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玉米收获机的发展

谈玉米收获机的发展

来源:爱go旅游网
谈玉米收获机的发展 姚青波杨启国 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异军突起,市场需求呈增长之 势,这预示着玉米机械化收获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市场规模扩展是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动力 1.市场需求带动玉米机收的发展。玉米人工收获和秸 秆处理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农民最繁重的体力运动,其劳动 一的摘穗、输送、集箱、秸秆还田等作业工序,达到一机两用的目 的。其主要问题是原有部件结构刚性及强度存在一定问题。 4.不对行玉米收获机。由于各地区玉米种植规格不一, 不对行玉米收获机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着无法适应行距发生 变化,出现收获损失率增大的现象。玉米不对行收获机成了 技术攻关难点和热点,目前我国已有几家玉米收获机企业 投入研发,理论设计已有所突破,预计新机型很快将会亮相 市场。 、量占整个玉米生产劳动量的60%左右。近年来,随着越来 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许多地方季节性劳力短缺的 问题已经十分突出,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收入的增 加,农民迫切需要通过机械化手段提高生产率,从繁重的体 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所以,农民对玉米机收的需求越来越 大,这将成为推动王米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原动力。 2.惠农政策助推玉米机收的发展。国家在农机购置补 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上向玉米收获机械倾斜,一些省市也 通过地方购机补贴资金,技术推广资金推动玉米收获机械 化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多元化的投 入机制,为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先进的服务模式促进玉米机收发展。对玉米收获机 三、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有关科研部门与企业联手,完成关键技术的突破,解 决玉米收获机械的适应性、可靠性和舒适性问题。企业要选 择自己的目标市场确立明确的技术路线,改进、完善定型产 的鉴定选型,以及跨地区作业服务模式都成为玉米收获机 械化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不同地区都形成了各自区域特点 的玉米机械化生产服务模式。玉米收获跨区作业范围逐步 扩大,专业合作组织、服务队、作业大户等发展迅速。这种服 务模式的形成与创新,促进了玉米机收市场的空前活跃。 二、玉米收获机械现状分析 品,同时要增加工艺配置,提高生产能力。既要上产量,又要 保质量,只有通过生产全过程控制,才能保证出厂产品的质 量,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适应市场要求。同时有关农机鉴定 部门要做好产品的鉴定和检验工作。根据有关规定和玉米 收获机械新技术发展要求,做好“安全性、适应性、可靠性” 的技术检测以及配套技术条件的制定工作。统一玉米收获 机械的检测标准和技术手段,保证玉米机械产品质量稳定 提高。 2.各级技术推广部门要做好引导、示范和宣传。结合不 同市场需要,选择推广适用的机型,积极开展示范引导,做 目前,我国已有60余家生产企业参与玉米收获机械的 生产开发,共推出4大类60多种型号玉米收获机,各品种、 各类型的产品体系形成,基本能够满足玉米收获的需求,已 经具备了扩大推广应用的条件。 1.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此类机型功能齐全、结构复 杂,作业效率高,可一次完成摘穗、剥皮,果穗收获装车,秸 秆粉碎还田等作业。主要适用于东北、西北、华北等玉米主 产区,特别适合种植规模比较大的地区。目前自走式玉米收 获机主要有3行和4行两种机型。此种机型所面临的主要 问题:一是部分功能部件需要进行技术优化,以保证整机性 能稳定;二是进一步完善提高整机可靠性;三是控制成本, 降低售价。 2.背负式玉米收获机。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是我国开发 较早、品种较多、保有量较大的产品,配套主机范围已覆盖 2 _90万马力功率类型拖拉机。收割行数分为1行、2行、3 行,动力部分可综合利用。该类机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 修方便,适应目前农村经济状况。但其技术参数与主机的匹 配还需进一步优化,提高整机的可靠性。 3.兼用型玉米收获机。这一机型的创新点在于结构上 保持原有小麦收割机的工作部件及功能。更换割台、加装玉 米输送槽和秸秆还田机,实现玉米收获功能。可以完成玉米 好玉米机收示范推广项目。通过技术培训、强化示范宣传, 带动玉米机械化的发展。企业要加大各层次广告宣传,配合 推广部门组织更好区域的现场演示,对用户进行宣传和专 业培训,推动玉米机收市场的发展,保证农民在使用中得到 实惠。 3.推动农机与农艺互动,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协调 发展。当前,农机与农业的结合问题仍然是玉米机械化收获 推进的最大的难题之一。我国玉米种植形式多样、复杂,一 种机型很难满足不同地区的农艺要求,这对玉米机收扩展 推广造成了困难。解决这一难题,应该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 下推动农艺种植的标准化和收获机械的标准相一致。逐步 改变种植模式,以适应作业的要求。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 能使农机与农艺互相促进、互相结合、互相适应,最终形成 农机技术与农艺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形成农机技术与农艺 制度相吻合,保证玉米机收市场协调发展。 4.继续加大购机补贴力度,扩大玉米收获机补贴实施 范围。通过政策引导,拉动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快速发展。实 践证明,通过采取政策引导市场,依靠市场拉动发展的办 法,对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进 步发挥这一政策优势。 (作者单位:157100黑龙江省海林市农机局、157500黑 一龙江省穆棱市农机监理站) 2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