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填空题 1、《 》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 》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 )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 ②不同的时期 ③音乐的性质 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 ②墨子的中心思想 ③孟子的中心思想 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 )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 ②《洞萧赋》 ③《归田赋》 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 咏史》,指的是( ) ①斑固 ②张衡 ③左恩 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 ①李白 ②杜甫 ③韩愈 ④白居易
7、 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 ①《秦中吟》 ②《秦妇吟》 ③《古离别》 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 ①杜牧 ②李商隐 ③温庭筠 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 ①晏殊 ②欧阳修 ③柳永 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 ①苏舜钦 ②王安石 ③苏洵 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 )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 ②白朴 ③马致远 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 ①唐宋派 ②竟陵派 ③公安派 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
①《词综》 ②《闲情偶寄》 ③《剧说》 ④《花部农谈》 14.在清代词坛上,( )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秦(少游)、柳(永)风调。 ①朱彝尊 ②陈子龙 ③纳兰性德 ④陈维菘
三、多项选择题。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一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人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 、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 )
①荀卿 ②商鞅 ③许行 ④张仪 ⑤申不害 2.下列作品中,可信为屈原所作的是( )
①《离骚》 ②《九歌》 ③《大招》 ④《天问》 ⑤《渔父》 3.在汉代,模仿东方朔《答客难》的作品是( )
①扬雄《解嘲》 ②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③赵壹《刺世疾邪赋》 ④班固《答宾戏》 ⑤张衡《应间》
4.属于东汉人写作的作品是( )
①《潜夫论》 ②《政论》 ③《盐铁论》 ④《论衡》 ⑤《昌言》 5.齐梁时期的文学批评家有( )
①曹丕 ②刘勰 ③干宝 ④陆机 ⑤钟嵘
6.在梁简文帝萧纲的倡导之下,大力写作宫体诗的宫廷诗人有( ) ①阴铿 ②庾肩吾 ③徐摛 ④谢朓 ⑤庾信 7、( )等是陈子昂的作品
①《感遇诗》 ②《长安古意》 ③《蓟丘览古》 ④《登幽州台歌》 ⑤《古风》 8、李白诗歌形式多样,而贡献最大的是( ) ①五古 ②五绝 ③七古 ④七律 ⑤七绝 9.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作家有( )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③苏辙 ④胡铨 ⑤叶适 10.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有( )
①陈亮 ②辛弃疾 ③刘克庄 ④吴文英 ⑤姜夔 11.金代诗文的代表作家是( )
①萨都刺 ②董解元 ③王若虚 ④元好问 ⑤刘因 12.出现于元末的南戏作品有( )
①《琵琶行》 ②《拜月亭》 ③《白免记》 ④《荆钗记》 ⑤《杀狗记》 13.明代著名的诗歌流派有( )
①茶陵诗派 ②台阁体 ③公安派 ④江西诗派 ⑤阳湖派 14.直接以明清时期的重大社会事件为题材的戏曲是( )
①《浣纱记》 ②《鸣凤记》 ③《牡丹亭》 ④《清忠谱》 ⑤《桃花扇》 15.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爱国作家是( ) ①魏源 ②林则徐 ③秋瑾 ④张维屏 ⑤黄遵宪 四、名词解释题 1.《七发》 2.大历十才子 3.散曲 4.前七子 五、简答题。
1.说明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2 初唐著名的宫廷诗人有哪些?他们对唐诗的发展是否有所贡献? 3.《西厢记诸宫调》是在什么故事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同原作相比,在主题上有何改变? 4.《懦林外史》塑造王冕形象有何意义与作用。 六、论述题。
1、举例说明《庄子》的文学特色。
2.为什么说“中国四大诗人”除尤袤外,他们都是南宋最杰出的诗人?
(二)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 )。 A. 祝 B. 史 C. 小臣 D. 巫 2. “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
A.《山海经》 B.《吕氏春秋》 C.《淮南子》 D.《说苑》 3. 《诗经》所收之诗,大致产生于( )。
A. 西周初年至战国 B.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C. 春秋至战国 D. 整个周代 4. 先秦历史散文中对后代辞赋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 )。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5. 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爱人”主张的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孟子
6. 司马迁《史记》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其叙事( )。
A. 以历史事件为中心 B. 以朝代更迭为中心 C. 以历史人物为中心 D. 以作者的历史观为中心
7. 《古诗十九首》这一组诗,大致产生于( )。
A. 西汉后期 B. 东汉初期 C. 西汉初期 D. 东汉后期 8. 钟嵘《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 )。
A. 各体诗歌 B. 五言诗 C. 七言诗 D. 乐府诗 9. 诗人陶渊明生活于( )。
A. 魏晋之际 B. 西东晋之际 C. 晋宋之际 D. 宋齐之际 10. 下列作家中,属于南朝最优秀骈文家的是( )。 A. 范晔 B. 杨衒之 C. 郦道远 D. 江淹
11. 在诗歌体裁方面,李白贡献最大的是( )。
A. 五古,五绝 B. 五律,五绝 C. 七律,七绝 D. 七古,七绝 12. 下列传记散文中,属柳宗元所作的是( )
A.《童区寄传》 B.《毛颖传》 C.《张中丞传后叙》 D.《五柳先生传》 13. 以诗歌的初、盛、中、晚分期看唐传奇,其优秀作品多产生于( )。 A. 初唐 B. 盛唐 C. 中唐 D. 晚唐
14. 下列作家中,不属于“苏门四学士”的是( )。 A. 黄庭坚 B. 晁无咎 C. 秦观 D. 陈师道 15. 江西诗派的得名主要是由于( )。 A. 其中的诗人都江西人
B. 其中的诗人都曾共同生活在江西 C. 他们的诗都作于江西
D. 其领袖黄庭坚是江西人
16. 集中体现辛弃疾驾驭语言能力的是( )。
A. 以诗为词 B. 以论为词 C. 以赋为词 D. 以文为词 17. 元好问论诗的代表作是( )。
A.《戏为六绝句》 B.《论诗十绝》 C.《论诗绝句三十首》 D.《百首论诗绝句》 18. 元代诗歌创作中,涉及的主题最多的是( )。 A. 建功立业 B. 男女情爱 C. 隐逸生活 D. 民生疾苦 19. 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作家出现于( )。 A. 明中叶 B. 明末清初 C. 清中叶 D. 晚清
20. 《聊斋志异》的版本中,一般通行本的底本是( )。
A. 手稿本 B. 铸雪斋抄本 C. 青柯亭刻本 D. 会校会注会评本
二、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5分) 1. 关于陶渊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名潜,字元亮 B. 出身门阀士族家庭 C. 曾祖官至大司马 D. 最后是在彭泽令任上解职归田的 E. 晚年曾亲身参加劳动 2. 王昌龄诗歌创作的主题,主要有( )。 A. 边塞 B. 议政 C. 宫怨 D. 田园 E. 闺怨 3. 关于“大历十才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诗歌大多是唱和、应酬之作 B. 主要活动于唐代宗年间 C. 擅长五言律诗 D. 李益是其代表诗人 E. 仕途都飞黄腾达
4. 南戏在体制上与杂剧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
A. 由副末开场 B. 称一场为一出 C. 每场例有下场诗 D. 有“楔子” E. 结尾有题目正名 5. 桐城派的主要作家有( )。
A. 方苞 B. 汪中 C. 刘大魁 D. 周济 E. 姚鼐
三、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诗歌_______________篇(不包括笙诗)。 2.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体史书。
3. 历史上最早为《楚辞》作注解的著作是东汉时_______________的《楚辞章句》。 4. 《史记》记事,上起自_______________,下至武帝太初年间。 5. 曹植的《_______________》是建安时期优秀的抒情小赋。 6. 《_______________》八首是晋代诗人左思的代表作。
7. 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代替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8. 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小说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9. 唐代文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_______________为分界线,前后起了很大的变化。 10. 杜诗的多样风格中,最具特征性的是杜甫自道的“_______________”。
11. 白居易的生平与思想可分前后两期,以四十四岁时被贬_______________为分界线。 12. 五代词有两个创作中心,一为_______________,一为南唐。 13. “苏梅”指的是北宋两位齐名的诗人_______________和梅尧臣。 14. 大晟词人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15. 现存宋金时期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董解元的《__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是金代诗歌成就最高的作家。 17. 散曲包括_______________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18. 《红楼梦》八十回抄本系统,大都附有_______________评语。 19. 近代“桐城派”散文家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21. 近代以翻译西方小说著名的学者是_______________。
四、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以乐府古题写时事” 2、王孟诗派 3、诚斋体 4、宾白 5、《石头记》
五、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南朝民歌语言运用上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之。 2、 简述“永明体”新体诗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诗人。
3、 同是推崇、继承杜甫,韩愈同白居易在侧重点上有何不同? 4、 柳永词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六、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班固评述司马迁撰《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试加诠释与简要评价,并举例说明此种写作原则在《史记》中的体现。 2、 试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作业答案
答案一
一、填空 1.《国语》2.〈乐府诗集〉3. “无韵”的“笔”4.王昌龄 5.沉郁顿挫 6.孟郊 7.周邦彦8.四(折)9.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10.魏源 二、单选
1.③ 2.② 3.② 4.③ 5.③ 6.③ 7.② 8.④ 9.② 10.② 11.③ 12.③ 13.②14.④15.③ 三、多选
1.②⑤ 2.①②④ 3.①④⑤ 4.①②④⑤ 5.②⑤ 6.②③⑤ 7,①③④ 8.③⑤ 9.②③10.①②③ 11.③④ 12.①②③④⑤ 13.①②③ 14.②③⑤ 15.①②④ 四、解释名词术语
1.①西汉枚乘的代表作
②设为主客问答,重铺陈夸张,对统治者的腐朽生活进行讽谏 ③汉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2、①指唐代宗大历年间驰名诗坛的一群诗人(如钱起、卢纶等) ②擅长写作五律
③以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为诗歌主题,诗风平庸,成就不高。
3.①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同,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和少数民族的乐曲,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②金元时在北方流行,故散曲又称北曲 ③它包括小令、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4.①出现于明弘治、正德年间,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
②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反对台阁休诗风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将文学创作引向了拟古主义的道路。
答案(二)
一、 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B 4. D 5. B 6. C 7. D 8. B 9. C 10. D 11. D 12. A 13. C 14. D 15. D 16. D 17. C 18. C 19. B 20. C 二、 多项选择题
1. ACDE 2. ACE 3. ABC 4. ABC 5. ACE 三、 填空题
1. 305 2. 编年 3. 王逸 4. 黄帝 5. 洛神赋 6. 咏史 7. 山水诗 8. 轶事小说 9. 安史之乱 10. 沉郁顿挫 11. 江州司马(江州) 12. 西蜀 13. 苏舜钦 14. 周邦彦 15. 西厢记诸宫调 16. 元好问 17. 小令 18. 脂砚斋 19. 曾国藩 20. 林纾 四、 名词解释)
1. (1)创始于曹操。
(2)指采用乐府旧题的形式,内容却紧密反映现实,记述时事。
(3)对杜甫的“即事名篇”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都有启示作用。 2.
(1)指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2)王、孟等诗人继承陶、谢,以自己隐居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创作了大量的歌颂山水田园的诗篇,在艺术上为近体诗创作提供了许 多经验。
3.指南宋杨万里的诗歌。其特点是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丰富新颖的想象和自然活泼的语言。其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最多。艺 术风格上有独到之处,但也不免有无聊粗率之作。
4.是元代杂剧剧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韵语组成。与曲文相照应,对情节的发展与 人物的塑造起重要作用。
5. 即《红楼梦》。曹雪芹的未完稿题名《石头记》,最早的抄本也沿用这一名称,后来程伟元将高鹗的续作四十回连同 八十回原作合并,以活字版排印出版,书名改为《红缕梦》。
五、 简答题 1、 双关谐隐
一种是同音同字,一种是同音异字 举例
2、 主要特点:自觉地运用声律来写诗,将声律的要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和对偶的形式相结合。 代表诗人:沈约、谢(月兆)
3.韩侧重杜甫诗的体格变化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传统。
白则侧重于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方法。
六、 论述题 1.“不虚美,不隐恶”是说对于历史人物不凭空赞美,不掩盖恶迹,据实记述,故称“实录”。这是对司马迁胆识的真实而正确的评价。举例作具体阐述2.(1)依据史实,又结合民间传说,体现了现实和理想的结合。
(2)通过复杂情节,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并善于夸张人物的性格特征,取得传神的效果。
(3)艺术结构既宏伟,又严谨。主次分明,脉络贯通,继往开来而富于变化,战争描写尤其精彩。
(4)语言具有雅俗共赏、明快生动的特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