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小学音乐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材来源: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简谱)六年级上册,2014年7月北京第
1版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 时:34课时
设 计 者:六年级音乐教研组
一、背景分析
(一)课标分析
小学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等三个方面。
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撰遵循“以人文主题为单元(横向),以音乐要素为线索(纵向)”的原则,设计了“芬芳茉莉”等7个单元。 1、芬芳茉莉
“芬芳茉莉”为主题,在各地的民歌《茉莉花》和以“茉莉花”为音乐素材创作、改编的众多作品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作为学习内容。通过聆听与演唱,在熟悉中国民歌并喜爱民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本课内容也是“课标”理念“弘扬民族音乐”的再一次体现。 2、悠扬民歌
以“悠扬民歌”这一人文主题命名,所选取的内容为根据民歌改编或以民歌音调为创作素材的作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聆听与学唱、分析与比较、编创与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和体验民歌的特点与魅力,从而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
1
认识和理解。 3.美丽童话
以“美丽童话”为主题,是与之前的“童趣”、“童年”、“童心”、“童年的音乐”等同一系列,也是童年主题的深化和延续。围绕着这一主题,选取的四首中外作品,有童话色彩的歌曲,还有童话故事音乐。旨在将学生带入音乐童话之中,让学生在童话世界里感受与体验音乐的魅力,在音乐中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与积极的生活态度。 4.京腔京韵
“生旦净丑小舞台,唱念做打大人生”、“京腔京韵,律响校园内;名家名段,编排教材中。”按教育部的要求,修订后的教科书每学年增加了京剧的内容,目的是通过听一听、唱一唱,培养学生从小对京剧的喜爱。本课以“京腔京韵”为主题,是小学阶段对京剧学习的最后一课。 5.赞美的心
本课是对三年级下册《爱祖国》、四年级上册《歌唱祖国》的爱国主义主题的延伸,同时也是学习下一课《两岸情深》的情感根基。以“赞美的心”为主题,体现了进入六年级的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已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爱国情感也更加理性。从选择作品的角度上,更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从而落实“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编写意图,同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标”理念。 6.两岸情深
以“两岸情深”为主题,与前一课“赞美的心”相呼应,主要是让学生在听、唱、跳、辨、编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熟悉、感受宝岛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和乐曲,感受与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两岸人民感情相连相融”的情感。 7.七色光彩
以“七色光彩”命题,是让学生在演唱、聆听、编创与活动中,感受音乐作品给他们带来的热情与欢乐,丰富其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三)学习能力
六年级学生大部分爱好音乐,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学习能力,有较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随着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
2
与探索的活动能力也随之增强。
二、课程目标
本阶段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本学段各教学领域的课程目标分别表述如下。 (一)音乐表现要素 1.感受与欣赏
(1)能哼唱熟悉的歌曲或乐曲。
(2)够认识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辨别节拍的不同,体验二拍子、
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
(4)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
落,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作简要描述。 (2)能够体验并简要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不同体裁的歌曲和乐曲,能够随着乐声哼唱音乐主题,并能运用适当
的形式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小型器乐曲,能够随着乐声哼唱短小的音乐主题或主
题片段,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
(3)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聆听音乐主题并说出曲名。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和以京剧为代
表的中国戏曲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音乐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3
(2)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轮唱、
合唱,并能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
(4)了解变声期噪音保护的知识,初步懂得噪音保护的方法。 (5)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6)能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学唱京剧唱腔片段。 2.演奏
(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坚笛或其他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赛作简单评价。 (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1~2首。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作简单评价。 4.识读乐谱
(1)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 (2)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 (三)创造 1.即兴编创
(1)能够即兴编创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创作实践
(1)能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编创2~4小
节的节奏或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影视、网络、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
听赏。
4
(3)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观赏戏曲、戏剧或舞蹈,初步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结合教材,能说出某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音乐作品。
三、课程内容
聆 听 课 次 曲 名 1.茉莉花 演 唱 曲 名 调号拍号 知识与技能 形式 认识符号 技能 (探索) 形 式 第1课 3.茉莉花 芬芳茉莉 [意] 2.茉莉花 独唱 茉莉花 1=C 2/4 合唱 发声练习 4.东边升起月亮第2课 悠扬民歌 1.小河淌水 管弦乐 1.妈妈格桑拉 2.赶圩归来啊哩哩1=F 2/4 1=G 4/4 齐唱、合唱 齐唱 短笛 学吹竖笛 2.迪克西岛[美] 短笛、口哨与乐队 (节选) 发声练习 第3课 [法] 美丽童话 1.魔法师的弟子交响诗 1.木偶兵进行曲[德] 2.月亮姐姐快下来 1=C 2/2 1=G 3/4 齐唱 齐唱、合唱 西洋乐器分类介绍(一)弦乐器、木管乐器 2.波斯市场[英] 管弦乐 1.京剧唱腔联奏 唢呐 校园小戏迷 1=D 2/4 齐唱 京剧行当 学吹竖笛 第4课 2.包龙图打坐在开京剧 京腔京韵 封府 3.你待同志亲如一京剧 家 西洋乐器分第5课 赞美的心 1.五彩缤纷的大地 合唱 管弦乐 2.黄河颂 1.今天是你的生日 2.龙的传人 1=C 4/4 1=G 4/4 独唱 独唱 反复记号 D.S. 类介绍(二)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5
管弦乐 第6课 1.丢丢铜仔 两岸情深 2.阿里山的姑娘 管弦乐 1.半屏山 2.阿里山的姑娘 1=E 2/4 bb独唱 1=E 2/4 4/4 独唱 发声练习 学吹竖笛 1.木星——欢乐使管弦乐 者[英] 第7课 七色光彩 2.日出《大峡谷组管弦乐 曲》[美] 1.七色光 2.萤火虫之歌 1=G 2/4 1=C 4/4 齐唱、合唱 齐唱、合唱 西洋管弦乐队排列
编创与活动 课 次 听说辨 1.聆听三首不同的《茉莉花》 2.听辨《东边升起月亮》的旋唱(演) 1.试学唱一两句不同地区的《茉莉花》 奏(拍) 舞(律动)创编 第1课 芬芳茉莉 律特点,并谈谈感受 2.学唱江苏《茉莉 花》,尝试用方言演唱 3.搜集有关《茉莉花》的资料,并交流 3.发声练习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演一首《茉莉花》 1.说出《妈妈格桑拉》的地域风格,并哼唱两句类似风格的旋1.视唱短曲,说出这一1.设计几个藏族舞蹈动作,1.对比《小河淌水》器律 曲调来自哪首民歌。 乐曲与声乐曲的不同边唱边跳 第2课 2.说出会唱的云南民歌曲名 2.哼唱几句会唱的云南形式,并说说感受 2.分组设计多种形式表演 悠扬民歌 3.说出歌中衬词“啊哩哩”所表民歌。 2.学吹二声部乐曲3.把旋律编创完整 现的情绪 《箫》,掌握顿音的3.唱一唱编创完成的旋4.用动作表现听到的短笛和吹奏方法 律 口哨的音色 4.听辨出短笛和口哨的音色,并听辨出其他乐器的音色。 1.分析《木偶兵进行曲》的结构,找出相同乐句 1.跟琴分声部视唱《月亮姐姐快下2.找出并说出切分音在歌曲中的来》的旋律 作用 模唱 1.随歌曲的节奏边唱边敲。 1.分小组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自选打击乐器自编2.根据《魔法师的弟子》的第3课 节奏为《月亮姐姐音乐编创音乐短剧并表美丽童话 3.听一听唱一唱命令扫帚拎水的2.哼唱主题,用“啦” 快下来》编伴奏 演 主题,曲中出现的次数,每次的变化 4.听出《波斯市场》主题出现的顺序,听出3的主奏乐器 3.发声练习 3.用“”拍击3.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魔法表现《波斯市场》第师的弟子》主题变化 4主题的铃鼓声。 1.听出唢呐模拟的唱腔是哪几个行当,说出几位京剧人物 1.随音乐哼唱,感受京根据竖笛演奏的要求,自选第4课 2.讨论行当中“净”的声腔和人剧的韵味 学吹三声部乐曲《瑶族节奏编创《瑶族舞曲》表现京腔京韵 物的关系 2.背唱已学会的京歌和舞曲》 不同的场景。 京剧唱腔片段 3.说说学会的京歌和喜欢的京剧唱段 6
1.说一说“D.C.”和“D.S.”有什么不同 1.用不同的情感处理,边听《五彩缤纷的大演唱《今天是你的生1.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第5课 日》第一乐段和第二地》边划拍,说出节拍演《今天是你的生日》 赞美的心 3.比较和分析《龙的传人》,说乐段 出歌曲在哪儿产生了情绪的变2.接龙编创两小节旋律 上的变化。 化 2.视唱《龙的传人》 4.听出《黄河颂》开始时演奏的乐器并说出感受 1.找出歌曲《半屏山》1.设计多种演唱形式表演歌曲《半屏山》 中 “、”1.跟琴视唱《阿里山的三种节奏型,编创4-2.自选打击乐器并设计节奏第6课 听辨《丢丢铜仔》1、2的主奏乐姑娘》一段旋律 8小节节奏谱并把它为《阿里山的姑娘》的第1器并说出各自的特点和情绪 两岸情深 2.随歌曲边唱边跳发声拍击出来 段伴奏 练习 2.学吹奏变化音和装饰3.根据老师提供的节奏型编音 创旋律并吹奏 1.《萤火虫》演唱时应作怎样的处理 2.说一说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可分几个乐段 1.记录《木星》主题1中三个旋律出现的顺序,比较主题1和2在2.用不同的速度、力度第7课 演唱来表现不同的部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速度、力度、音色的不同 分 为《萤火虫》配伴奏 七色光彩 2.听出《日出》两个主题的主奏3.找出《七色光之歌》乐器音色 色块中的切分音并唱一唱
四、课程实施
(一) 课程资源
1.《音乐(简谱)》,六年级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7月北京第1版。 2.多媒体教学光盘 3.网络资源 (二) 学习活动
1.做好上课准备,提前3分钟进入音乐教室。做到进出音乐教室礼貌而有序。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唱歌时会正确的呼气、吸气;身体直立,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4.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准备乐器竖笛。
五、课程评价
(一)评价方式
本学习音乐课程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
7
及他评相结合的方式。
学期总评成绩=形成性评价(40分)+终结性评价(60分) 1.形成性评价(40分)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
2.终结性评价(60分)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学期、学年末进行,主要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方式。
本册教材“太空行”内容,是专为学期期末复习与考试而设计的,可以“漫步太空我能行”和“我是优秀的宇航员”等多种“寓教于乐”的活动进行。 (三)评价结果
总评等级按优秀(≥80分)、良好(70至80分)、合格(60至70分)、不合格(< 60分)四个等级给以评定。
优秀: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对音乐知识、音乐形式要素及其表现手段的运用正确;音乐情感的表达基本准确,并富于创造性;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均处于最佳状态。
良好: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对音乐知识、音乐形式要素及其表现手段的运用基本正确;音乐情感的表达基本符合要求,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较好。
合格: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对音乐知识、音乐形式要素及其表现手段的运用有一定的模糊和错误;表达音乐的情感较一般;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表现一般。
不合格: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运用音乐知识、音乐形式要素及其表现手段有明显错误;表达音乐情感差;基本没有学习兴趣和习惯。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