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司机训练改革的不断深化,我队根据总部《关于广泛开展科技练兵全面提高部队打赢高技术战争能力的意见》,按照军区合理推广科技练兵成果工作的统一部署,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创一流、出精品”的建队原则,不断完善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法。在新司机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军事经济效益,新司机训练的合格率、单放率明显上升。下面就汽车模拟驾驶系统的应用及组训方法作一介绍:
一、充分认识汽车模拟驾驶在新司机训练中的地位及作用
汽车模拟驾驶系统是一种能够正确模拟汽车驾驶动作,并能使学兵获得驾驶感觉的高科技培训设备。运用这种设备进行训练是进一步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响应军委“科技强军、科技兴训”号召,适应新《兵役法》改革的需要。特别是训练纲目规定的训练时间由七个月缩短为五个月,但驾驶训练的课目和2000公里的新训里程并没有多少变化,只是大量地压缩了基础驾驶训练的时间。怎么能在训练时间短的情况下确保基础驾驶训练的质量,为应用驾驶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模拟驾驶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
二、科学建立汽车模拟驾驶训练的组训方法
利用现代化的汽车模拟设备组织新司机驾驶训练是教学手段改革的必由之路。如何充分发挥好模拟器的作用,把模拟训练作为从理论到实车训练的有效“桥梁”,科学组训显得尤为重要。
(一)针对特点,确立汽车模拟驾驶训练基本模式。针对驾驶模拟器具有形象直观、高度逼真的特点,结合汽车实际操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确立“课前准备----理论讲解----模拟体会练习----跟随影片模拟实况练习----模拟考核----实车练习”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既有利于学兵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还可避免学兵初上实车驾驶而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防止因手忙脚乱、错误操作而造成车辆
损坏。其中,课前准备主要是准备上课的内容、器材、以及机器检修;理论讲解主要是讲解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模拟器体会练习主要是熟悉各操纵机件的正确使用,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跟随影片模拟实况练习主要是熟练掌握操纵方法和操作要领,学会各种交通情况的处理;实车练习是将模拟器上掌握的技能运用于实践,达到进一步巩固提高的目的。
(二)合理编组,提高时间利用率。新训纲目规定新司机培训采取“615”双班穿插的方法组训:即甲组上课乙组训练或乙组上课甲组训练。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把模拟驾驶穿插进去,很难在正课时间安排模拟训练,不利于充分利用时间。如果采取四班穿插的方法组训,也就是在甲乙组里面再分甲A、甲B、乙A、乙B组:当甲组上理论课时,其中甲A、甲B进行穿插,一个组上午理论,另一个组上午模拟练习,下午相反;乙组的安排与甲组一样。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时间利用率,增强训练效果。
(三)分步细训,打牢驾驶基础。初学驾驶的学兵对开车颇感兴趣,总想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把所有汽车驾驶技术全部掌握,结果适得其反,基本动作要领不但没有掌握,反而养成一些错误的痼癖动作。为此,抓好分步细训便摆到了首要位置:一方面要向学兵讲清急于求成,基础驾驶动作不扎实的危害;另一方面教员必须吃透模拟驾驶训练内容,把基础驾驶动作分为起步、停车、换档、转向、制动五个科目,逐个科目抓好分步细训。在每个科目训练中,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利用模拟器形象直观、安全可靠,便于纠正动作的特点,在模拟器上对学兵进行讲解示范;二是由学兵根据教员讲解的动作要领,各自在模拟器上进行先分解后连贯体会练习;三是由学兵自主地跟随影片模拟实况练习;四是在模拟器上进行单个科目考核,并由打印机打印出成绩,根据成绩单上显示的错误,对学兵进行及时纠正,打牢驾驶基础。
(四)穿插教学,提高训练效果。在模拟训练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穿插教学的方式进行训练,有助于学兵接受和掌握。一是采取讲、看、练的穿插。例如基础驾驶中的换档训练,先由教员讲解换档的意义,档位的区分及换档的技术要求,接着由学兵单独在模拟器上体会练习,然后再让学兵看影片,听解说员结合画面讲解换档方法,最后由学兵对照影片边看边实车穿插教学,总体上
把汽车驾驶训练划分为理论讲解、模拟器练习、实车综合练习三个阶段。而在教学实施中,再把虚实穿插贯穿于各个教学阶段:如在基础驾驶训练阶段,先在模拟器上练,后到实车上进行第一阶段的体验性练习,重点是练方向、找路感;实车练习结束后,再让学兵回到模拟器上进行下一阶段训练,最后再转入实车进行综合练习。这样有助于全面提高学兵的实际驾驶技术,很受学兵欢迎。
(五)适时补差、保持平衡发展。由于学兵存在年龄、心理、文化层次、接受能力等差异,在实际训练中各人对驾驶技能的掌握必然各有高低。如何使整体训练水平得以平衡发展,进行补差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单车组织训练难,模拟驾驶训练安全可靠,且不受天候、场地限制的优点,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双休日及时进行补差训练,这对保持训练质量整体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三、严格制定与汽车模拟驾驶训练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我们在开展模拟训练的同时,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建立登记统计制度。授课教员每天必须对课堂秩序、到课情况、当日讲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兵对教学的反映、意见和要求进行统计,做好记录。二是建立交接制度。三是建立维护管理制度。对汽车模拟驾驶器的管理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指定《模拟教室使用管理规定》、《汽车驾驶模拟操作规程》、《保养守则》,坚持做到课前认真检查,课中随时保养,课后全面维修:即每个教学组开课前,任课教员对机器进行逐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教学需要;上课过程中,保持室内整洁、秩序正规,防止出现机件人为损伤;课后及时登记汇报、组织维修。同时对主控台、放映机进行加罩防尘,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四、正确评估汽车模拟驾驶训练产生的综合效益
运用汽车模拟驾驶器进行训练对于缩短训练时间,提高训练质量,降低训练成本,确保训练安全具有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一是有利于增大安全系数。安全无事故是衡量司机训练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进行模拟驾驶训练不但可以避免道路交通情况、外界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还有利于提高学兵的警惕性、预见性以及判断能力。经抽样调查对比,经过模拟练习的学兵正确判断与处理情况的能力
比没有进行模拟练习的学兵高50%,二是有利于提高训练质量。汽车驾驶是一个反复操作、不断提高的过程。要熟练掌握驾驶技能就必须多练。利用模拟驾驶,一方面可以把室外课目室内化,另一方面又能把因天候条件影响的训练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进而缩短培训周期。例如:基础驾驶训练中,我们安排了11小时模拟训练,压缩了6小时实车训练,通过基础驾驶考核验收,学兵合格率100%,优秀率85%,比去年高出5%。三是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培训初期,学兵容易紧张,动作生硬,违规操作多,致使燃油成倍消耗,经济性下降,机件早期损坏严重,故障率高,维修频繁。不仅造成了大量经费浪费,还因车辆维修等影响正常的训练工作。而将基础课目及一些难度较大的课目利用这种无消耗、低器材消耗的模拟器来训练,可以大大降低训练经费的无效支出,减少误训时间。比如:全期训练实车实习每人81.5摩托小时,可安排13摩托小时在模拟器上进行练习,即每名学兵在规定的实车实习2000公里内,训练里程可缩短300公里。全期以培训400名学兵计算,每年可减少120000公里训练里程,节约油料60000公升,节省油料费约12万元,器材修理费1.5万元,同时每台车还增加了1800公里的储备里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