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句) (6分) ....6..
①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②荡胸生层云, 。 (杜甫《望月》)
③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心中有足乐者,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⑥己所不欲, 。(《论语十则》) ⑦ ,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⑧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⑫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4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4分)
当叶子逐渐箫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分不需任何点zhuì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⑪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点zhuì( ) 慑( )住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孤傲 ”中“傲”的意思是———— ,“感怀”在文中的意思是———。 (4)将文中划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从文章中的人物来看,《朝花夕拾》中的“我”是童年的鲁迅,高尔基的《童年》中的“我”名叫——,《格列佛游记》中的“我”名叫——。 (2)《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口的对联是:——。
4.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组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⑪.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 答:——————————————————-
⑫.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答:————————————————————
(3)事后某同学为学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她请你做些修改。①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⑪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②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晚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③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晚会过后,该班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⑪、句①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____”一词改成“____”。 ⑫、句② 中,有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改为”____”。 ⑬、句③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____”。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5分)
“消声混凝土”让公路没噪音
噪声与空气污染及水污染,并列为破坏环境的三大杀手。特别是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公路噪声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日,德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发明了“消声混凝土”,在德国的部分路段上铺设了能使交通噪音明显降低的开孔型沥青。它之所以可以降低噪音,是因为公路表面有许多微小的孔隙,可以“吞食”车轮滚动时发出的声响。这一技术利用了声学上所谓的“排气效应”。当轮胎在路面上滚动时,会排挤与路面接触点上的空气,发出声响。而如果路面上有许多半露出来的孔隙,那么排气效应就不再发生,这样就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了。
开孔型沥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时间一长,沉甸甸的载重卡车会在路面上压出一道道轮印。路面的孔隙会封塞,长久下去,公路上的噪音又会重新变大,差不多8年之后,它就和常规的沥青公路没有什么区别了。与此相比,混凝土铺成的路面就结实多了。 德国科学家发明了两种“消声混凝土”,第一种“消声混凝土”可称为“空隙型混凝土”,第二种可称为“细槽型混凝土”。“空隙型混凝土”利用的原理和开孔型沥青相似,也是利用微小的孔隙。在生产混凝土时不没有使用颗粒大小在0到4毫米之间的沙子和粉尘。也就是说,这种路面是由小石子组成的,而石子和石子之间有许多空隙。”研究人员称:“‘空隙型混凝土’的情况会怎样,我们现在还不清楚。我们希望混凝土的脏污程度不会像沥青那么厉害。沥青里含有强粘结剂,用来粘结石子。这种粘结剂会使灰尘和脏物也被牢牢地粘在上面。而‘空隙型混凝土’没有粘结剂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它的使用期限会比开孔型沥青更长。” 目前,科学家们对另外一种减噪音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已经很有把握了,那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水洗混凝土———“细槽型混凝土”。“细槽型混凝土”的具体生产过程是这样的:先做出普通的水洗混凝土路面,然后再用刷子刷它的表面,把上面的添加物刷掉。这样处理之后,便会出现一个平整的路面,没有很明显的上下起伏,或者是坑坑洼洼。随后,修路工人再在这样的表面上纵向铣出一道道的细槽。这些细槽的作用是,车轮滚压过来的时候,空气可以流进去;车轮滚走以后,空气又可以被放出来。这样,生成噪音的排气效应便会有所缓解。此外,这种混凝土的造价要低于“空隙型混凝土”,也更容易铺设。声学专家认为,这种纵向沟堑的筑路方式,对卡车运输特别有利。有关部门已经计划在高速公路的右车道上,也就是大卡车主要行驶的车道上,使用这种路面。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张建平认为,从理论上说德国的实验为减低交通噪声提供了新的途径。我国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但同时,面对日益严重的噪声问题,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5、什么是“排气效应”。(2分)
6、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概括填写。(3分)
空隙型混凝土与开孔型沥青相比,优点是: 细槽型混凝土与空隙型混凝土相比,优点是: 7、为什么文章在介绍消声混凝土前先介绍开孔形沥青?(3分)
8.文中两种消声混凝土哪一种更有发展前途?为什么?简述理由。(4分)
(二) (25分) 人性的爱抚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
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11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
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12“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 9.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4分)
10.第⑩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 (6分)
11.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 反衬男主人的 。(4分)
1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
(1)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13.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链接材料,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爱抚”’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见解深刻,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字) (5分)
(三) (15分) 出师表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所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擒七获,而亮犹释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头领)而用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为夷汉并所服 B.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C. 若只如此 D. 使观于营阵之间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捕蛇者说》)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1) 夙夜忧叹( ) (2)深入不毛( ) (3)至于斟酌损益( ) ...
(4)向者不知虚实( ) (5)纵使更战( ) ..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
(2)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 译文:
16.甲文中“南方已定”是指什么?推断诸葛亮写《出师表》与“七擒孟获”哪件事发生得更早些?(3分)
17、结合甲、乙两文,分析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三、写作(55分)
18.我们吟唱高山流水,我们吟唱风花雪月,我们吟唱春华秋实,我们吟唱日月星辰。我们歌唱人间的真、善、美;我们鞭挞世上的假、丑、恶,这就是生命的赞歌。 请以“生命的赞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