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园地有五项训练内容,“识字加油站”是从识字中,了解家人的称呼。“我的发现”知道“日”字旁的字是和时间有关的,“女”字旁的字都和女性有关。“字词句运用”一是归类复习汉字基本笔画名称。二是练习看图写句子。“日积月累”要求学生记住这些8个字的成语,并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和大人一起读”了解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 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
3.正确书写“了、才、长、山、儿、四、我、心”这八个字,掌握生字书写的笔顺规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理解并积累八字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5.在师生共读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掌握表示称呼的词语,认识相同偏旁的字,写好字形相近的字。 四、教学难点
练习看图写词说句子,积累名言谚语,能够读懂短文。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今天孙悟空邀请大家到他的花果山一游。你们想
不想去?但是孙悟空设置了“两关”,需要同学们闯过关才能去游玩,你们有信心通关吗?
(设计意图: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二、分层闯关,巧学夯知 1.识字加油站。
(1)过渡:勇敢机智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预设1:同学们介绍得很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与生字宝宝交朋友。 预设2:逐个出示生字,强调轻声的读法:点名拼读,全班拼读,点名组词。
(2)尝试认读。
教师过渡: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我们一起来看看孙悟空都有哪些家庭成员。
预设1: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
预设2:认准准确,请全班同学像他一样齐读。 预设3:大家跟老师一起拍手读。 (3)分类游戏
教师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大声,拍手也非常的整齐。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分类的小游戏,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帮孙悟空把这些家庭成员正确的分类。
教师过渡: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家庭成员哪些是男的,哪些是女的?谁来说一说?
教师过渡:接下来老师请男生读男的家庭成员,女生读女的家庭成员,男生先来,一二齐!
教师过渡:同学们看,家庭成员又被老师分成了两个类别,长辈都有谁,第一第二组来读一读。
预设:解释长辈意思。
教师过渡:同辈都有谁,第三第四组来读一读。 预设:解释同辈意思。 (4)拓展练习
过渡: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把孙悟空的家庭成员都了解清楚啦。刚才孙悟空偷偷告诉老师一个小秘密,他的爸爸是医生。同学们能不能也说一说,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家里其他人都是干什么的?
预设1:我爸爸是工程师,在北京上班。 预设2:我妈妈是护士。 2.我的发现
过渡:恭喜聪明的同学们闯过第一关!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 (1)复习字词
教师过渡:同学们还记不记得这些字?一起来读一读。 (2)教师引导: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一行字的偏旁都是什么? 预设:第一行字都是都草字头,跟植物有关。
过渡:第二行字的偏旁都是什么?都和什么有关?接下来我们还要学习两组类似的词语,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过渡:现在请小老师带领拼读,全班跟读;
教师引导:A.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些字的偏旁都是日字旁。 预设:将生字卡片贴到白板,点名让学生组词,教师写在卡片下面。 教师过渡:现在同学们看一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 预设:时间。
小结:那么我们就知道了,大部分日字旁的字都和时间有关。 教师引导:B.再看看这些字的偏旁都是? 预设:女字旁。
教师过渡:那么“奶奶、妈妈、姐姐、妹妹”这些词是和男的有关还是和女的有关?
预设:女的。没错,那么我就知道了大部分女字旁的字都和女的有关。 (3)拓展练习
教师过渡:现在请同学们开动小脑筋,想一想,日字旁的字还有哪些? 预设:点名回答,学生说,教师在板书在黑板板书。 教师过渡:女字旁的字还有哪些? 预设:板书完后让学生对照写在课本上。 (设计意图:认读词语,识记生字,积累语言。) 三、字词句运用 1.比一比,写一写。
(1)激趣促写:孙悟空的本领特别大,唯独书写规则是他的弱项。他把这个难题抛给你们了,你们有信心攻克这一关吗?
(2)火眼金睛:
教师过渡: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了”字第二笔是弯钩,“了”字第二笔是竖钩,
预设2:“长”字注意书写的笔顺,第二笔是竖提,“山”字第二笔是竖折。
预设3:“儿”第二笔是竖弯钩,“四”字第四笔是竖弯。
预设4:“我”字第五笔是斜钩,“山”字第二笔是竖折。“心”字三点要写得均匀,第二笔是卧钩。
(3)尝试书写。 (4)展评反馈。
2.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这么聪明可爱,书写得这样认真,孙悟空想给大家增加点难度,大家有信心完成吗?
教师过渡:现在请学生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在图画中看到了什么? 教师过渡:说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1:看到了牛羊。 预设2:看到了蓝天、白云。 预设3:看到了小朋友在玩耍。
(2)教师过渡:哪位同学可以试试结合图片和词语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学习同偏旁的字,弄清形旁表义的规律。积累不同的偏旁。)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是太棒啦,顺利闯关,可以一起跟孙悟空到花果山游玩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 教师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轻松地闯关,孙悟空可高兴了!他想送给你们几条成语。只有会读会背的同学才能拥有它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预设: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
3.教师过渡:相信同学们已经读的十分准确了,谁来读一读。
4.教师讲解成语的意思。
教师过渡:现在同学们都能把成语都准确,那你们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吗?
预设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后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预设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预设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预设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5. 小组赛读。
教师过渡:我们在来小组内比赛读成语。 6. 带着理解齐读成语,背诵成语。
教师过渡:理解成语的意思后,便于我们背诵。现在和孙悟空比一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下来。
7. 交流搜集的八字成语。
教师过渡:你们谁还知道其他的八字成语,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闯关游戏”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特别是接受神通广大的“美猴王”的挑战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高,学得轻松。)
二、和大人一起读
1. 教师过渡:瞧!孙悟空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呢!我们也去听听吧!(教师朗读故事)
2.教师过渡:现在请你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做上标记。
3.教师过渡:同桌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4.教师指导细读。 (1)第1自然段。
教师过渡1:请学生读第1自然段。
教师过渡2:圈画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教师过渡3:请男女生赛读。
教师提问:交流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 (2)第2自然段。
教师过渡:喜欢这个自然段的学生一起读。 预设:指导感情朗读。 (3)第3、4自然段。
教师过渡:哪位同学想读一读第3自然段。 教师过渡:请全班同学一起读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
教师过渡:自己读,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边读边画出。 提出要求:小组讨论你找到的答案。
教师过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们捞月亮的过程。 (5)第6、7自然段。
教师过渡:结果怎么样呢?齐读后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对于这样一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教师更要指导学生细读品味,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5. 观看动画,尝试表演。
教师过渡:我们来看看视频里的小猴子捞月亮。 6.熟读课文,小组内尝试表演。
教师过渡:看完视频后小组内尝试分角色演一演。
(设计意图:“表演”是一种内化感知的过程,同样也是激发学生阅读的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与鼓励,让他们敢于表演、乐于表演,这样才能将读书落到实处。)
7.说话训练,拓展思维 。
交流: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没捞到月亮。 思考: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办?
讨论:小朋友们,猴子们从树上跳下来,坐在地上累得气喘吁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力猜一猜。
汇报:续说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话训练中明晰道理,在续编故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三、布置作业,分享收获
小朋友们,相信这次“花果山之旅”你一定收获多多吧!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最喜欢的人听吧!
(设计意图:孩子都喜欢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知识也不例外。孩子会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发兴趣。)
四、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表示亲人称谓的叠词:后一个字读轻声 日字旁和时间有关 女字旁和女性有关
弯钩、竖提 竖钩、竖折 竖弯钩、竖弯 斜钩、卧钩
从上到下,从远及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