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丹赵路中学教学改革及课堂教学检查情况通报(2014)
根据十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安排,按照丹教办(2013)号文件精神,教研室中学组教研员及齐小红等部分名师一行13人于2013年12月30日-31日对丹赵路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 检查组工作基本情况
(一) 听评课情况。共听课26节,其中 语文5节,数学5节,外语4节,理化 3节,地生3节,政史4节,体音美2节。互动教研活动7科次, 参加教师51人次;年级学科覆盖率须达100%,占全校任课教师比例达到100%。被听评课教师由评价小组按课表随机听课,要求使用导学案年级、学科教师导学案的使用率达到90%,基本上落实了小组合作+展示模式。
(二) 查阅档案资料情况。共查阅教师计划26份,总结26份,教案26本,听课本31本;查阅学校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档案56 份。
(三) 座谈问卷情况。共发放学生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为100 %;发放教师问卷15 份,回收15 份,回收率为100 % ;召开学生座谈会1个,参与学生12人,召开教师座谈会1个,参与教师15人。
二、 学校教学改革基本情况估价
(一)教学改革方面的总体情况:学校重视教学改革,将教研室下发的推行导学案的有关资料装订成册人手一份,认真落实教研室提出的推行导学案要做的十件事,每个班配备了6块黑板;所有班级包括初三年级都实行小组教学,各组有组名有分工,学校每周评选出优秀小组和标兵并进行公示,秋季学期对小组长培训了3次,对教师集中培训了一次。使用导学案的学科教师每月对导学案二次生成进行一次检查并加盖公章。
(二)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评价。
共检查教师26名,优秀12名,占46%,良好14名,占52%。
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情况如下
语文学科:采用小组合作+导学案模式落实较有章法。特别是姚文波副校长自出试题训练落实到位,学生积极性较高;周丹老师采用竞赛法复习文言文,落实了文言文考点。但语文教师课堂改革的步子太小,没有把读书优先权还给学生,小组合作只是形式,没有凸显集中展示环节,对导学案二次生成浮在面上,没有教师的个性。
数学学科:目标清晰,内容充实,注重双基,蒋小丽老师的复习课容量大,精讲多练,张发海.莫磊老师先练后讲,课堂气氛活跃,实效性较强。但教学设计粗放,课堂评价激励不够,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外语学科: 英语教师课堂都注重创设情景来导入课文,形式多样。如歌曲、卡片等。江莲老师的导入都很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张华老师的复习课教学,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感知—发现—总结—练习—运用,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高志云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物理化学学科:张道旗老师教学设计合理,课堂节奏适度,课堂效果教好。但是缺少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学生互学、互评的环节没有调动起来。
政治历史学科:课型特点鲜明。郑加合和沈慧老师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效果较好。但还有部分老师不能抓住复习课的特点,学生没有读书和消化时间,课堂气氛沉闷。
地理生物学科:3位老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王流锋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破坏植被导致的灾难性后
果,效果较好。 李红老师的复习课,知识梳理条理清晰,讲练结合。夏玉平老师语言幽默诙谐,学生学的比较轻松。但还是教师一讲到底,师生在课堂上没有生命的激荡。
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朱然老师教师进扣音乐要素进行提问,学生很快感知了几个主要民族的音乐特点。
综合实践和信息技术学科:学校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教案上的整体情况。学校要求教师将导学案二次生成稿另外写在备课本中,定期检查。但仍然出现了部分教师未使用导学案,部分教师对导学案未进行二次生成,部分教师因为过分依赖导学案而不熟悉教材教参,进而出现知识性错误。
(四)从教师座谈会反映的情况看:教师普遍认为学校管理严格,教学教研的积极性高,大都参加了课题研究,学校的常规管理较好,对学校的管理满意,校长能关心教师。
从学生座谈会反映的情况看:学生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很满意,7—9年级均采用了分组教学,小组成员搭配合理,普遍认为分组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和追求目标;学校比较重视小组长培训。学生们认为学校绝大多数教师教学业务熟练,关心爱护学生,教学效果好,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无乱订教辅资料现象。
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校风、教风良好,但是学风、考风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考风急需加强,抄作业、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多数学生有偏科现象,不少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无动力,厌学思想蔓延,希望学校通过心理疏导、降低教学难度等措施给学生提供帮助。
学生对学校的建议
1、关掉校内商店,影响校园卫生。
2、开放学校图书室,丰富学生课外阅读面。
3、开足开全课程,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九年级的心理健康、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
4、增加体育设施,让学生有适合自己的运动器材。
5、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发展学生特长。
(五)从学生教师问卷反映的情况看,学生要求教师不要过多占用课余时间,希望学校多增加体育器材,多开展课外活动和体育活动,希望学校开放阅览室增大学生的阅读面,希望学校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存放,希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更严格些,培养学生文明习惯上下工夫。教师认为学校最紧迫解决的问题是教学方法,20%的教师反映三年内没出去学习过,93%的教师认为教学中的最大困惑是学生厌学,教师反映自己的课堂讲的过多,约占被问卷者的65%,有35%的教师评价自己的课堂只能调动50%的学生。
综上所述,检查组认为学校教师在教学改革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三:
一是分组流于形式。小组学习成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改革的成败。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很难保证改革的成效。课堂只是旧酒装新瓶,多数教师还是满堂讲,没有把读思问议练的时间还给学生。只是学生对坐,学生一听到底。小组内分工不明确,教师没有给小组讨论交流时间,多数教师课堂上小组没有评比。组及组内没有具体的奋斗目标。从班级到学校对小组长的培训不够,小组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导学案二次生成实效性不高。部分教师照搬下发的导学案没有二次生成的影子,个别教师在导学案生成过程中不能突出重点和难点,课堂上轻重颠倒,教学效益不高。
三是教学观念急待更新。各组在检查过程中都提到了一个问题:教师满堂讲的现象十分普遍。
三、 检查组的总体评价及建议
(一) 丹赵路中学教学改革已经启动。表现在能积极落实教研室提出的推行导学案必做的十件事;硬件建设已基本到位;档案建设规范。
(二) 丹赵路中学教学管理规范。备教辅改考的检查到位,教研活动安排落实到位,教学考核评价奖惩到位,与教学相配套的卫生安全工作到位。
(三) 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有很大提升,教师的教改热情得到激发,教师对外出参与教研活动的要求迫切。
(四)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不小的转变。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和导学案的开展持欢迎和欣喜的态度,学生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转变,学习态度逐步端正,学习效益逐步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五) 学校领导的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学校领导以身示范,深入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在民主的氛围中加强学校管理,用制度和人性化管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学校领导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强,职工对领导班子的认可度高。
(六) 教学观念的转变明显。学校领导埋怨师资差的话题少了,教师埋怨生源差的少了,找自身原因领导多了,找主观原因教师多了。
建议:
一、下大力气推行教学改革,努力做“一管四学五法”课堂教学改革的标兵学校,走出教改图强的道路。
二、做好分组教学的文章,提高分组教学的实效。
三、加强教师对导学案二次生成的引导和教研,用好导学案,提升课堂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