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三分钟”反 思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给学生安排了“课前三分钟”。就是在每节课开课的前三分钟,把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上讲台展示自己。在这三分钟里,学生可以朗诵,可以搞知识竞猜,可以探讨社会问题国家大事,还可以表演小品等等,总之不拘一格。
我设计课前三分钟的目的有四个:一是为了让学生全身心的进入语文课的状态;二是为了能给学生更多的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敢于大胆发言,增强自信心;三,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四个原因,我认为语文课不能拘泥于课本,生活中的语文知识随处可见,再加上这些年,语文考试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所以课前三分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语文知识,这样做还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使他们更能理解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课前三分钟,也可以说是我对校本的挖掘。
刚开始实施这项活动的时候,参与的同学并不多,大多数同学从来没有上过台,又担心被人嘲笑,所以每天上台的总是那三四个同学。但我看得出他们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我需要的是全班同学的参与,我希望让所有的同学都能提高。于是我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让这7个小组的每个学生轮流上台,而且还给他们打分。这个方法很好用,在我的鼓励下,在各小组的组长的说服下,几乎所有的学生敢于上台了,虽然有的人上来后表现的不是太好,但能上来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后来,渐渐的,每个小组都很重视这课前三分钟,他们尽量出新,出彩,为自己的小组争得荣誉。
现在,这个班已经是初二的下半学期,学生在课前三分钟的表现越来越精彩,有的同学自己创作,写诗的,编排小品的都有,而且好多同学的表演水平也很出色,朗诵水平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我们班的学生,随便找一个,都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诵。
这课堂三分钟的效果果然很大,我预想的四个目的全部达到。首先,学生每天盼着上语文课,其次,全班学生的活跃程度让学校的领导老师们都吃惊,领导和老师曾几次听我们的语文课,都对学生的出色表现表示吃惊。学生们不仅课堂上表现积极,而且口头表达能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答题能力非常强,他们中有的学生作出的答案比所谓标准答案都精彩。另外,学生们已经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成绩不断提高,就连学生们普遍不喜欢的作文课,我们的学生上得也是有滋有味而且他们作文水平提高之快,让我吃惊。学生们有如此大的进步,我由衷的高兴,不能不说这一切和“课前三分钟”有一定的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