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范曾:狂傲拔尘啸吟画坛,笔墨丹青心系中华

范曾:狂傲拔尘啸吟画坛,笔墨丹青心系中华

来源:爱go旅游网
【本刊特稿】 范曾:狂傲拔尘啸吟画坛 笔 墨丹青 心系中华 ◆文沈黎明 200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任命我国著名画家范曾先生为该组织“多元文化特别 顾问”,主要负责处理国际文化事务。范曾先生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又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提起范曾先生,人们首先想 一到的是他的书画艺术。他的泼墨人 物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笔墨浑 厚、造型生动,塑造的人物烈逸潇 洒、栩栩如生。然而如果说范曾是画 家,他却文彩飞扬,驰骋教坛;如果 说范曾是文人,他的画名早已远播 四海,世人仰慕;如果说范曾是艺术 家,他则社会活动频繁。范曾的文与 画珠玉璀璨,艺与人德艺双馨。他是 当代中国画家中集诗、书、画三绝于 一身的“鬼才”、“怪才”、“奇才”, 代艺术大师。由于性格狂傲拔尘, 一也有“狂生”之称。 书香后裔天资聪慧一一 “痴于绘画,偶为辞章, 略通古今之变” 范曾先生1938年7月出生在江苏 南通一个书香之家,是北宋J钇家范 仲淹的后裔。父亲范子愚、母亲缪镜 心均为南通著名的教育家 范曾家从 父亲范子愚先生上溯至明末,十二代 皆为诗人,都有传世之作: 范曾天资聪慧,在长辈的呵护 自幼就开始学习历史、文学和绘 画。一岁能识字,两岁会诵诗,四岁 即能背古文词章百余篇,作一些短 采画赋 一次范曾父亲的好友张梅 庵先生偶遇范曾,即命题要范曾写 鸡冠花,范曾张口就来:“绿羽顶红 冠,花开处处啼。”张先生听后非常 惊讶,称范曾为神童。范曾学画从画 范曾先生 达摩开始,彩笔挥舞,家中的墙壁被 他涂的千佛辉映。范曾入学前在南 通城北小学幼稚园时,参加南通儿 童智力比赛,就冈诵《岳阳楼记》、 句,并开始提笔学画,很快展现出文 24炎黄世界 《木兰辞》,并白为短诗,获得特等 博古通今的 奖第一名。五岁上学直至高中毕业, 一范曾对自己的自 评是“痴于绘画, 直品学兼优。 i955年范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南开大学历史系,两年后转入中央美 院学习绘画,师从蒋兆和、李苦禅、 李可染等大师。大学毕业后,又跟随 沈从文先生多年,因此,他绘画技艺 能书,偶为辞章, 颇书己怀,好读 史书,略通古今之 变”。同时他在思 想上还非常崇拜自 己先人范仲淹的名 言“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先天下 高深,历史知识渊博,古汉语功底深 厚。如今他不仅是蜚声海1人J外的绘 画大师,还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文 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范曾认为:中国 画当以诗为魂、以书为骨,它代表了 中国文化的一些精髓。一个优秀的中 国画家,必然对中国的哲学、历史、 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 或许正是这 诸多因素的整合, 使范曾养成了自 信、自强、奋发向 上、狂傲拔尘的性 格。他十分知同国 古典涛词、书画皆有深入了解,否!J!IJ, 不可能登堂入室,只能临摹古人,描 摹大自然。他说古文化中对自己影响 最大的是“屈原之骚韵、司马之沉 痛、东坡之疏旷、稼轩之悲凉”;楚辞 专家文怀沙惊叹于范曾对楚辞的精 通,曾说现在像范曾这样对楚辞如此 熟悉的人没有了! 际数学大师陈省 身的一句话:成功 是一半的天才,加 一半的机遇。至 范曾的人物画《钟馗》 我第一次目睹范曾先生绘画以 外的风采,是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 当时范曾先生是即兴演讲,他手持麦 克风,一扫作画时的儒雅之气,浑身 充满演说家的激昂神情。在讲到青 年人应该如何面对逆境时,他举了著 名摄影家华国璋在凄苦岁月中自强 不息,背着破相机,在黄山的悬崖陡 于努力,倒在其次。范曾说,没有天 赋,再多努力,亦是枉然。话语中尽 显“狂傲”之气,以至很多人称他为 “狂生”。 来范曾太狂了,其实这是一个事实, 怎么是狂傲呢?我觉得一个实事求是 的人,应该受到尊重,而不应该受到 议论!”范曾曾坦承,时下美术界能望 啸吟画坛狂傲拔尘一一“假我 三十年光阴,可超越八大山 ’ 儿见过范曾的人,都说他神态狂 傲拔尘,承袭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寡淡 远尘之孤傲。感觉他既有李太白放 浪形骸、狂傲不羁的风骨;又有东坡 居士的浪漫才情。 范曾“狂傲”,久有议论。 对此,范曾并不讳言,他曾公开 说:“我认为说我狂傲,仅仅是别人的 观感,对我来讲,我仅仅是从我所好, 别人认为我狂傲,他总有他的原因, 其项背者,寥若晨星。“假我三十年光 阴,可超越八大山 ’,他的狂傲,可 见一斑。 壁中挣扎、拍摄,‘上下而求索”的例 子,并随即填词一首,高声咏诵:“莫 嗟叹人世问,愁予眇眇,命途总危峭, 2()05年他的一幅画作以72(历元 人民币的价格售出。当时有人议论: 范曾的绘画价格太高了!结果范曾听 后又语出惊人:“我从来就觉得我的 廿载迢迢。霜凝万木梢,向峰巅偏将 烟霞照。卧明月,伴松涛,登险绝,心 血儿把长林浇,曾几番意共云飘,写 多少,庄严貌。”咏罢词作,范曾又吟 唱起来,他身体微微晃动,用脚轻轻 画价格不是太高了,而是太低了。在 国外,那些顶级绘画大师的作品部是 以平方英寸沦价的,而我们中国画家 还是以平方尺论价,你说,我的画贵 吗?” 打着节拍,音调低回婉转,给人一种 古声古韵的感觉,仿佛把大家带回了 词作鼎盛的大宋王朝…… 譬如我曾经说过,‘国内白描,可能和 我比较,无过其右者’,报纸上就登出 范曾的的“狂傲”更多的表现为 他对人生,特别是艺术成就的自负 2009年第6期本刊特稿25 【本刊特稿】 纵观历史,凡狂傲者,不分贫 富,自是有狂傲的资本、经历与激 情。他们富则兼济天下'忧国忧民,关 键时刻,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穷则 独善其身,虽不能应者云集,亦出落 得齐家有方,铁骨铮铮,决不畏首畏 尾,瞻前顾后。 范曾的“狂傲”中就充满了思想 激情。他曾不止一次豪放地说:“范 曾,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我是中华 民族的儿子,是炎黄后裔,我愿意让 世界各国人民看一看作为一个堂堂 正正的、顶天立地的、腰板硬硬的中 范曾(右)与文化部前部长王蒙在一起 难辞’,这样的人才够称上狂,我觉 得我还得进一步提高。” 范曾的确“狂傲”,但他有他“狂 傲”的资本。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 “一国人是什么样的;而在我的作品中, 上。 一我所描绘的中国人,又是什么样的。 我的作品就是要力图告诉人们,中华 民族是一个自爱、自重、自信、自尊的 伟大的民族!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 次范曾与赵忠祥一起做电视 节目,闲谈时范曾说:画分九品,可 分为正六品与负三品。一品,谓之画 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 家,作品赏 悦目;二品,谓之名家, 作品蔚然成风;三品,谓之大家,作 品继往开来;四品,已成大帅,风毛 欧伯;五品,谓之巨匠,五百年出一 位;六品,可称魔鬼,从未看到。负一 品,不知其为何物;负二品,看之愈 久,离其意远;负三品,与美不共戴 天,应即诛之。 1979年他首访日本,就被日本誉为 “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1984年, 日本山冈县为其建立了永久性的“范 曾美术馆”,这是日本继毕加索之 我将抬起我不屈的头颅,挺着我自豪 的胸脯,漫步于世界艺坛,我的名片 上永远写着---"t-字一中国人!” 这发自肺腑、掷地有声的话语, 是狂、是傲,只能由世人评说。 后,为第二个外国人建立的美术馆。 1993年北京正式展开书画拍卖活动 后,他的画成为拍卖场里在世画家的 中心。如今范曾在中国书画界的成就 重情讲义心系民魂一一“热爱 祖国,要从热爱青年开始” 其实外表冷俊的范曾,内心有一 赵忠祥问:“那么,你认为你属 于这九品当中的哪一品呢?” 和地位已经令人难以企及,画作价格 扶摇直上。上个世_ ̄g8o年代中期,他 一副火热的心肠,他是一个极负感情的 性情中人。2004年l1月底,他的莫逆 之交、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积分之 父”的陈省身先生在天津病危,12月 2日正在山东大学讲学的范曾先生闻 讯后,立即从济南坐火车赶到天津, 范曾颇为自得地笑着回答:“我 是坐四望五,以待来日。” 范曾就是这样,从来不讳言自己 的艺术成就。 幅四尺整纸的作品卖到l7万元人民 币。20年后他的《丽人行》在香港已 拍出12oo ̄港元的天价。 范曾“狂傲”,但他“狂傲”的令 人敬佩。他是中国第一个自觉纳税的 前不久范曾接受媒体采访时,再 次说出了自己对狂傲的看法,他说: “有人指斥我的狂傲,其实,他们并 不了解狂傲的真正内涵。狂傲者,乃 艺术家。21年前,范曾通过荣宝斋以 1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台湾人20 幅作品,范曾所得5()万,钱到手后他 立即交税l5万,这在当年是一个相当 年近70的他不顾旅途疲劳,下车后连 家都没回就直奔医院探望陈先生。 l2月3日,陈先生走完了他90余年的 生命历程,范曾先生一直守侯到他生 是有一定的资质,并非空穴来风。” 一语道破了狂傲所来的本源:他曾对 种表扬。做到狂这是很不容易的, 大的数目。税务机关为了表彰范曾的 照章纳税行为,特地向传媒对他进行 了表彰。此后几十年里,范曾一直严 格恪守着纳税义务,从不打折扣,去 命最后一刻。当陈先生驾鹤西去时, 范曾竞悲伤的放声大哭。 2005年初,杨振宁先生与小他 54岁的翁帆女士订婚,范曾得到消息 后欣喜异常,风趣地说:“杨振宁先 朋友说:“其实能做到狂,是对我的 一李太白讲‘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 辞远’,蒲松龄也讲‘遄飞逸性,狂固 年一个季度就曾纳税231万。 26炎黄世界 生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作出的判断必 然是科学的。”范曾立即亲笔写信, 衷心地送上热情洋溢的祝福。 范曾先生这种火热情感,更多的 I l—,。! 起青年们的共鸣,赢得雷鸣般 的掌声和欢呼声。 ▲-I,,—, 一一_・ ● 、一. ● ■ 体现在他对青年一代成长的关心上, 他认为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是自己无 我曾问范曾先生:“您是 论如何都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绘 一位知名画家,专业工作很 画大家,他的时间可谓寸时寸金,但 他经常“不务正业”,走出画室,给 - ,\ 、● 学生们讲人生、讲理想,与青年人交 究教育艺术?”“我作为一位 ・ 一 朋友。他说:“热爱祖国,首先要从热 爱青年一代开始!”他经常用自己的 切身感受告诉青年们,“一个人只有 画家,虽然绘画范围内的事非 常忙,但我对我们的民族充 ●I 一 厂 J▲ ’ ..r.-.【: 尸 把合博一在大一起己起的来欢”的;乐时“爱侯、忧国,伤他,和不的祖精是国神一的才种前会热途真闹融正,   坏充满了真可挚以毁的爱掉。重青画年,人青就年像人白的 r 1. -’ 12 也不是一种时髦,爱国,需要你付出 ● 一生的奋斗以至生命”。20多年前, “老山英雄”到南开大学做报告,范 重画那么简单了。因此,我有 ・_一 曾书写了“青山不老,碧血常新”送 入_部分精力。”他如是说。,-=二己 J I 7 ・■/,一 给英雄们,枚“老山战斗纪念章”英雄们很高兴,回赠给他随即将一 范曾先生还跟我说:“青年人F 令 的思想教育是一种百年树人 … 他非常激动,他对南开的师生们说: “英雄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不愧 ’7厂J ‘ 为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让我们共 ^R百早 巴l:r9-f,3:乞 系现J 往。戳1l J 思 同记住他们为国献身的一腔热情!” 事后范曾认为英雄们送给他的纪念 章是用烈士的鲜血和生命凝聚的珍 贵物品,自己不能专而为私,就将纪 念章转赠给了南开大学学生会,让他 们作为永远的纪念,教育一代一代的 想教育要青年人接受,需要一定的艺 术性,但这种艺术,不是一般的赏心 悦目的艺术,不是哗众取宠的所谓艺 术,它是一种被理想主义、崇高使命 和奉献精神所渗透、所鼓舞的神圣 的艺术,所以我要研究和实践…-.,’ 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时,看到艺术系 的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学校—直无力 改善,就决定不等不靠,不向国家伸 手,自己画画卖钱来解决,通过自己 的辛劳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求 学环境。当时范曾住在南开大学北村 年轻人。 多年来,他关爱青年的热情始 终不减,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各类院 校,与刘吉、李燕杰、彭清一这些青 范曾先生曾为我泼墨挥毫写下 “重教艺振民魂”六个大字,这正是 他心系社稷的呼声。 1号4楼的一个小房间里,条件很差, 夏天房间里奇热无比,人坐在那里 都要出汗,别说画画要遭多少罪了c 范曾全然不顾,一心投入创作,实在 年思想教育家、演讲家交往甚密,经 常同台演讲,共同研究青年思想教育 问题。我多次听过范曾面对青年的演 讲,他在演讲结尾常用他题写在白帝 城的一副对联作为结束语:…溯水 入夔门,有千层浪遏,繁星闪烁萧森 地;乘霞辞白帝,欣万壑风随,赤日 淡看金钱爱心无限一一 “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 作为一代书画大家,范曾大隐于 世,却心挂世人。他以先人范仲淹的 教诲是尊,多年来一直淡看金钱,热 心于公益事业,积极为社会作贡献。 早在1984年,范曾调任南开大 热急了'就到厕所里接一盆凉水冲个 凉回来继续画。冬天房间里又不暖 ,和,为了挥洒自如,不能穿太多的衣 服,冷了'只能靠搓手跺脚取暖。暑 往冬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范曾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创作了200幅作 品,卖T4oo ̄元人民币,连同他当时 2009年第6期本刊特稿27 【本刊特稿】 的所有家当一起捐给南开大学建了 艺术系大楼。 艺术系大楼建好后,学校要把 它命名为“范曾楼”,范曾听后淡然 一2(川3年,当“非典”袭来时,范 曾心急如焚,慷慨解囊,为南开师生 捐款人民币5()万元,并书写了“抗击 “我是一介书生,这只是尽我能及 为教育事业尽一份心而已”。事后受 到温总理的赞扬。 2005年,他为新版《大学语文》 非典,匹夫有责”与大家共勉;2002 年、2003年,他共收入50()万,竞捐出 了l4()( 。 笑,以一句“千秋万代名,寂寞身 “只要对南开学子们有好处,我就 创作了鲁迅、丰子恺、丘吉尔等l7幅 人物肖像画;为年轻的航天英雄杨 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每人作画一 幅,所有这些画,如按市场价格计算 无疑是巨款一笔。 后事”婉言拒绝了_事后他对朋友晚: 欣慰了 ” 2004年他与季羡林、王蒙等5s 位知名学者一起联合发出倡i义,募 捐建立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育 才图书室”,为此他出资100) ̄元人民 近年来,随着绘画地位的不断提 高和收入的增加,范曾与夫人楠莉在 北京、天津、青岛三地尽享平静生活 的同时,仍始终不忘自己在俗尘中的 一2()()7年,范曾不仅纳税1000多万 元,成为我国书画界纳税最多的画 家之一,还将市价不菲的《范仲淹与 渔夫图》、《炎黄赋》等1()幅书画作 币,成为最高额度的个人捐助者。当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捐助仪式上, 人们发出誉美之词时,他则平淡地i兑 份社会责任,经常献出一片爱心。 品无偿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 地震发生后,身在国外的范曾得知 后立即赶回国1人J,在央视“爱的奉 献”赈灾募捐晚会上,一次捐出人民 币]ooo ̄元,再次展示了他的仁爱之 心。 范曾的这些所作所为,没人要 求、没人督促,只是自己内心深处的 责任感使然,对于金钱,他有着与 众不同的金钱观。范曾有一段名言: “一个人一生所需终有限,你再有 钱,也不能一天吃一个熊掌,那会流 鼻血;你有钱用金马桶照样便秘;如 果钱是火,人是钢,那么我这块钢无 论多少火也是无法融化的!” 范曾先生就是这样,处世为人, 既有才人狂放不羁之傲骨,又有诗人 任率纵隋之性格,更有菩萨慈悲为怀 之柔情。如今已经7l岁的他,对社会 的赞誉坦然以对,他说自己归根到底 是一位画家,希望人们更多的从画 作上去评价他。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曾 这样评价范曾:他是一个画家,一个 国学家,一个思想家。这三个方面, 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诣。 感谢范曾先生,一位真正的大 家,高山仰止。癌 28炎黄世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