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和管理的研究进展

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和管理的研究进展

来源:爱go旅游网
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

和管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重症患者不易改变体位,医疗器械常处于固定位置,且护理人员及管理层面易忽视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对患者皮肤的监控及处理,MDRPI是重症患者持续存在的医源性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疼痛、功能丧失、感染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在增加护理工作量的同时给医护人员带来心理压力。对重症患者进行合理的科学性管理对预防MDRPI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现就MDRPI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评估工具、预防和管理措施进行综述,报道如下。

关键词:重症患者;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 1MDRPI的概况

研究发现住院患者发生的PI中有29.0%~34.5%属MDRPI,研究显示MDRPI发病率为0.9%~41.2%,患病率为1.4%~21.0%。普通病房的MDRPI发病率为3%~14%,而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的MDRPI发病率为21.0%~35.2%,这与ICU使用医疗器械种类和数量较普通病房多有关。按照类型划分,MDRPI主要分为皮肤损伤类MDRPI和黏膜损伤类MDRPI;按照损伤部位划分,MDRPI主要集中在头面部,尤其是鼻子、耳朵、嘴唇、颈部等缺乏脂肪保护的部位;按照阶段划分,大部分MDRPI处于1~2期,其次是不可分期MDRPI。

2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在急诊、康复和临终关怀中心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呼吸支持类医疗器械最容易导致MDRPI的发生,MDRPI的患病率为0.6%。在对澳大利亚和美国的483例重症患者进行了共7天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重症患者住院期间PI的患病率为9.9%,其中MDRPI的患病率为3.3%,即MDRPI占医院获得性PI的31.3%。对海南省7家医院进行PI现患率情况调查显示,MDRPI患病率为0.41%。整体来说,

MDRPI在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中占比较高,尤其是重症患者。但目前国内对MDRPI的患病率调查较少,缺少相关数据调查。

3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措施 3.1人工智能

基于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成功推广至医学领域,主要应用于疾病预测、智能诊疗及影像识别。机器学习技术有助于减轻一线临床工作者的负担并提高医疗质量,运用机器学习和随机森林算法开发出一个预测ICU患者PI风险的预测模型,与Braden量表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基于循证、专家函询、机器学习的方法开发适用于MDRPI的算法,并进行临床应用,结果显示MDRPI发病率明显下降。未来人工智能在PI的发展将从风险预测深入到PI图像分析,以方便创伤大小的测量、PI分类、PI分期,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的预防建议(如重新定位、营养建议、敷料选择等)。

3.2皮肤评估

患者皮肤出现水肿、周围循环障碍时,在使用医疗器械后会增加MDRPI的发生风险,加速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等。所有重症患者在入院时要进行皮肤综合性评估,重点观察患者与医疗器械接触的皮肤及周围皮肤,评估内容包括医疗器械边界对皮肤和组织施加机械负荷的类型、大小时间和持续时间。对医疗器械受压的皮肤加强护理,定时更换医疗器械的位置,若出现皮肤发红,避免该处继续受压;若皮肤出现红肿或破损,要及时处理伤口,及时上报,避免MDRPI进一步发展;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柔软的毛巾护理清洁皮肤;定时评估皮肤,更换受压位置,及时记录。

3.3正确选择和使用医疗器械

在使用医疗器械时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设备不要直接长时间压迫不可移动的患者皮肤,避免不完整的皮肤或疑似有深部组织损伤的皮肤直接受压,确保医疗器械的型号正确、配戴合适、妥善固定;使用气管插管或面罩的患者每隔2h评估一次皮肤黏膜情况,并变换受压部位。医疗器械的材质常不受临床工作人员

控制,在选用的过程中尽量选择适宜的型号、大小,定期观察皮肤,必要时定期松解。

3.4辅助新兴技术

目前临床评估MDRPI的工具主要基于视觉评估,主观性较强,但损伤发展的初期肉眼无法观察到变化,且患者本身的皮肤情况(如肤色较深)也会对视觉评估产生干扰。近年来国外逐步从宏观转向微观的角度对MDRPI进行评估,如使用组织生物电容等来评估皮肤或黏膜健康状况。目前一种用于评估表皮下水分的手持式非侵入性设备已经应用于临床,通过评估皮肤下组织间质液或表皮下水分的增加,以表明早期组织损伤,但无法监测耳、鼻这些本身缺乏脂肪组织的部位;热成像技术也是新兴工具的一类,研究发现皮肤接触医疗器械或支撑面发生炎症和缺血,均与皮下组织温度变化有关,但热成像技术需要控制周围环境温度及较长的准备时间,导致操作者的体验感较差。超声是床旁诊断疾病的常用工具,其中高频超声成为评估浅表皮肤情况的理想选择,但该检测技术在PI的应用还缺乏大样本的研究,且超声仪器的操作学习周期较长,在中国护士群体中推广较为困难。

3.5健康宣教

加强对使用医疗器械的患者及家属的MDRPI相关知识的宣教,包括MDRPI的识别及相关的预防措施,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掌握后,可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口头、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宣教,减少因家属错误操作而导致MDRPI的发生。

结论

MDRPI由多因素所致,其中最重要的是器械因素。MDRPI作为评价治疗及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医护工作者应加强对MDRPI的重视程度。目前医护人员对它的认知仍然不足,也缺乏权威的MDRPI风险评估工具,未来可开发针对MDRPI的评估量表,并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验证。加强开展对MDRPI从预防评估到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MDRPI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减少MDRPI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曹子璇,魏亚倩,章晋,等.成人住院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流行特征的Meta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5):707-716.

[2]陈丽娟,孙林利,刘丽红,等.2019版《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护理学杂志,2020,35(13):41-43,51.

[3]顾梦倩,赵燕燕,陈圣枝,等.ICU病人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证据应用审查及障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20,34(13):2257-2263.

[4]刘莹,杨向亚,李宇春.APACHEⅡ评分系统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6):78-80.

[5]南锐伶.ICU患者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1.

[6]杨小辉,赵媛媛,钮美娥.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2017,24(13):49-53.

[7]彭操,陈秀文,任华,等.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10):935-941.

[8]刘晓黎,王泠,王志稳,等.无创通气设备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证据总结[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0):1532-1537.

[9]杨莹,陈嘉萍,潘颖欣,等.头面部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21):3005-3008.

[10]李杨,潘莹莹,姜丽萍,等.压疮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107-11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