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唐代茶叶经济发展探究

唐代茶叶经济发展探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12卷第1期 安顺学院学报 VoI.12 NO.1 2010年2月 lOURNAL OF ANSHUN UNIVERSITY Feb.2010 唐代茶叶经济发展探究 王艳玲 (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河南 许昌461000) 摘要: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盛世,也是茶叶经济的兴盛时代。对于茶叶经济的发展,唐 代根据自己的国情,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各种社会主体参 与茶叶生产的积极性,不断完善经济调控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 展。但高额的茶税加重了茶农和茶商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茶叶 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唐代;茶叶经济;茶农;茶税;茶商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507(2010 J 01—0031—03 最初,茶叶只是作为一般的物质,供人们药用和饮用, 贱盅半七文。,,[1]H站其自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当时的国都 还不具有商品的性质,如《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 长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饮茶》在统 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又《晏子春 治者的影响和推动下.饮茶之风在平民百姓中也得以兴盛, 秋》记载:“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茶而 “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得食犹得,不可一日无茶 已”。此且不论饮茶始于何时,但此时茶叶只是作为药用和 也。,,C43 ”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 饮用是无疑的,直至后来茶叶的经济价值及其文化内涵逐 《旧唐书》巷J 《李钰传》所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 渐被世人所认识,其才作为商品走入市场。成为个人发家 人所资远近同俗。即祛竭乏,难舍斯须,田闯之间,嗜好 致富、地方政府及国家创造财富的经济手段。 尤切。”故唐代禁酒令的实施,促使以茶代酒。刺激了民间 群体的茶叶消费,促进了饮茶习俗的兴盛和发展,从而促 唐代是茶叶经济兴盛和发展的时代,由于社会稳定, 进了茶叶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相对安定,人口也随之大增,自贞观 初年(公元627年)至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的一 唐代茶叶经济的发展,与茶税也有很大关系。唐代是 百多年间,由三百万户增加到八百四十一万余户。[】] 人口 一个竞争而开放性的社会组织,这从唐朝的财政税收政策 大幅度增长,所需粮食自然也随之增多,同时加上饮酒人 带有扩张性可以看到。国家为增加财政收入,整理财政, 数的增多,用于酿酒的粮食数量也随着增多。大量酿酒造 寻觅新税源,新增若干税捐,茶税就是唐代财政的新型收 成粮食短缺,影响到国计民生,因此,为节约粮食开支, 入。由于茶叶生产的巨大经济利润。茶叶成为税收的主要 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 对象。在唐代中期以前,种茶、买卖茶叶,不征收赋税, 调控。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肃宗发布“禁酒令”。同 安史之乱后,唐政府面临着沉重的财政负担和政治危机, 时,为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政府再次恢复了酒税政策。 为解决军费问题,唐政府采取的办法之一就是征收茶税, 代宗二年下旨:“定天下酤户以月收税”,[2] “规定各州酿酒 充当国用。《旧唐书》卷l2《德宗纪》日:“赞乃于诸道津 户的数量,要求酿酒户每月上税。除酿酒户外,禁止其他 要置吏税商货,每贯税二十文,竹木茶漆皆什一税一,以 任何人酿酒。由于税酒政策的实施,酒的价格上涨,而茶 充常平之本。”当时征税是政府的权宜之计,至兴元元年 叶价廉,对身体又有保健作用,如《敦煌写本<茶酒论>》 (公元784年)下令停征。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正月税 中所说:“渴来一盏,能生养命……茶贱三文五碗。酒 茶法规固定下来,“凡州县产茶及茶山外要路,皆估其值, 收稿日期:2009—1O一22 作者简介:王艳玲(1976 ̄),女。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 31 ・ 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什税一,”[ ] 《食货志》自此茶税正式建立。自793年, 每年得茶税4o万贯,茶税税率为1o%,成为国家财政重要 支柱 经顺宗以致宪宗时期一直沿袭了这种税收方式。后 来唐政府因“两镇用兵,帑藏空虚”,又提高了茶税税率,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政府采用盐铁使王播提 议,“乃增天下茶税,率百钱增五十。江淮、浙东西、岭 南、福建、荆襄茶自领之;两川以户部领之”。[ ] “《食货 志》将税提高为15%,不计茶产量提高所得的税增值,则 3O年后,唐代每年茶税所得至少为6O万贯。开成元年(公 元836年),中书侍郎李石执掌茶法,“以茶税皆归盐铁, 复贞元之制”即“十税一”。[。]格5 《食货志》“至年终所收, 以溢额五千六百六十九贯,比类盐铁场院正额元数加数倍 以上”。【4]P5 。很明显,唐代税收数字从前到后逐渐扩充、增 大,茶税的巨额利润已成为唐朝财政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唐代茶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唐政府的经济调 控政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整个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除 民间茶叶消费群体外,佛僧作为唐代社会的一个特殊消费 群体,其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唐代饮茶习俗的兴盛和发 展,进而促进了茶叶经济的发展 唐代十分重视佛教的发 展,尤其是唐代禅宗的兴盛,佛教寺院的禅僧饮茶、嗜茶 成风。据《封氏闻见录》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 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起自邹、 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 道俗,投钱取饮。”Is3舢《饮茶》有的僧人嗜茶更甚。据 《旧唐书・宣宗本纪》记载:“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东 都进一僧,年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而至此’ 僧对日: ‘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惟唯嗜茶、凡履处唯茶是求,或遇 百碗不以为厌”’。唐代佛寺还常兴办茶会,茶会上佛僧谈 经论道,把饮茶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所谓 “茶禅一体”,“茶佛一味”。可见,饮茶已成为佛僧日常生 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大量的茶叶消费群体外,还有从事茶叶生产和贸易 的的茶农、茶商,他们是唐代茶叶经济的发展的根本保障 和积极推动者,是推动茶叶经济发展的主体。唐代一向以 农业立国,安史之乱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南 方茶叶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茶叶生产取代了粮食生产,成 为当地的主要产业,出现了很多专业化的产茶区域。据陆 羽《茶经》不完全统计,唐代中期。已有8个道,43个州 生产茶叶,这些产茶区涉及的省份多、面积广,主要遍及 江南一带。茶的大面积种植,使得南方产茶区的许多空闲 土地得以开发利用,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解决了农村 大批闲置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出现了以茶为业的茶农。据 《册府元龟》记载,文宗太和时,“江淮人什二、三以茶为 业。”【5]§ 。《邦计部・重敛》武宗时,“江南百姓营生,多 以种茶为业。”[ ] “《邦计部・山泽二》歙州祁门(今安徽 祁门县)“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 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比。”[ ]郫 据张途《祁门 ・ 32 ・ 县新修阊门溪记》所言,四川泸州一带,“郡连戎焚,地接 巴黔,作业多仰于茗茶,务本不同于莠麦 ”[叼女 ”李商隐 《为京兆公乞留泸州刺史洗宗礼状》茶农参与茶叶种植,很 多农民的生存问题得以解决,并从中获利,如《书何易于》 中所说: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 ]§”。孙樵 《书何易于》在茶农的辛苦劳作下,唐代完成了由粮食生产 向茶叶生产的农业结构的转型,改变了几千年来形成的传 统经济模式,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 大大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农业经济在此基础上得以顺 利发展。 同样作为社会的主体,茶商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对唐代 茶叶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由于唐代的大发展,国家 控制地域的增大,使商人能在更为广大的地域内顺利地进 行茶叶贸易。歙州司马张途描述了开元年间茶商们忙于茶 叶交易活动的景象:“每岁二、三月,赉银缗缯素求市,将 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虽然其欲广市多载,不果遂也。 或乘负,或肩荷,或小辙,而陆也如此。纵有多市,将泛 大川,必先以轻舟寡载,就其巨艘。”[。] 。 据张途《祁门县 新修阊门溪记》所述,随着茶叶生产规模的扩大,茶商频 繁地活跃于茶叶的交易,每当茶收之际,贾客们齐集江淮, “皆将锦绣缯缬、金钗、银钗,人山交易。,,L6]射 《上李太 尉论江贼书》说:“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 积,色类甚多”o E33 ̄6《饮茶》茶叶经茶商之手贩运到全国 各地,唐代的茶叶经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与此同时。茶 商经营茶叶的行为也推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改变了城市 经济面貌,如前所述,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 市多开店铺,卖茶营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为城市的经济面貌增添了色彩,由此也促进了民间地方茶 店的开展。但与唐代开放式的文化相反,唐代封闭式的里 坊布局,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唐代茶叶经济的发展。由于 唐代长安、洛阳等城市的里坊式布局,使得唐代茶馆未能 得到完全独立,处于封闭阶段,但也初具规模,为两宋开 放式茶馆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毋庸置疑,在茶叶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唐代茶业经 济发展的主体,茶农、茶商在从事茶叶生产和销售中。其 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生活有了很大保障,但也付出了艰辛 的代价。随着茶叶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中唐以来,不仅开 始征收茶税,南方不少生产名茶的地方也有了贡茶之累。 据《嘉泰吴兴志》卷20《土贡》记载。代宗大历五年(公 元770年),“始于顾渚置茶贡院”。湖州(今吴兴)自“贞 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渚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余人,累月 方毕”,E j卷 《江南道》可见,贡茶规模之大和役民之多。 对茶农而言,采茶是很艰辛的劳动,如袁高《茶山诗》中 言:“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氓辍耕农耒,采掇实苦 辛。一夫且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人荒榛。 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 春”。E83 ̄314袁高《茶山诗》贡茶制的实行。给茶农带来了沉 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民伤财。 安顺学院学报同样,茶农、茶商也遭受了茶税之苦。由于茶税高, 人们生活愈加不易,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唐中期以后, 2010年第1期 茶法破坏殆尽。茶农种植茶叶,受贡茶之累,茶商受茶税 之苦,最终受益者还是官商和政府,茶农、茶商的生产和 经营始终受制于唐代政府的行政干预。随着唐王朝的日趋 腐朽.税率愈高,人们生活愈加不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 了唐代茶叶经济发展。 总的来讲,唐代重视茶叶生产,一方面固然旨在增进 由于茶利颇丰。各级政府要员由此产生的纷争不断,为此, 唐朝中央政府在茶叶产地设置了专门机构,来管理茶叶的 生产和销售。大和元年(公元827年),户部侍郎崔元略与 四川节度使商量,奏请税茶事,使司自勾当。每年出钱四 万贯送省。[。] 《食货志》唐文宗时.王涯为相,为尽收 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借此充实社 会之新内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与政府的积极 参与支持,政府既要在社会上和教育上具备影响民众的能 茶叶之利,大改茶法.自兼榷茶史,推行茶叶专营买卖的 榷茶政策。大和九年(公元835年),王涯上表请求“使茶 山之人,移树官场,旧有贮积,皆使焚弃”。[9J卷”《食货 力,又要有触及群众心理与社会习惯的影响力,这样才能 志》其恶劣行径,激起茶农愤怒。唐后期,茶农因遭受不 做到从下而上的效仿。因为商业上的财富,着重流通,需 堪负荷的剥削,被迫砍伐茶树,毁坏茶园。那些茶商们 要社会主体的参与,无论是皇室、贵族官僚、佛教僧侣, “计鬻茶之资,不能当所榷之多”。[5]卷 《重敛》一时天下 还是普通的民众,都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唐代经济的发展 大怨,王涯的榷茶法没有通行。 离不开整个社会主体的参与。茶叶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 武宗时,不但唐朝政府对茶叶统一征收赋税,而且州 唐代茶叶经济的发展,不但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人,促进 县也巧立名目,设立关卡,对茶商茶户亦横征暴敛,敲诈 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 勒索。“是时茶商所过州县有重税,或掠夺舟车,露积雨 作用,但其发展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弊端也是值得重视和 中,诸道置邸以收税,请之‘拓地钱’o-[2] ̄S4《食货志》由 思考的一个问题。 于不断遭受商税、塌地钱和榷税之苦,茶商无法进行正常 的商贸活动,为逃脱层层盘剥,他们群起反抗.“兴贩私 参考文献: 茶,群党颇众,场铺人吏.皆与连通”,然“法虽严,终难 [1]昊觉农・茶经述评[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行”。[ ]私“《邦计部・山泽门》私贩活动的兴起,严重影响 [2]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了唐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此,政府不断改变茶税法,以调 [3]封演・封氏闻见记[M].北京t中华书局,2005. 和社会矛盾。宣宗大中(公元847~860年)年间,盐铁转 [4]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运使裴休“立税茶十二条”,[9嘴” 《裴休传》严密反走私茶 [5]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叶的措施,大力强化茶法.禁止各州层层设卡,保障了合 [6]董浩・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法茶商的利益,使“商旅既安,课利自厚”。“天下税茶增 [8]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倍贞元。”[。] 《食货志》虽然如此,茶农、茶商的利益并 [9]沈煦・旧唐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社会矛盾仍在激化。唐末大乱中, Research on the Tea Economy Development of Tang Dynasty Wanq YanIin q.(School of History and Tourism Xuchang Uni, versity,Xuchang 461000,Henan,China) Abstract:Tang Dynasty is a prosperious period in ancient society and also a flourishing era of tea econ- omy.A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 economy,the Tang Dynasty according to its own social stiuation,adhe- ring to the guiding thoughts of combination of government--led and market regulation,fully mobilize the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for tea production of various social subjects,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policies of economy control,and speed up the restructuration of industries which promots the development to the na— tional economy.However,high tea taxes aggravate the burden of the tea farmers and tea merchants,ari— sing social conflicts,and to some extent,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ea economy. Key words:Tang Dynasty;tea economy;tea farmer;tea tax;tea merchant (责任编辑:颜建华) ・ 3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