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项痹(颈椎病)痰湿阻络病程记录

项痹(颈椎病)痰湿阻络病程记录

来源:爱go旅游网
韶关市中医院病历

姓名 XXX 科室 针推 病床 XX 住 院 号 XXXX 病 程 记 录

XXXX-XX-XX XX:XX 主治医师查房

颈项疼痛不适伴头晕头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双上肢麻木,呈放射性,无天旋地转感,全身困重,纳眠一般,二便尚调。体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活动受限。两侧项背肌紧张,压痛,C3~6体表棘突压痛,叩顶试验(+),椎间孔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舌暗,苔白腻,脉弦。今日XXX主治医师详问病史、仔细检体之后指示:一、目前诊断考虑:中医:项痹(痰湿阻络),西医:颈椎病,二、局部理疗如低频脉冲电、中药熏药、TDP、颈椎病推拿及电针等。0.9%NS250ml+葛根素针0.5g以活血通络,三、本病当与颈椎滑脱症相鉴别,颈椎滑脱症,以颈项痛为主症,多伴有头晕头痛,可伴有上肢症状,多于外伤下起病,体检多于棘突处有压痛,多无其他阳性体征。颈椎CT可鉴别。四、中药汤剂以化痰祛湿通络为法,方用二陈汤加减,具体如下:

半夏15 陈皮10 枳实15 茯苓30

甘草5 制南星15 白芍15 郁金12

生姜10 苏梗12

饮片×剂,水煎温服,日1剂

住院医师:XXX

1

韶关市中医院病历

姓名 XXX 科室 针推 病床 XX 住 院 号 XXXX 主治医师:XXX

XXXX-XX-XX XX:XX 科主任查房 副主任医师查房

颈项疼痛不适伴头晕头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双上肢麻木,呈放射性,无天旋地转感,全身困重,纳眠一般,二便尚调。体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活动受限。两侧项背肌紧张,压痛,C3~6体表棘突压痛,叩顶试验(+),椎间孔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舌暗,苔白腻,脉弦。今日XXX科主任详问病史、仔细检体之后指示:

一、同意目前诊断:中医:项痹(痰湿阻络),西医:颈椎病

二、局部理疗如低频脉冲电、中药熏药、TDP、颈椎病推拿及电针等。0.9%NS250ml+葛根素针0.5g以活血通络

三、患者XXX,长期端坐伏案工作,久坐伤气,脾气亏虚则运化水湿不利,久则痰湿内聚,痰湿阻络则可见项背酸痛不适,颈部活动受限,伴头晕及少许头痛,全身困重。舌暗,苔白腻,脉弦,综观本病,四诊合参,本病当属中医“项痹”范畴,证属痰湿阻络证。病位在经络,病性为本虚标实。

四、颈椎病应与落枕鉴别,落枕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放射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颈椎病多发于长期低头工作者往往呈慢性发病,以头晕目眩、颈项疼痛、上肢疼痛为多见。

五、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指出:“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化百端”,今

2

韶关市中医院病历

姓名 XXX 科室 针推 病床 XX 住 院 号 XXXX 痰湿互相博结,凝于项部,痹阻项部经络,故治宜化痰祛湿通络为法,方用二陈汤加减。中半夏苦温质燥,即能燥湿化痰,又能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陈皮辛苦,性温而燥,行气和胃,燥湿化痰,共为君药;茯苓淡能渗湿化痰,甘能补脾,以除眩晕,为臣药;枳实、郁金、苏梗行气破结,胆南星加强半夏化痰之功,生姜和胃止呕化痰,白芍敛阴止痛,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该病历书写规范、及时,中医辨病辨证、理法方药正确。

3

住院医师:XXX

科主任:XX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