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考试试卷(A卷)
2008.12.25
单选题 多选题 问答题 总分 (50分) (30分) (20分) (100)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证,正确的是4 A 所有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 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C 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传染源
D 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除病原体 E 处于潜伏性感染状态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2、下列哪种病原体的入侵门户可以引出相应的传染病3 A 霍乱弧菌经呼吸道 B 破伤风杆菌经消化道 C 狂犬病毒经伤口 D 麻疹病毒经消化道 E 伤寒杆菌经呼吸道
3、对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应当测定血清中的3 A IgA B IgG C IgM D IgD
E C3与CH50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5 A 病毒性肝炎 B 登革热 C 炭疽 D 艾滋病 E 霍乱
5、我国南方各省稻田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5 A 猪 B 犬 C 患者 D 褐家鼠 E 黑线姬鼠
6、关于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错误的是5 A 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
B 不典型患者、慢性患者及各种带菌者作为传染源意义更大
第 1 页 共 8 页
C 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 D 人类普遍易感 E 病后免疫力稳固
7、有助于发现伤寒带菌者的是3 A H抗体 B O抗体 C Vi抗体
D O抗体加Vi抗体 E H抗体加Vi抗体
8、流脑可引起视神经、展神经损伤,是由于4 A 软脑膜炎症 B 硬脑膜炎症
C 大脑半球炎症损害 D 颅底炎症,粘连 E 侧脑室粘连
9、对肠内和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均有杀灭作用的是4 A 依米丁 B 氯喹 C 双碘喹啉 D 甲硝唑 E 二氯尼特
10、保护易感人群采用的最重要的措施是4 A 转移因子等免疫调节剂 B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 高价免疫球蛋白
D 接种疫苗、菌苗或类毒素等 E 增加营养
11、下列成为感染体的是3 A HBsAg B HBeAg
C HBV Dane颗粒 D 管形颗粒 E 球形颗粒
12、下列哪一项不是HCV的传播途径1 A 粪口传播 B 输血
C 集体预防接种 D 母婴垂直传播 E 生活密切接触
13、引起戊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传播方式常见1 A 饮水污染 B 食物
C 共用洗浴室 D 输血
第 2 页 共 8 页
E 吸血昆虫
14、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病史,突然出现厌食,乏力症状,并于3天内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迅速缩小,黑便,嗜睡,应重点考虑2 A 急性黄疸型肝炎 B 急性重型肝炎 C 亚急性重型肝炎 D 慢性重型肝炎 E 淤胆型肝炎
15、诊断丙型肝炎最特异的指标是2 A HCV抗体 B HCV DNA C 转氨酶
D 肝组织病理 E 影像学检查
16、区别肾前性和肾后性少尿的意义是为了2 A 流行性出血热的确诊 B 确定输液方案 C 防止肾病综合征 D 为了纠正酸碱平衡 E 为了纠正电解质失衡
17、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的3个阶段是2 A 早期,中期,晚期
B 移行期,多尿早期,多尿后期 C 氮质血症期,缓解期,恢复期 D 多尿早期,多尿中期,多尿后期 E移行期,多尿期,恢复期 18、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为2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中毒性心肌炎 D 中毒性肝炎 E 中毒性脑病
19、典型的阿米巴痢疾的腹泻特点5 A 水样腹泻 B 黄色稀便 C 粘液便
D 粘液脓血便 E 果酱样粘液血便
20、钩端螺旋体常见的临床类型1 A 流感伤寒型 B 肺大出血型 C 黄疸出血型 D 脑膜脑炎型 E 混合型
第 3 页 共 8 页
21、关于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3
A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的抗病能力 B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C 因为传染也可称感染,所有感染性疾病就是传染性疾病 D 感染病原体后不一定发病
E 构成传染过程必需具备病原体、人体、环境三个要素 22、病原体均能被如下因素清除,但不包括1 A 自身免疫性抗体
B 来自母体的特异性IgG C人工注射的特异性IgG D 通过预防接种产生的抗体 E 同意病原体感染后产生的抗体 23、潜伏期携带者是1
A 发生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 B 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 C 发生于隐性感染之后 D发生于潜伏期感染之后 E发生于潜伏期之后
24、确定一个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1 A 最长潜伏期 B 平均潜伏期 C 最短潜伏期 D 恢复期 E 前驱期
25、HAV的主要传染途径是4 A 血液及其制品 B 垂直传播 C 媒介生物 D 粪口传播 E 呼吸道
26、HBV感染的窗口期是4
A 血液中仅检出HbsAg,抗-Hbe B血液中仅检出抗-Hbs,抗-Hbc C血液中仅检出HbsAg,HbeAg D血液中仅检出抗-Hbe,抗-Hbc E血液中仅检出HbsAg,抗-Hbc 27、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 A 急性感染者 5 B 潜伏性感染者 C 自限性感染者 D 隐性感染者 E 慢性感染者
28、关于妊娠期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4 A 临床症状通常较重,重型肝炎比例高
第 4 页 共 8 页
B 产后大出血常见 C 消化道症状明显
D 不会对胎儿产生明显的影响 E 感染HEV时病死率较高
29、关于淤胆性肝炎,正确的是5
A 黄疸重,厌食、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也很重 B 病死率比重型肝炎高 C 病程较短
D 淤胆性肝炎均是肝外胆管堵塞所致 E 慢性淤胆性肝炎易变为胆汁性肝硬化 30、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源,正确的是4 A 除啮齿类动物以外其它动物不携带汉坦病毒 B 黑线姬鼠携带Ⅱ型汉坦病毒 C 褐家鼠携带Ⅰ型汉坦病毒 D患者可能是传染源 E 患者不可能是传染源
31、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4 A DIC
B 凝血因子缺乏 C 尿毒症
D 小血管脆性增加和血小板减少 E 纤溶系统功能亢进
32、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粘膜出血点呈针尖样4 A 齿龈 B 颊粘膜 C 眼结膜 D 软腭 E 硬腭
33、高血容量综合征时的少见现象是1 A 血液浓缩 B 体表静脉充盈 C 脉搏洪大 D 脉压差增大
E 脸部肿满和心率增快 34、流脑的主要传染源是2 A 患者 B 带菌者 C 受感染动物 D 隐性感染者 E 潜在性感染者
35、伤寒慢性带菌者,器官隐藏细菌最多的是5 A 肝脏 B 脾脏
C 肠道淋巴结
第 5 页 共 8 页
D 肾脏 E 胆囊
36、中毒性菌痢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3 A 高热
B 严重脓血便 C 感染性休克 D 吐泻不止 E 惊厥
37、霍乱腹泻的原因是由于3
A 细菌内毒素引起的肠细胞分泌功能增强 B 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肠蠕动增快
C 肠毒素激活小肠细胞环磷腺苷介质系统,引起小肠分泌过度 D 霍乱弧菌引起小肠粘膜广泛损伤,炎症,肠液分泌,渗出增加 E 弧菌引起的肠道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38、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为2 A 发热、腹泻、呕吐
B 剧烈无痛性腹泻,而后呕吐,呕吐物呈水样 C 腹痛,腹泻剧烈呕吐,吐泻物呈水样 D 发热、周围循环衰竭
E 发热、无痛腹泻,大便水样 39、肠阿米巴病的病变最常见于2 A 回肠末端 B 盲肠 C 升结肠 D 乙状结肠 E 直肠
40、下列不属于传染病基本特征的是3 A 有流行病学特征 B 有传染性
C 病情发展有阶段性 D 有病原体 E 有感染后免疫
二、多选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阿米巴病的肠道并发症12345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阑尾炎 D 肠梗阻 E 肛周脓肿
2、关于HBV的叙述正确的有134 A 属于嗜肝DNA病毒 B 只能感染人
第 6 页 共 8 页
C 其聚合酶有逆转入活性 D 可以整合入宿主基因组
E 患者血清中含有两种病毒颗粒
3、下列疾病中,主要传染源是鼠类的有245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流行性出血热 C 流行性斑疹伤寒 D 地方性斑疹伤寒 E 恙虫病
4、小儿伤寒的特点1245 A 起病急
B 消化道症状明显 C 肠穿孔发生机会多 D 病死率不高
E 外周血白细胞数不减少
5、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常见123 A夏秋季节,2-7岁儿童 B 面色青灰,血压下降 C 中枢性呼吸衰竭 D 皮肤瘀斑 E 必有腹泻
6、钩端螺旋体病的眼结合膜充血的特点134 A 眼结合膜充血 B 角膜炎 C 无分泌物 D 无疼痛
E 脉络膜可有炎症
7、传染病的疾病特征1234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流行病学特征 D 有感染后免疫 E 一般均有后遗症
8重型病毒性肝炎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机制为1235 A 内毒素血症 B 有效血容量下降 C 肾血管收缩
D 肾小管机械性堵塞 E 前列腺素E2减少
9、乙肝常见的并发症1245 A 胆囊炎 B 白血病 C 糖尿病 D 低血糖
第 7 页 共 8 页
E 心肌炎
10、老年伤寒的特点12345 A 症状不典型 B 体温不高 C 病程迁延
D 易伴发心肺功能不全 E 病死率高
三、问答题(1-5题每题7分,第6题5分,共40分) 1、重症肝炎的并发症
2、肝性脑病分期
3、中毒性菌痢与乙脑的鉴别诊断
4、水痘皮疹的性状特点
5、麻疹的柯氏斑
6、钩体病流感伤寒型的临床表现。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