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地方文化开发问题——长阳跳丧舞文化开发的启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地方文化开发问题——长阳跳丧舞文化开发的启示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0年6月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Jun.2010 V01.27 No.6 第27卷第6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祝野下的地方文化开发问题 ——长阳跳丧舞文化开发的启示 张国伟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长阳自古是土家族的聚居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跳丧是当地十分流行的丧俗,是土家在民间保存最完 整、最古朴的一种民间文化。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已与当地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 深远影响。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日臻重要的新形势下,当地部门对跳丧这一地方性文化园地制 宜的开发是十分有意义并具启发性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跳丧;价值;开发启示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加10)643067-03 作者简介:张国伟(1986一),男,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俗学。 跳丧,土家语称“撒尔嗬”,是流传于鄂西清江流 进程中的手段和表现”。萨林斯先生富有哲理的、高度 域的土家丧俗,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 浓缩的语言总结了文化在政治中的作用。为什么民族 式是以跳者应歌而动,脚跟鼓点,鼓跟脚,除一大鼓外, 自治州的州长一定要由本地所占人口比例最多的少数 无其他弦乐伴奏;舞蹈动作丰富多彩,舞姿洒脱自然, 民族来担任,这其实就是民族文化与政治管理的问题。 主要以“曲”、“颤”、“悠”、“靠”、“转”而独具一格,除 在少数民族观念中,只有本族同胞出任自己的领导,从 “跑场子”和“四大步”等基本套路外,多为模仿飞禽、 文化认同上才会接受他的管理,否则,工作的开展将面 走兽、鱼虫、人物的动态,如“凤凰展翅”、“犀牛望月”、 临困难,对于土家族自治区长阳来说亦是如此。所以, “猛虎下山”、“牛擦痒”、“猴子爬岩”、“古树盘根”等。 “本土文化”、“根源文化”和政治是密切相关的。关于 近年来,随着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学界对土 跳丧的经济价值,则显而易见,地方文化本身蕴含着经 家族的丧葬仪典开始给予关注,并涌现出一批诸如彭 济潜质,有了地方文化作支撑,自治区的经济效益自然 英明、张洪伦、段绪光、邓红蕾、段超、柏贵喜、向柏松等 会随着文化的开发逐渐提升。近些年,长阳在地方文 学者及相关著述。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土家丧俗进行了 化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就 研析,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观点,大大丰富了土家 是明证。广西“刘三姐”文化也算做一例。 族的传统文化研究,同时也为当地政府的地方文化开 2.活态艺术和鉴赏价值。一种民族文化无论有 发提供了指标。当地政府在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 形还是无形,其朴实和富有乡土气息的原始之美都是 上,结合本地实际,在地方文化的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 世界公认的。如白族木雕、傣族建筑、藏族银器、维吾 绩。基于此,本文希求通过对长阳成功经验的分析,为 尔族舞蹈等都具美的象征。长阳跳丧,作为乡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同样具有美的元素,是歌、舞、乐浑然一体的艺术。它 一、长阳跳丧的价值和功用 的声腔以男嗓高八度运腔,歌调也具古老性,现仅存于 任何一种文化,要对其开发,首先应清楚其价值所 清江北和长江三峡北岸兴山一带,在其他歌种中已成 在,只有在对它的价值正确评估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开 绝响;其曲体结构与楚辞体式多有相似,从中仍能找到 发,长阳跳丧也在其列。 古代巴楚之地祭神乐歌的影子,价值不斐;舞蹈动作也 1.政治管理和经济开发价值。现在的社会是开 多种多样,如“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 放、需要外来文化融合的社会,而文化的融合必然造成 等模仿动物的舞姿,具有很大研究空间。此外,跳丧歌 某方文化的缺失,所以抓住“本土文化”和“根源文化” 曲中的衬词也同样具有很大艺术价值。跳丧这一民间 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土家跳丧来说尤为重要。“文化 艺术,无论从形式、歌曲、各类舞蹈步伐都是原创性的, 的政治也是一个结构的过程”,“地方上的政治变成了 土家人们将自己生活中的细节和感悟,通过流动的、活 结构转换过程中一个包括文化的世界体系的形成,一 种涵盖了带有差异结构种种特征的关于文化的更大的 收稿日期:0210—04—06 ・67・ 态的跳丧文化表现出来,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其中 所蕴藏的鉴赏和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3.文化的桥梁和传播价值。各民族的文化都不 是完全封闭的,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在相互影响和渗透的过程里,异质文化出现了融合和 借鉴。长阳地处清江流域,交通便利,势必常同外界沟 通,文化互动是定然的。如资丘的鼓乐队“送锣鼓” 时,进得灵堂后会依次绕棺转上一圈,停丧也因此在棺 材大头边留出过道,这已有了附近汉区转丧和“打绕 棺”的味道;另外,汉族儒道文化对长阳跳丧也有一定 影响,如对“孝”、“仁”的重视等,都体现了文化的互 融。地区性的文化互融,对于民族文化发展具有重要 作用。只要认识到了这点,各地文化便可成为交流的 桥梁和载体,继而加强多方合作,增进民族友谊,促进 彼此发展。 4.其他价值。跳丧作为土家族特色文化,保存了 土家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土家人民对生命的肯定。 在长期的流传变异中,它传达着土家人的宇宙观和生 死观,保留了他们渔猎时代和农耕文明的生活场景,积 淀了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遗存,拥有丰富的文化和 学术研究价值。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都 能在这一文化领域中找到自己的研发空间,学术潜力 巨大。此外,当地人在跳丧舞基础上编制了一套新舞 蹈——巴山舞,这套舞在长阳当地广为流传,尤其在城 区,几乎每个人都会跳,每到夜晚,人们常相约至公园 或广场跳舞,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提升了精神空间。 二、长阳跳丧文化的开发及启示 文化产业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在全球化的消 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潜力性产业,被公认为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 产业”,开发价值巨大。长阳地区跳丧文化的产业发 展方向,健全的文化产业开发配套政策及服务措施,对 于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保护,增强跳丧文化开发潜力 都极为重要,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形成的 “长阳模式”得到专家们认可,是地方文化开发中的楷 模,值得我们借鉴。 1.营造跳丧文化生态保护圈。对一种文化进行 开发,首先应明确其分布,以便为其发展营造一个适当 的生态文化圈,在保护之余进行文化开发。跳丧作为 长阳的地方文化,当地人民和政府在2006年国家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颁布之前,便着手在长阳 地区进行了管理和保护。上世纪90年代末,长阳土家 文化名人田玉成在全国率先提出保护民族民间文化 “原生态”的理论,并在资丘创建了中国首家“土家族 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创举,在全国产生了重大 影响。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文联、文化部、国 家民委、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 程。如今,“原生态”一词已在国内频繁使用。正是田 .68・ 玉成的这一举动,使得长阳跳丧文化得到了保护,为开 发打下了基础。2006年国家首批非物质文传遗产名 录颁布之后,长阳资丘又及时挂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 土家族“撒叶儿嗬传习基地”,并聘请了当地资深“撒 叶儿嗬”民间艺人担任辅导老师,常年开展免费培训 活动,经培训后考试合格的学员,资丘民族文化馆正式 颁发“撒叶儿嗬传承艺人”资格证书。同时,资丘各中 小学也都将土家传统跳丧文化纳入了校本课程,开设 “民间文化课程”,现长阳地区的大部分师生都学会了 跳“撒叶儿嗬”等传统民间舞蹈。这些措施,使得跳丧 这一传统民俗上升为当地民众的一种文化健身活动, 成为除了在丧葬中使用外,在各种社会节庆活动都能 表演的舞蹈,为跳丧文化成功造就了一个生态文化保 护圈。 2.应和地方民众心态,调整文化接受方式。跳 丧,虽其仪式和氛围是一种欢快的形式,但毕竟是一种 丧俗文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不愿接触或提及。 在笔者所接触过的土家族人中大都不愿谈及跳丧这一 话题,因为在他们的深层观念里,还是把跳丧看作不吉 利的事。对于这样的文化环境,长阳地区政府采用了 灵活变更的方式,将跳丧舞通过另外一种群众所愿意 接受的方式进行推广和开发,这种方式便是土家巴山 舞。巴山舞起源于素有歌舞之乡的长阳土家族自治 县,是在土家族传统民间歌舞“跳撒叶尔嗬”(跳丧舞) 的基础上创新而来,它在保留了跳丧舞传统的基础上, 以新兴的群众体育健身舞蹈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并 在200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优秀全民健身项目一 等奖”,土家跳丧文化以这一身份重新出现在人们面 前,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当地政府基于此,将跳丧舞 以巴山舞的形式大力推广和开发,组织培训专业的人 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性舞蹈。目前,巴山舞已成 为全县中小学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长阳县城和各乡 镇集镇上,每晚都有成百上千的人自发组织跳巴山舞。 并且,巴山舞也以长阳为跳板,逐渐走向了全国、全世 界,吸引了国内外大批的旅客去长阳参观学习。长阳 政府还常举行各式关于巴山舞的大型活动,顺势拉动 了长阳地区的经济发展。如2006年湖北省十运会上, 长阳巴山舞被列为湖北省运会职工类正式比赛项目, 为长阳跳丧文化发展创造了契机。长阳跳丧接受方式 的调整,是通过将精神性的传统文化赋予物质外壳,成 功地实现当代转化,以新形式发挥旧功能,使其成为现 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建立和完善相关地方法规,确保开发顺利规范 进行。跳丧作为一种文化性产业,对其开发应制定出 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以此来规范跳丧文化的开 发,确保开发合理进行。长阳政府根据国家宪法和有 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于2006年2月制定通过 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该条例中明确提到了对“撒叶儿嗬”(跳丧舞)的保护、 中以“巴山舞之父”覃发池以及长阳民问文化传承群 进行文化开发应遵守的规章制度以及建设传统文化生 体为主线,展现了长阳数十年坚持不懈挖掘、保护和传 态保护区等重要问题,为长阳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承土家族民间舞蹈——撒叶嗬的生动故事,深情讴歌 确立了指标,有利于开发保护的顺利进行。在该条例 了土家族的淳朴民风。这样一部展现土家族跳丧文化 的影响下,长阳一些地方乡镇也纷纷出台了一些符合 的片子在全世界巡回展播,将跳丧文化引向世界,对于 自身实际的规范,如土家文化“三件宝”拥有广泛群众 跳丧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基础的长阳资丘镇,该镇人民政府2006年及时制定了 6.培养合理的人才体系,为开发储备人才。大力 《资丘镇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规定》等,出台了一 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跳丧文化开发的人才,是加快长 系列的保护措施。这些地方性的法规,对于保护和开 阳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长阳跳丧文化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促使文化的开发 的重要依托。建设一支数量足、门类全、能力强、素质 得以规范顺利进行。 高的专业人才队伍是跳丧文化产业开发的必要条件。 4.因地制宜,结合其他地方文化进行旅游开发。 上文已提到,长阳政府已将跳丧舞这一文化纳入校本 长阳位于清江中下游,这里群山尽现,有一条秀丽的 课程,并开设“民间文化课程”,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 清江横穿而过,山水相拥,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为 与学习跳丧文化;并在长阳各地组织培训班,让民众也 长阳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长阳政府因地制 参与到学习跳丧的队伍中来。此外,长阳地区还广纳 宜,结合本地丰富的文化底蕴,开发出了“长阳模式” 贤才,积极组织配合各地的专家学者到该地进行调查, 的旅游文化,促进了该地的经济发展。所谓“长阳模 召开学术讨论会。 式”,即当地部门将土家族廪君神话、南曲、巴山舞、女 长阳土家跳丧舞是极具地方性特色的文化产业, 儿会、撤叶儿嗬(跳丧舞)等地方文化结合开发,形成 当地政府因地制宜,积极出台各项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独具特色的土家族旅游风景,这就比单一的跳丧文化 开发,有效地拉动了当地文化经济发展,也为我国当前 更具吸引力,可更快提升它的影响空间,同时在开发跳 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图下的地方文化开发提供了宝贵经 丧的同时也带动了其它文化的发展。 验,值得借鉴。 5.发挥媒体作用,扩大跳丧影响。文化开发与文 化影响范围总是密切相关,影响范围的大小,往往决定 参考文献: 该文化开发的前景。所以,媒体作为文化对外宣传的 [1]长阳县志[z].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 工具,对于文化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阳的跳 [2]白晓萍.撒叶儿嗬——清江土家跳丧[M].武汉:湖北美术 丧文化开发,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自跳丧被社会重 出版社,2O06. 视以来,长阳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各界在长阳进行地方 [3]田万振.土家族生死观绝唱——撒尔嗬[M].北京:中央民 调查,深入研究,出版了大量的书籍和光盘,如《巴山 族大学出版社,1999. 舞》、《撒叶儿嗬——清江土家跳丧》等,另外如报刊、 [4]肖芒.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A].民族服饰与 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OO4. 电视、网站等媒体,对于跳丧的宣传也都发挥着重要作 [5]桑大鹏.论长阳土家族跳丧舞的文化构成[J].三峡大学学 用。2009年l0月,由县电视台和湖北广播电视总台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经济频道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巴山撒叶嗬》 [6]裴亮.鄂西土家族“跳丧舞”的文化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 在第六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喜获“十大纪录片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 金奖”,并将在世界各国巡回展播。该片以土家族发 [7]侯庆先.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开发中的“类发展困境”之解读 祥地长阳为轴心,并深入利川、巴东、建始、石柱、湘西 [J].柳州师专学报,2008,(5). 等地进行采风拍摄,收集了大量宝贵的影像资料。片 责任编辑:胡栩鸿 On Regional Cultural Exploitation in the View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ZHANG Guo—wei (College of Literature&News,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ites,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Changyang is an historical place with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for Tujia’s habitation.Funeral dance,as a popular funeral custom in local place,is one of the most completed and original preserved folk culture.The disitnctive culture is closely connected wiht local people’s lfie as well as inflects it.With the protection of ni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nowadays,local authority protects funeral dance appears inspiring and meaningful。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la heritage;funeral dance;value;revelation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