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 Mongolia Med J 2019年第51卷第6期纯引流术⑹。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因选取样本数
量及质量的限制,造成选择偏倚不可避免。同时,本 研究样本数量偏少,后期还需纳入更多的样本数量 证实结论。[参考文献][1]
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较好。同时此手术方法 造成的院内死亡率较高,说明安全性尚不够稳定。
董先成,郎清,陈忠,等•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的 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 18(15):
近期有研究显示血肿量、GCS评分是影响高血压脑 出血患者预后结果的重要因素⑸,而本文两组患者 这2项指标基线水平不一致。为尽量缩小两组间的 选择偏倚,选择幕上血肿量大于30 ml基线一致的 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幕上血肿大于30 ml患者 △GCS、GOS预后评分及改良mRS评分均优于对照 组(P<0.05)o对于幕上血肿量大于30 ml的患者 选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术较单纯脑室 外引流术效果更优。有类似的研究显示,幕上血肿
25 - 26.[2]
鲍利改•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分析[J].河北医药,2015,
37(17); 2 586 - 2 588.[3] [4]
邵鸿飞,杨维明,曹英肖,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的临床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41 - 43.陈朝阳,焦德让•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 性杂 志,2011,13(4):326 - 328.[5] 袁明,谢万福.脑出血开颅手术与钻孔引流的疗效对比[J].神 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10(3):250 - 251.[6] 戴国栋,秦龙•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出血的对比研究[J].中国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84.大于30 ml的患者应用联合手术方式死亡率低于单[收稿日期]2019 - 03 - 01DOI: 10.16096/J. cnki. nmgyxzz. 2019.51.06.012膝关节单課置换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
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谢剑新,李灿彬,袁跃群,杨赞礼,刘巧娜,蔡宝萍(揭阳市慈云医院骨科,河南揭阳522031)[摘要]目的 分析膝关节单課置换术(UKA)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我院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12例,均行UKA术,观察对比术后膝关节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术 前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及膝关节功能(AKS评分)。结果术后疼痛缓解率为91.67%;AKS评分及膝关节屈
曲角度大于术前(P<0.05)o结论 UKA术应用于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可有效减轻膝关节疼 痛,改变膝关节屈曲角度,提高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少。[关键词]UKA;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4-0951(2019)06-0672-02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岁,疾病部位:4例双膝、8例单膝,病程1〜14年,平
多与肥胖、代谢功能下降、年龄增大、炎症等因素有
均(8.33±2.14)年,合并症:3例糖尿病、5例高血 压;Ahlback X线分级:II级3例、川级8例、W级1 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关,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易诱发软骨剥脱、骨质增 生,严重者可产生关节畸形,对膝关节功能造成严重 影响⑴。本研究选取12例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
炎患者,探究UKA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 我院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12例,其中男1 例,女11例,年龄55〜70岁,平均(63.92 ±2.94)
1.2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均经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膝内侧单间室骨性 关节炎。(2)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膝关节肿瘤者;存 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关节损伤等疾病者;存在膝关
节肿胀或积液严重者;存在凝血机制缺陷障碍者;存
在手术禁忌证者;既往有严重精神病史者。内蒙古医学杂志Inner Mongolia Med J 2019年第51卷第6期1.3方法均行UKA术。术前均行X线片、膝关 节MRI检查、凝血功能、D二聚体、及生化指标等常
规检查。于患侧大腿根部使用止血带,使用碘酊酒
精依次对术区进行消毒,驱血后,详细记录止血带时
间,屈膝90。,于饌旁内侧行1个自饌骨上缘至胫骨
结节内侧缘的切口(长度约为6〜8 cm),并深至关 节囊。于切口上端关节囊切口近端延伸至股内侧肌
(1〜2 cm),打开关节腔,对部分饌下脂肪垫行切除, 以完全保留胫骨前侧,同时于截骨前,对前交叉韧 带、侧胫股关节间室与饌股关节间室仔细探查,并对 其状态进行评估。去除大的骨赘(胫骨前与胫骨锯
片导向器间),暴露内侧半月板;伸膝0。,确定并标 记股骨假体前边界,以免术后饌骨撞击增加;安装力 线杆,并将倾角度使力线杆调整至与胫骨解剖轴平
行,以定位针对胫骨截骨模板与矢状位截骨导向器
进行固定,以摆锯实施胫骨截骨,测量胫骨截骨,确 定胫骨假体型号;采用股骨试模导向器按照股骨前 边界,钻孔固定,标记导向器边界后,将股骨导向器
移除,以摆锯于股骨2个固定孔间开槽,并依次将股 骨及胫骨假体试模置入,利用膝关节活动范围对膝 关节稳定性进行检测,活动度试模选取满意后,开龙 骨槽,冲洗股骨及胫骨截骨面,并以纱布拭干。将调
制的骨水泥应用于骨表面及假体底部,并分别将胫 骨、股骨假体装入,以打入器固定后,去除假体边缘
多余骨水泥,骨水泥完全凝固后,检查膝关节稳定性 及活动度,满意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逐层缝 合术口,并使用无菌敷料适度加压包扎,放松止
血带。术后1 d,予局部冰敷,膝关节伸直位垫高,进行 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肌力练习训练,并密切监测患
肢注意观察肢端血运及皮肤感觉。术后2d,经拍片 确认假体位置后,鼓励引导患者主动进行膝关节屈
伸活动度训练;术后3 d鼓励患者借助助行器下地 行走,主动并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及下肢肌力锻炼。 术后7 d,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达到0。〜100。。1.4观察指标(1)采用膝关节学会评分(HSS)对 术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其中50~ 100分为 优,20〜49分为良;10〜19分为中;0〜9分为差。 将优、良计入疼痛缓解率。(2)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 提出的膝关节综合评分标准(AKS)对术前、术后膝 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共0〜100分,分数越高,可见膝 关节功能恢复越好。(3)对比术前、术后膝关节屈曲 角度。(4)统计并发症(切口感染、下肢血栓、二次骨 折)发生率。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用(乏土 s )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6732结果2.1膝关节疼痛程度术后优8例,良3例,中1 例,差0例,疼痛缓解率为91.67%(11/12)O2.2 AKS评分、膝关节屈曲角度术后AKS评分 及膝关节屈曲角度大于术前(P < 0.05),见表1。2.3并发症 随访1〜9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均
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血栓、二次骨折等并发症。表1AKS评分、膝关节屈曲角度(乏土 s )组另1]nAKS评分(分)膝关节屈曲角度(°)术前1262.19 + 6.5286.72 + 6.14术后
1285.93 + 6.08109.33 + 8.49/值9.2257.475P值0.0000.0003讨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常伴有1个间室受累严 重,其余间室受累轻微等显著特点⑵。胫骨高位截 骨术适应证范围较窄,仅可起到矫正下肢力线的作 用,难以减轻临床症状及提高膝关节功能。本研究
结果显7K,术后疼痛缓解率为91.67%,且术后AKS 评分及膝关节屈曲角度大于术前(P<0.05)o提示 UKA术应用于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可有 效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变膝关节屈曲角度,提高膝关
节功能。本研究还表明,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下 肢血栓、二次骨折等并发症。提示膝内侧单间室骨 性关节炎患者采用UKA术,并发症少。此外,实施
UKA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内翻畸形矫正与力
线重建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假体,术中应减少胫 骨截骨量;(2)仅需暴露病变间室,无需翻饌骨及切 断股四头肌,避免损伤伸膝功能,有助于加快术后康
复时间,降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3)准确置入假 体,以防止韧带与假体撞击,导致胫骨假体松动,诱 发假体磨损加重等诸多并发症;(4)彻底清除多余骨 水泥,以防出现关节交锁等并发症⑶。[参考文献][1]
施卫东,朱若夫,陈波,等•膝关节单課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
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中期疗效[J].江苏医药,2015, 41(2):186 -
188.[2]
陆兮,刘玉杰,郭旗,等•单課置换术治疗老年人内侧单间室膝 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15
(05):321 - 325,316.[3]
苏军,孙长英,鲁世金,等•微创单課置换治疗膝关节前内侧单 间室骨关节炎:6个月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 (35);5 603 - 5 608.[收稿日期]2019 - 02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