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2019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9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我们吃的食物应该多种多样,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2.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 3.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臭味。

4.馒头含淀粉营养物质多,牛肉、瘦肉、牛奶、豆类含蛋白质营养物质多,巧克力含脂肪营养物质多,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5.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维生素、钙、铁、碘等是人体生长发育和调节身体功能必需的物质。铁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6.食物在口腔被磨碎,在胃里变成像粥一样的食糜状态,在小肠里食物营养被全面消化和吸收,吸收不了的残渣进入大肠,最后由肛门排出体外。

7.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二、根据营养成分的不同,把你经常吃的食物分类填写在横线上。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肥肉、花生、芝麻、油、巧克力、鸡皮鸭皮等动物皮。

含淀粉较多的食物:米饭、面条、馒头、蛋糕、面包、土豆、红薯等。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牛奶、肉类、鸡蛋、鸭蛋、鱼虾蟹、黄豆等。 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蔬菜、水果。 含钙较多的食物:牛奶、大豆、虾米、海带。 含铁较多的食物:猪肝、瘦肉、菠菜。 含碘较多的食物: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中。 三、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1、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答: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米饭会变蓝。这说明米饭中含有的主要营

养成分是淀粉。

2、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应注意什么?

答: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应按如下方式操作: 1. 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火机,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2.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3.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4.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酒精酒出桌面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扑盖。 3、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呢?

答: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①饭前便后要洗手;②吃饭要定时,应细嚼慢咽:③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④不暴饮暴食⑤饭后不宜马上做剧烈运动。

第二单元

一、 填空题。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要强。

2、要在一杯水中很快溶解方糖,会用到的方法有压碎、加热、搅拌。 3、我们可以用蒸发方法把食盐从水中析出来。人们就利用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把海水的水蒸发掉。 4、分离食盐和水用的仪器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5、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一贴” 、“二低”、“一贴”:“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璧;“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遍斗口边缘;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③(温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7、用量筒量取水时,水面的弯圆面的最低点要与所量取的刻度线相平,观看时眼睛与刻度线相平。

8.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

中。

二、判断对错。

1、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

2、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砂糖。(×) 3.水能溶解任何物质。(×)

4、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都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5、在做蒸发食盐水的实验中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 6、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食盐,我们可以用不断搅拌使杯底的食盐溶解掉 。(×)

7、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在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应该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用沙土扑灭。( √ ) 三、设计实验。

1.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实验目的 不同的条件 相同的条件 实验结论 实验目的 不同的条件 相同的条件 实验结论 实验目的 不同的条件 相同的条件 实验结论

验证搅拌能否加快溶解? 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水量相同;方糖质量相同;水温相同。 搅拌的溶解的快。 验证颗粒小能香加快溶解? 一份方糖压碎, 一份保持原样。 水量相同;方糖质量相同;水温相同。 颗粒小的溶解的快。 验证温度高能否加快溶解? 一杯加热、一杯不加热 水量相同;方糖质量相同 加热 能加快溶解 第三单元

一、填空题

1.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让灯泡的螺纹和接触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

2.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闭合回路叫电路。 3.小灯泡由:玻璃泡、金属架、金属丝和两个连接点组成。

4.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 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5.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短路时,导线和电池会在--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

7.像铜丝那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铅芯、水、人、大地。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如:塑料、干燥的木头、玻璃、纸等。

8.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9.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0.开关用显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底盘是塑料的,接连点和接触杆是金属。 二、实验题

怎样用检测器检测--个电路有无故障?

1.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碰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光。 2.用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电路中可能出故障元件的两个连接点,看检测器的灯泡是不是发光。 3.重复检测2至3次。 三、问答题 怎样注意用电安全?

1、及时更换破旧的插座、电线。 2、不用湿手摸电器。 3、不在高压线附近玩耍。

4、电器失火时不能用水,要马上切断电源。

第四单元

一、填空题

1.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组成。

2.我们呼出是二氧化碳较多的气体,吸入的是含氧较多的新鲜空气。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是二氧化碳较多的气体。吸入的气体不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吸入不是二氧化碳较多的气体。

3.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4.每个人的呼吸次数与每个人的肺活量有关。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吸足一口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5. 10岁少年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次数应在25次以下。 6.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 7.肺工作原理:吸气时,膈肌舒张,腔内气压减小,空气进入肺部。呼气时,膈肌收缩,腔内气压增大,气流排出肺部。

第五单元

1.常见的建筑材料

(1)人造材料:钢材、混凝土、砖头、玻璃、瓦等。 (2)天然材料:石头、砂、木材等等 2.实验名称:比较不同形状的承受力

实验目的: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材料:双面胶、打印纸、剪刀、书本

实验过程:把书放在纸折成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纸筒上,比较承受力的大小。

实验结论:棱柱越多,纸筒的承受力越强:圆柱的承受力最强。 3.实验名称:研究那种形状最稳固

实验目的:了解三角形的支架最稳固 实验材料:一次性筷子、皮筋。 实验过程:

(1)把一次性筷子用筷子扎成三角形、四边形。 (2)向两边拉拽,比较稳固性记录。 (3)想办法让四边形变稳固。

实验结论:三角形支架稳固、结实,实验名称建桥梁。让四边形变稳固方法在对角线上加一个支架,变成两个三角形。 4、实验目的:比较平板、拱形承受力大小。 实验材料:书本、打印纸、两本字典。 实验过程:

(1)用两本字典和纸搭成平板桥、拱桥:

(2)把硬币分别放在桥面上,逐个放入,直到桥面无法承受为止。 实验结论:平板桥的承受力小,拱桥可以向桥梁西侧分解压力,承受力最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