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 数控专业 70学时2学分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数控及其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毕业设计及工作中从事工程设计及科研打下初步基础。 二.课程简述 1.课程目标:
本课程结合机械制图课程,以介绍机械制图软件为主;其中介绍的制图软件以AutoCAD为主。而AutoCAD软件的介绍又以机械零件的平面绘图为主,以三维图样设计为辅。整个课程中穿插机械制图方法和制图标准的内容,使学生能按标准准确而快速绘图。 2.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法 三.教学要求及时数分配 第一讲 平面图入门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AutoCAD软件的应用,掌握命令、数据的输入方法、点、直线、圆的绘制、对象捕捉。
教学重点:命令、数据的输入方法、点、直线、圆的绘制 教学难点:圆的绘制、对象捕捉 第二讲 镜像、阵列、图层、图案填充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图层概念、图层的设置、图案填充,使学生掌握AutoCAD软件的镜像、阵列功能。
教学重点:镜像、阵列、图层概念、图层的设置 教学难点:图案填充 第三讲 块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块的定义、如何生成、插入块。
教学重点:块的定义、如何生成、插入块 教学难点:如何生成块 第四讲 尺寸标注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尺寸标注、重点掌握线性、对齐的区别,极限偏差、形位公差的设置。 教学重点:尺寸标注
教学难点:极限偏差、形位公差 第五讲 三维入门 UCS坐标系、剖切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三维绘图基本概念,掌握UCS坐标系、剖切 教学重点:UCS坐标系、剖切 教学难点:UCS坐标系操作
第六讲 二维拉伸、差、并、交集、旋转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平面二维拉伸、实体的差、并、交集和旋转。 教学重点:平面二维拉伸、实体的差、并、交集和旋转 教学难点:实体的差、并、交集 第七讲 镜像、阵列、倒角、圆角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实体的镜像、阵列、倒角、圆角。 教学重点:实体的镜像、阵列 教学难点:实体的倒角、圆角 第八讲 综合练习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对平面知识、三维知识做简单复习。 重点:平面、三维图形的绘制 难点:平面、三维图形的分析
学时分配表
学时数 序号 1 2 5 4 单元内容 合计 第一讲、第二讲 第三讲、第四讲 第五讲、第六讲 第七讲、第八讲 讲课 8 8 8 8 实验 4 4 4 4 机动
四.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主要是要求学生上机进行练习、并进行考核。 五.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本课程知识面广,概念性强,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感性知识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因此必须配合一定的上机操作和电化教学。此外,还应安排一定的CAD实例操作练习,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的能力。
六.本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应在学习完机械制图、计算机基础、绘图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开设。
七.教学参考资料
《模具CAD/CAM》作者:刘航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5月 《模具CAD/CAM》作者:李志刚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 《模具CAD/CAM》作者:石琳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4月 八.课程的考核要求
本课程考核采取综合评分办法,即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平时测验等)占40%,期未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成绩占60%。 九.有关说明
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 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 , 从学生实际出发 ,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课堂教学应多采用上机实训,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 ,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十.审核意见
课程名称 适用对象 编制人(签字) 主持人(签字) 系部 审核 意见 审核时间 参加人(签字) 总课时 签字: 年 月 日 论证 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批准 签字: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