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推进内蒙古家庭农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鄂尔多斯市鄂托

推进内蒙古家庭农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鄂尔多斯市鄂托

来源:爱go旅游网
推进内蒙古家庭农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为例

作者:陆斌,布拉格,斯庆毕力格

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19年第8期

陆 斌1,布拉格2,斯庆毕力格2

(1.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2.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农牧业局经管站,内蒙古 敖勒召其 016200)

[摘 要] 近年来,家庭农牧场是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一种主流趋势,家庭农牧场的迅速发展,将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将为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减少,不断发展的家庭农牧场日益受到广大农牧民的青睐。通过对鄂托克前旗家庭农牧场的实地调研,现就对该旗家庭农牧场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便进一步的完善和促进家庭农牧场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家庭农牧场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家庭农牧场;鄂托克前旗;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708(2019)08-012-03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为了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牧场”这一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鄂尔多斯市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制定了《鄂尔多斯市家庭农牧场认定办法》鄂托克前旗积极响应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各级领导部门的号召,并积极推进家庭农牧场这一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1 鄂托克前旗家庭农牧场的基本情况

鄂托克前旗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全旗辖4个镇,68个嘎查村,总人口7.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为4.25万人。土地资源主要由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梁地两大地貌构成,总面积1.218万平方公里,现有家庭农场59家,耕地面积9378亩,农作物以玉米,土豆,粮油等为主,其中种植作物以粮油居多;家庭牧场

125家,以沙区经营的草场面积5.59万亩,水地5170亩,以梁地经营的草场面积27.53万亩,水地1.23万亩;牲畜方面,平均日常存栏量492只,平均饲养量684只。

家庭农牧场建设以来,培训农牧民653余人,辐射带动农牧户5926户,家庭农场总收入

310.5万元;家庭牧场总收入827.5万元。围绕农牧场禀赋的要素条件,组织培训了设施农业、土壤肥料、玉米高产高销栽培等技术,并进行全面推广;牧业方面,采用肉牛、肉羊的养殖与防御等技术,进行品种选择的指导,改良技术的推进,优化了畜牧生产。

2 家庭农牧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农牧民的改革意识较薄弱

全旗4.25万农牧业人口中,受教育水平低下的占大多数,对新型技术的接受能力比较薄弱;其次,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管理模式上靠以往的经验管理方式为主,导致家庭农牧场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最后,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多数农牧民受到自身利益为重的约束理念,本着小富即安的小农心态导致家庭农牧场的发展步伐缓慢。

2.2 人才、技术方面相对比较落后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要素流动的重新配置、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等来推动经济增长,而且没有技术的进步,劳动的边际收益将会呈现递减趋势。纵观全旗家庭农牧场在发展中所体现出的差异性,造成差异性的主要源头是技术和人才禀赋的条件各不相一;其次,面对自然资源呈现出不断减退的趋势,尤其是水资源的减少,不得不引进先进技术和相关人才来改善。

2.3 农牧场规模的发展受到约束

由于家庭农牧场的建造投入资金量大,后期经营的成本高;养殖业、种植业的效益收期较长等一些特征,致使家庭农牧场在量的提升上缺乏资金;其次,由于过去独立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没有从根源上解决我国农业落后的问题,反而造成环境恶化、耕地减少等一些现象,导致家庭农牧场的发展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

3 推进鄂托克前旗家庭农牧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3.1 提升农牧民的思想意识,根除农牧民的畏惧心理

“伟大的思想能变成巨大的财富,”思想有时是行动的牵引者。针对农牧民改革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各级部门应加强对农牧民思想教育的培训,各级领导应该多与基层互动,了解农牧民的“症结”,地方政府尽可能的加大扶持力度,从根源上打消农牧民对于改革存有的担忧。在管理方面,首先可以引入发达地区科学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积极发挥各级联动作用;其次,当地可以定期举办洽谈会或者出外学习,加强交流,互补不足,借鉴好的经验成果。

3.2 引进专业人才与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关技术

人才和技术是一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源泉。家庭农牧场的发展一直受到人才、技术的制约。因此要解决人才、技术落后的问题,政府应在引进人才、技术方面进行实际性的引导和扶持,例如出台一些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购进技术的优惠政策等;其次,各相关部门针对家庭农牧场的工作人员可以定期举办培训班展开培训,为自己培养一批切实可用的人才队伍;最后,当地部门可以与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引入专家或教授进行实质性的技术指导工作,以此解决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

3.3 增强内在活力,加强信息流通

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制约,家庭农牧场的发展比较单一,还没有彻底的走上多元化、充满活力的道路上来。基于这些问题,管理者首先应切身实际,要认识到规模的发展不单单只是在量的扩张上,也应注重质的提升,为品牌的打造夯实基础;其次,在家庭农牧场的可持续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内在活力,采取多种措施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同时采取“外向带动”的战略,吸引投资商进行投资,以此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最后,各经营、管理者发展的眼光不只是要放在经济上,更重要的要着眼于环境保护,不能因一时之利竭泽而渔,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家庭农牧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完善和促进鄂托克前旗家庭农牧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1 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增高

根据调查,鄂托克前旗从家庭农牧场建设以来,辐射带动农牧户5926户,一些新型技术的应用所带来效益的提升使更多农牧民所接受;其次,农牧民的集体意识增强,部分思想先进的农牧民改革的意识也上升到了宏观层面,不仅促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且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2 降低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节约资源

过去,我国农牧业的发展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农经济为主,其分散经营显现出抗风险能力弱且投入成本高的现象,尤为显著的是,由于自然条件的不断恶化,种植业受到自然灾害的现象频现。与之前相比,家庭农牧场的发展节约了分散经营的投入成本,优化了生产要素的组合,促使更多的农牧民加入到集体经济的发展中。因此,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还可以有效合理的利用资源。

4.3 为全旗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根基(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面对近年来出现的土地沙漠化、水资源匮乏的环境问题,该旗坚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59家农场全部采用节水灌溉的种植方式,125家牧场全部投入使用生活环境设施设备。家庭农牧场的经营模式,成为改善全旗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农牧场的经营方式,为全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5 结论与展望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当下,也要着眼于未来,家庭农牧场的发展已经成为该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农牧民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家庭农牧场可持续发展的路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多方的支持与经营主体的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基于该旗家庭农牧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几点对策建议,以此希望推进全旗、区、乃至我国家庭农牧场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永存内在活力。

——————

参考文献:

[1]白敏.鄂尔多斯市牧区家庭牧场生产效率比较研究[D].2017,6.

[2]刘银喜,任梅.《中国牧区全面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12.

[3]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4]马春花.化隆县家庭农牧场发展及制约因素分析.[J].2018,6.

[5]姚梅.法国奶业家庭牧场的传承与发展及调研后的思考—法国贝克顿家庭牧场案例调研报告[J].2018,03:25.

[6]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研究所.中国县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