯的底部,水受热会变轻上升,周围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热水不断相对流动,使整个杯子逐渐变热。
烧杯 酒精灯 三脚架 D铁架台 A玻璃棒 显微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