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来源:爱go旅游网
2022-2023第一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高二化学 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盐类的水解 C.酸碱的中和

B.冰雪融化

D.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能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 A.C(s)+O2(g)═CO(g)ΔH=﹣393.5kJ•mol1

B.CH4(g)+2O2(g)═CO2(g)+2H2O(g)ΔH=﹣802.3kJ•mol1

C.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

D.C2H6(g)+O2(g)═2CO2(g)+3H2O(l)ΔH=﹣1559.8kJ•mol1 3.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玻璃搅拌器是为了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减小实验误差

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容器底部接触 C.用50mL0.55mol•L

﹣1

的NaOH溶液与50mL0.50mol•L

﹣1

的盐酸反应,测得反应热数值偏大

D.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4.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H2(g)+I2(g)。若c(HI)由0.1 mol•L

﹣1

降到0.08 mol•L

﹣1

时,需要20s,那么c(HI)由0.08mol•L

﹣1

降到0.07 mol•L

﹣1

时,所需反应的时

间为( ) A.等于5s

B.等于10s

C.大于10s

D.小于10s

5.可逆反应X(g)+3Y(g)⇌2Z(g)+Q(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X)=0.25mol/(L.s) C.v(Q)=0.1mol/(L.s)

B.v(Y)=3.6mol/(L.min) D.v(Z)=0.3mol/(L.s)

6.利用N(C2H5)3捕获CO2并在纳米金催化剂作用下较低温转化为甲酸,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新路径,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C2H5)3可与HCl反应生成盐 B.CO2加氢合成甲酸,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C.1molCO2完全转化为甲酸,转移电子数为4NA D.纳米金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7.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CO2(g)⇌2CO(g),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恒容下充入N2(g) C.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B.增加碳的量 D.恒压下充入N2(g)

8.工业上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在实际生产中为提高合成氨的反应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因此可选用适当的催化剂 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采取的温度越高越好 C.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采取的压强越大越好

D.可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使氨气溶解以提高反应速率

9.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 B.v正(N2)=3v逆(H2)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同时生成3nmolH2

10.某温度下,将2molA和3molB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5min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在t0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2 B.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一定提高 C.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D.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60%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每题有1个或2个正确选项,全部正确得4分,少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1.在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NO2(g)+CO(g)⇌CO2(g)+NO(g)ΔH<0,能使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且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的措施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 C.增大体系压强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选择高效催化剂 D.升高体系温度

B.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句中涉及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13.丙烯与HBr加成过程及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和Ⅱ为中间产物,Ⅰ比Ⅱ稳定 B.两种加成方式的决速步分别是②和④

C.生成1﹣溴丙烷的速率大于生成2﹣溴丙烷的速率 D.升高相同温度,反应③速率的增大程度大于反应①

14.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C.图Ⅱ表示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D.图Ⅲ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填空题(共3题,每空2分)

15.(1)13g气态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CO2和液态水,放出800kJ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足量的氧气与39g乙炔气体充分反应,实际只有2000kJ的能量被有效利用,则此时能量的利用率为 (以百分数形式表示)。

(2)焦炭[用C(s)表示]与CO、H2均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

2C(s)+O2(g)=2CO(g)+221kJ; 2H2(g)+O2(g)=2H2O(g)+483.6kJ;

则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6.2SO2(g)+O2(g)⇌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1)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该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断开气态物质中1mol某种共价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1)。如表所示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

共价键 键能(kJ•mol1)

H﹣H 436

N≡N 946

N﹣H 391

根据上表的数据,在合成1mol氨 (“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 kJ。 (3)在2L容器中投入2molSO2和b mol O2,如图2是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10min时v(正) v(逆)(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0~10min内,v(SO3)= 。 ②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 min,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 。 ③下列条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 升高温度

B.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积增大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压强增大 D.充入一定量的氧气

④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A.v(SO3)=v(SO2) B.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t时刻,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E.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达到2:1:2 17.反应Ⅰ:CO(g)+2H2(g)⇌CH3OH(g)ΔH1

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ΔH2 如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K

(1)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 (填“>”、“<”或“=”)0.

(2)反应CO2(g)+H2(g)⇌CO(g)+H2O(g)ΔH3= (用ΔH1和ΔH2表示). (3)若容器容积不变,则下列措施可提高反应Ⅰ中CO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充入CO,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使用高效催化剂

(4)保持恒温恒容条件对于反应Ⅱ:将10molCO2和30molH2放入1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CO2的转化率为6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维持条件不变向该容器中投入10molCO2、30molH2、10molCH3OH(g)和10molH2O(g),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5)反应Ⅰ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条件:t2时 ;t8时 .

250℃ 2.0

300℃ 0.27

350℃ 0.012

四.实验题(共1题,每空2分)

18.甲、乙两位同学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反应过程中溶液出现乳白色浑浊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用品】0.1mol/LNa2S2O3溶液、0.1mol/LH2SO4溶液、蒸馏水。试管、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等。 实验一:甲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除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

(2)若在2min时收集到224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可计算出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v(H+)=0.02mol/(L•min),而该速率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 。 实验二:乙同学得到各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Ⅰ

0.1

1.5

0.1

1.5

V

20

Na2S2O3溶液

浓度/(mol/L)

体积/mL

H2SO4溶液

浓度/(mol/L)

体积/mL

蒸馏水

体积/mL 温度/℃

Ⅱ Ⅲ

0.1 0.1

2.5 2.5

0.1 0.1

1.5 1.5

8 8

a 30

(3)实验Ⅰ、Ⅱ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a= 。

②V= ,加入VmL水的目的是 。

(4)实验Ⅱ、Ⅲ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实验Ⅲ的反应速率最快,支持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