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7万家,总产值383.87亿元,同比增长3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18家,总产值318.77亿元,同比增长36.1%,增速比全省快16.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三。主要特点如下:(1)主导重工业增长。规模以上重工业累计产值222.39亿元,同比增长41.2%轻工业产值96.38亿元,增长25.8%。(2)支柱产业贡献显著。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和电力及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在内的六大产业,上半年实现产值193.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0.7%,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73.1%。(3)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全市10个工业园区有4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1.3%。上半年累计完成产值178.37亿元,占上述指定行业的56.0%,同比增长42.8%,对上述指定行业的增长贡献63.2%。
二、近年来我市产业创新的发展
(一)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机制,引导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征地建市后,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阶段的客观规律,做出科学决策,把工业经济
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在XX,提出了“三城并举”的发展战略,“工业强市”被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携手共进,促进对外开放”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规划引导,提出“一廊两带、一心多点”产业布局的战略构想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国内合作交流工作争取上级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创新服务方式,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项目推广年”、“节能年”等活动加强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制定《xx市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若干考核办法》等产业政策,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鼓励企业转股上市……有效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工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加快工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市政府已将创建合成革、微电机、制笔、汽车摩托车配件等科技创新平台的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目前,以微电机和汽车零部件为核心的xx市机械装备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已初步建成,并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截至今年6月,全市已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个,其中省级7个建立了20个省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3、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取得初步成效。今年有14个项目
1、通过实施“一厂一策”,支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企业局部转型升级。奈斯集团、远力集团、立人集团等一批优质企业加大了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将产业链从纯生产延伸到设计、R&D、品牌、营销和服务,并在中国其他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和R&D机构。
2.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区等方式引进和培育大型产业。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我们会选择最好的扶持强者,促进产业集聚。现在,该市已初步形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不锈钢制品、阀门制造、汽车及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合成革等新的产业集群。
3.通过技术改造促进节能降耗。一方面,我市围绕重点行业和企业,每年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不断加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严格限制和强制淘汰一批高能耗、重污染、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企业的环境保护监督,实施了更严格的环境保护和排放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