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可燃气体(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word版)

来源:爱go旅游网


可燃气体(液化石油气)泄漏

事故处置

(完整 正式 规范)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实用范本 / DOCUMENT TEMPLATE 编号:

可燃气体(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

说明:本文是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本文档可直接下载后修改使用。 液化石油气属液化气体类危险化学品, 其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烃。

一、液化石油气的理化特性 (一)气体性质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 具有气体性质, 相对密度大于1.52, 比空气重, 能沿着地面向四处扩散。

(二)膨胀性

经过降温或加压即成为液态, 相对密度为0.495-0.57, 可储人钢瓶。当泄露或释放时在常温下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极易挥发, 体积能迅速扩大250一350倍。

(三)热值大

燃烧1千克液化石油气, 约可发出4.98 x 10 焦耳(11900千卡)的热量, 其液态体积膨胀率约比水大10-16倍。容器内的液化石油气体随着温度上升压力迅速增大。

(四)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

第 2 页/共 8页

实用范本 / DOCUMENT TEMPLATE 编号:

易燃, 爆炸极限为2.25%-9.65%。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引起回燃。液化石油气瓶遇高热, 内压增大, 有破裂和爆炸的危险。

液化石油气在低浓度时对人体无毒, 在高浓度下, 因其稀释了空气中氧气而引起人的窒息。一般液化石油气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如硫化氢, 故显出毒性。此外, 从丙烷起, 碳数越多的烷烃, 起麻醉作用越强, 液化石油气中毐症状有头晕、头疼、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脉缓等;严重时出现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 甚至可窒息死亡。

二、液化石油气泄漏的部位和状态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部位及堵漏的方法 (二)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危险性及特点 1.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

(1)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 由液相变气相, 体积迅速扩大, 并随风漂移, 形成大面积扩散区, 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大量人员进行疏散, 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由于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低, 泄漏后与空气混合, 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 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3)处置难度大。由于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部位、裂口大小及容器内的压力等各不相同, 采取堵漏、输转、引火点燃等措施时, 技术要求特别高, 处置

第 3 页/共 8页

实用范本 / DOCUMENT TEMPLATE 编号:

难度大。

2.液化石油气燃烧特点

液化石油气燃烧会出现以下情况:

(1)气相燃烧时, 呈明亮的黄色火焰。当压力高、气流量大时, 火焰高度可达50米以上, 并发出喷燃的哨声。

(2)液相燃烧时, 呈橙黄色火焰, 由于是不完全燃烧, 所以分离出许多炭黑, 烟雾较浓。

(3)气、液相混合燃烧时, 火焰颜色呈黄、橙黄交替变化, 火焰高度呈高、低周期性变化。火焰低时, 是灭火良好时机。

(4)流(扩)散液化石油气燃烧的火焰高度比燃烧面直径大2-2.5倍。 3.液化石油气爆炸特点

(1)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较大, 约为2%一9.65%。少量液化石油气扩散后, 就能在大范围内形成爆炸性气体。1千克液化石油汽全部气化后, 体积近500升, 若以2%浓度计算, 可组成25立方米爆炸性气体。液化石油气的爆炸威力大, 爆速2000一3000米/秒, 1千克液化石油气的爆炸威力约等于4一10千克梯恩梯炸药的当量。液化石油气爆炸易形成大面积燃烧, 造成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

(2)盛放液化石油气的容器(气瓶、储罐)受热后, 压力迅速增加, 超过其设计压力时, 就有发生物理性爆炸的危险。容器爆炸时, 破坏性也很大, 爆炸碎片

第 4 页/共 8页

实用范本 / DOCUMENT TEMPLATE 编号:

能飞出几十_大量逸出, 可能形成第二次爆炸(化学性爆炸), 造成大面积燃烧。

(3)化学性爆炸。

三、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处置措施 (一)按照标准实行个人防护

(1)进人重危区, 进行实际操作人员实施一级防护。 (2)进人中危区, 人员实施二级防护。

(3)凡在现场参与处置人员, 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

(二)救助要点

(1)遵循“疏散救人、确保安全、有序处置”的原则, 协助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助。

(2)控制、消除一切可能引发爆炸的危险源。 (三)液化石油气站泄漏处置程序

(1)泄漏而未着火的事故处理。泄漏的原因:阀门损坏、管道破裂、液位计破裂、压缩机损坏、储罐破裂等, 其中储罐破裂危险性最大。

(2)切断气源, 堵漏。如阀门损坏, 用麻袋片缠住跑气处, 或用卡箍堵漏, 或用外封式堵漏袋堵漏;管道破裂, 可用木楔子堵漏, 或用外封式堵漏袋堵漏;如系压缩机损坏, 应停止其运转;采用结冰堵漏方法。液化石油气从液相变成气

第 5 页/共 8页

实用范本 / DOCUMENT TEMPLATE 编号:

相时要吸收大量热能, 跑气处温度急剧降低。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 向跑气处射水, 使之结冰, 借以将跑气处堵塞。

(3)打开有关阀门, 将跑气处的液化石油气导向其他储罐, 以减轻泄漏处的压力。

(4)使用本单位的蒸汽或喷射喷雾水流驱散已泄漏出的液化石油气, 防止其达到爆炸浓度。

(5)控制一切火源。消除液化石油气扩散区的一切火源, 停止一般性生产活动;液化石油气已经扩散到的地段, 电气保持原来状态, 不要开或关, 接近液化石油气扩散区的地段, 要切断电源;进人液化石油气扩散区排险的人员, 动作要谨慎, 防止静电和碰撞金属产生火花。

(6)设置警戒线, 严禁一切无关人员和车辆进人液化石油气扩散地段。如果液化石油气已经扩散到本单位以外的地方, 要封锁附近的交通。

(7)救援车到达现场, 不可直接进入液化石油气扩散地段, 应停在扩散地段的上风方向和高坡安全地带, 并做好准备, 对付可能发生的燃烧、爆炸事故。

(8)向液化石油气扩散地段的人员发出警报, 在泄漏严重的情况下, 要撤走非必要在场人员, 留在现场抢险的人应尽量减少。

(9)如果是室内泄漏, 在采取堵漏的措施以后, 应打开门窗, 将室内液化石油气排出, 但不可使用一般非防爆型的排气扇排风。

(10)险情排除之后, 经过测试, 当气体浓度确已低于爆炸下限10%以后, 才可恢复正常活动, 接触警戒。

第 6 页/共 8页

实用范本 / DOCUMENT TEMPLATE 编号:

四、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的注意事项 (1)警戒区域内, 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

(2)作业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进人现场或警戒区内的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及各种防护器具, 穿着密封或救援防化服, 外围人员要穿纯棉战斗服, 扎紧裤口袖口。勒紧腰带裤带, 必要时全身浇湿进人扩散区。

(3)要注意观察风向、地形及火情, 从上风或侧上风接近火场, 选择正确停车位置, 救援车要选择上风方向的人口、通道, 停靠在上风方向的适当部位, 使用上风方向的水源, 在扩散区上风侧风方向选择进攻路线, 接近扩散区并设立水枪阵地和现场指挥点, 提高预防爆炸、烧伤和中毒的警惕性。

(4)准备充足器材装备后, 方可行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反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体漏出。

(5)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的流向,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蒸汽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6)灭火后要彻底清查火场, 根除一切危险因素, 防止复燃、复爆的发生。 (7)消除所有的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8)紧急撤离时, 为了确保人员安全可抛弃车辆、器材, 授权各阵地指挥人

第 7 页/共 8页

实用范本 / DOCUMENT TEMPLATE 编号:

员遇有严重情况不需要请示撤离的指挥权。

(9)严禁处置人员在泄漏区域的下水道等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滞留, 以防爆炸冲击造成伤害。

第 8 页/共 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