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年 级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绥(suí)靖 褶(zhě)皱 B.翩(piān)然 寒噤(jìn) C.提(dī)防 蹒(pán)跚 D.诘(jiã)问 藩(fān)篱
差(cāi)使 天衣无缝(fâng) 伧(cāng)俗 惟妙惟肖(xiāo)
) 奄 y ǎ n 疟(yào)子 气息奄( 荒谬(miù) 重峦(lán)叠嶂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锐不可当 烦躁 鞠躬尽瘁 愧怍 物竟天择 B.无动于衷 殷红 日薄西山 渴幕 销声匿迹 C.张皇失措 取缔 坚壁清野 追溯 长途跋涉 D.穷困潦倒 箱箧 亭台轩谢 绮丽 转弯抹角 3.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B.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指农历十五日)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通“举”,推举) .D.孔子云:何陋之有(没有实际意义)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他发现自己买的是件“水货”衬衣,很是生气,于是就叫出租车回去了。 C.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B.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C.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D.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我们已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回忆性散文。
B.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C.王羲之,东晋人。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汉语中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个小类。“已经、再三、不、很”都是副词。
7.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8分)
⑴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⑵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⑶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⑷货恶其弃于地也, 。(《大道之行也》)
⑸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⑹《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表明作者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的诗句是: , 。
⑻汉乐府《长歌行》中点明主题,提醒人们及时努力、珍惜少年时代的诗句是: , 。
8.为了解两年来语文学习的情况,八年级(1)班的语文老师依据语文学习目标要求,对全班50人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如下。请你对表中信息进行探究后写出结论并据此提出学语文的建议。(6分)
调查 数据 项目 内容 调查 兴趣程度 喜欢 40 5 6 4 无所谓 9 10 15 16 不喜欢 1 35 29 30 享受 40 5 6 4 过程感受 淡然 10 10 15 16 负担 0 35 29 30 名著阅读 日记写作 口语交际 书法训练 ⑴探究调查表后的结论: ⑵探究调查表后的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9—13题。
父爱的速度 安 宁
①那一年我读高二,正是需要用功苦读的时候,却因为成绩的飞快下滑和老师的忽视而自暴自弃。
②无意中参与了一场巷战,并不知道打架的目的是什么,只知道发泄似的冲上去乱打,打到别人都跑走了,我站在一个被打昏过去的男生面前,竟挪不动腿,被路过的一个老师当场捉住,扭送到校长室去。而校长,只瞥了一眼我那劣迹斑斑的违规记录,便摆摆手说,你....回家去吧,以后,也不必再来了。
③我就这样神思恍惚地收拾了书包,被老师遣送回家。走到门口的时候,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满头大汗地劈柴,我才突然想要逃掉,却被父亲抬头叫住了。我茫茫然地将一张勒令退学的通知递给他。他看了许久,才叹口气,说,你在家先学习,晚上跟我去校长家坐一坐。 ... ④平生从来没有求过人的父亲,将给我攒好的下学期的所有费用,都提前支取出来,换成酒和茶叶,而后趁了夜色,带我去校长家。这也是父亲第一次给人送礼吧,他明显有些紧张。在一次车祸里被撞瘸的右腿,走起路来愈加艰难。[A]在昏暗的楼道里,往上爬的时候,我跟在父亲的身后,看他虚胖的背影,在栏杆上一一划过。偶尔我轻咳一声,会惊得他微微一怔,随即小心翼翼地四下张望一番,确定没有人看到,这才继续溜着墙根前行。 ⑤终于敲开校长家门的时候,父亲已是一头大汗。校长开门看到神情谦卑的父亲,先是
一愣,随即瞥见低头缩在后面的我,这才明白过来。勉强让我们进去后,校长并没有因为父亲在,便多么的客气,他只是几句话,便将我重新回校的希望捻灭了。但父亲却一直微笑着听,点头附和着校长的每一句话,又几近低声下气地反复说,求校长宽容一下,给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一旁的我,在缭绕的烟雾里听着,突然很想冲出去,再不回头。 ⑥但我还是跟父亲捱到了最后一分钟,起身要走的时候,校长很坚决地让父亲把东西拿回去。父亲却在他转身去提东西的那一瞬间,拉起我,冲出门去。而校长也动作迅速地紧跟出来。[B]黑漆漆的楼道里,父亲如一只矫健的小兽,箭一般地,将那些阻挡他的荆棘藤蔓,统统地撞开去。而他那条微瘸的右腿,那一刻也像是被注入了一股非凡的力量,突然间无可匹敌。
⑦将校长甩得无影无踪之后,父亲终于停住了脚步,扶着我的胳膊,弯腰大口大口地喘气。片刻后,他抬起头来,无比自信又无比得意地笑道:只要留下了东西,你回校读书的事,肯定就有希望了。而我,却是在他的这句话里,转过身去,无声地哭了。
⑧果真像父亲说的,几天后,我便接到了回校读书的通知。
⑨父亲送我回校的时候,并没有像母亲一样喋喋不休地一路唠叨。而我,也没有向父亲保证什么。但此后的我,却是在心里,将那个晚上父亲奔跑的姿势牢牢地记下,且以同样神奇的速度,紧咬着牙,一直跑到了高考结束。
⑩我的录取通知书,是校长帮我取的。同时交给我的,还有一年前父亲送给他的酒和茶叶。校长捶我一拳,说:你小子记住了,你能有今天,不是因为我给了你机会,而是你父亲,拖着残疾的右腿,拼命跑出来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父亲,有那样让人叹服的速度„„ 9.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⑴劣迹斑斑: ⑵坐一坐: 10.本文故事情节详略得当。请具体说说父亲带“我”去向校长求情这一情节作者为什么写得特别详细。(4分)
11.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具体分析一下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2.你怎样理解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13.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你从文中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4分)
我选( )处。
赏析: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4—17题。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宗白华
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14.在作者看来,中国园林建筑除了应该遵循 、 、 的思想外,尤其应该满足 的要求。(2分)
15.阅读第③段,请用简短的话说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主要具备那两种功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本文所提供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
小小的园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三)阅读下列一首诗,完成18—19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8.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
了一样,突出了泰山 的形象。(2分)
19.千百年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直被人们传诵,今天也能让人产生共鸣。请
说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列短文,完成20—22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⑴自三峡七百里中( ) ⑵沿溯阻绝( ) ..⑶或王命急宣( ) ⑷清荣峻茂(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译文: 22.美丽的山峡,雄伟的山峡工程,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用简洁生动的语
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山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列短文,完成23—24题。
景公饮酒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
①②
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于是公遂废酒。
[注释]①臣为制:即‚制于臣‛,受臣子控制。②爱:吝惜,舍不得。 23.下列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七日七夜不止(停止) B.则臣为制也(被) ..C.又爱其死(喜爱) D.令章遇桀、纣者(假使) ..24.你喜欢景公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5.请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中心明
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50分)
鄂州市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2.C 3.B 4.A 5.D 6.B
7.⑴长河落日圆 ⑵便引诗情到碧霄 ⑶尚思为国戍轮台 ⑷不必藏于己 ⑸水中藻、荇交横 ⑹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⑺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⑻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8.⑴阅读的兴趣高于写作的兴趣;动口的兴趣高于动笔的兴趣;学习兴趣的程度决定着学习过程的感受。(意思相近即可) ⑵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语言的实践。建议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勤动口,勤动笔。建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最大动力。(意思相近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一)9.(1)形容做了许多违反校纪校规的恶劣事情。(2)指去校长家说情、送礼。
10.(1)因为有了父亲帮“我”说情,“我”才得以返回学校读书;(2)能够表现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3)是儿子以后再也不违纪、刻苦上进的动力源泉。(言之成理即可)
11.“我”因打架被学校勒令退学,他没有责怪“我”,而是主动替“我”想办法,说明父亲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为了“我”能复学,他卑躬屈膝、战战兢兢地找校长送礼、说情,说明他是一个饱含爱子之心的父亲;将礼品放在校长家,带着“我”迅速跑离,说明他明白事理、机敏能干。(言之成理即可)
12.父亲快速奔跑的姿势给了“我”无穷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我”刻苦上进,顺利地通过高考。(意思相近即可)
13.赏析示例:A句:运用细节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父亲带“我”去送礼、说情时战战兢兢、做贼一般的心理状态,表现了崇高的父爱,描写细腻传神,极具感染力。B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再现了父亲带“我”“逃离”校长家时的狼狈情景,突出了父亲奔跑速度之快。(意思相近即可)
(二)14.可行 可游 可居 可望
15.一是透气功能;二是审美功能。(摘抄文中原句作答亦可) 16.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答“过渡作用”亦可)
17.因为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既“可居”,又“可望”,符合园林艺术的特点,所以,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意近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
(三)18.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
19.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四)20.⑴在 ⑵逆流而上 ⑶有时 ⑷指树木茂盛 2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这样快。
22.示例: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山峡观光。七百里山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山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山峡大坝,感受磅礡气势。多情的山峡风光,热情的山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五)23.C
24.喜欢。因为他是一个较开明的君主,臣子以死相劝,他舍不得杀;晏子跟他讲道理,他还能听得进。
四、写作
25.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