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坤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8年第6期
阅读名著,品味经典,是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帮助他们走向文学殿堂的必由之路。在名著阅读中,学生透过五彩斑斓的文学世界,感悟到了世间百态,领会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从而思接千载,与先贤对话,与伟人交流,大大提升了其精神层次,拓展了学生的文学视野,一举多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名著阅读的大门,适时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做到课内外结合、视听结合、读写结合、读评结合,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名著阅读,享受阅读之趣。
一、课内导引,课外阅读
在急功近利的“浅阅读”时代,之前进行的快餐式名著导读,让学生死记知识点,完全偏离了阅读的初衷,学生对阅读逐渐失去了兴趣。基于此,教师要特别重视课内导引的设计,以课文为中心辐射全篇,找准名著的切入点,设置悬念,为学生展现名著的风采,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带动课外,为接下来的名著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教师设计了“梁山好汉林冲来也”的互动环节,一曲《好汉歌》拉开了序幕。从课内文本内容谈起,学生说得津津有味。有的说:“林冲一忍再忍,真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吞。”有的说:“我觉得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当下是阶下囚,而洪教头则是座上客,所以不敢轻举妄动。”还有的说:“我觉得林冲太懦弱了,早就应该给洪教头一个下马威了。”教师适时引导:“如果豹子头林冲一开始就动手,那他就是黑旋风李逵了!”学生大笑。教师接着说:“林冲的性格里有一种叫‘隐忍’的因子,而且分量十足,与其命运发展息息相关。你们还想知道关于林冲的哪些故事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原著《水浒传》中的《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这几章,研究研究林冲这个人物……”
导引,是前奏,是序曲。如果设计科学、生动,可以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唤醒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由徜徉于名著的海洋中,让他们真正深入文本,从名著中汲取营养,收获人生的宝贵经验。
二、视频激趣,逐层深入
在小学语文名著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打造全新的视听环境,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很多经典名著被翻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样吸引了小学生的眼球。语文教师要顺势而为,将名著阅读与视频播放巧妙结合,化解阅读中的难点问题,让学生透过大屏幕上生动、精彩的表演和名家的趣味点评等,理清人物间的关系,领会人物精神,体会人物的性格,远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为深入阅读做好充分准备。
在科幻冒险名著系列阅读中,教师定期举行的观影课,深受小学生的欢迎。《海底两万里》《西游记》《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金银岛》等,一下子开启了学生的科幻冒险之旅。在观看《海底两万里》时,教师特别选取了主人公在新几内亚海岸冒险的情节。当鹦鹉螺号搁浅在暗礁上时,当食人族大开杀戒时,当大章鱼袭击潜艇时,学生屏住呼吸,仿佛身临其境,与影片人物一起战斗。这之后,班里的阅读气氛更浓郁了,小组成员共读一本书,或者与其他小组一起“飘书”,交换阅读,并一起就某个情节展开讨论。有的认为:“鲁滨逊在荒岛生存长达28 年2 个月之久,太了不起了。如果换做自己,一定会疯了的。在那里,物
质生存只是一方面,精神危机才是最大威胁。没有一颗坚定、勇敢的心,就无法开展冒险之旅。”
可以说,阅读文字与观看动态视频,只是接近名著的不同方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网络技术为名著阅读教学插上了翅膀,让学生看到了名著的不同层面,并逐步学会从多角度来看问题,从感性向理性过渡。
三、读写结合,无缝衔接
“不动笔墨不读书”,名著阅读更是如此。这些作品多以宏伟的结构、庞杂的人物和多变的情节取胜,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字积累,很难做到“读懂、读透”。语文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准备摘抄本,让他们摘录好词佳句、励志名言、经典诗词等,还要定时为学生设置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并整理汇总。此外,针对名著阅读开展的专题写作也非常必要,既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也能为学生的表达交流提供最好的平台。
有个男生的作文在班里特别出色,在作文点评中,教师这样评价:“引经据典,博古通今,让你的作文大放异彩。”这值得我们思考。翻看他的摘抄本,我们可以看到诸多名言警句,还有随手写下的读后感。他的一篇名为《人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这样写道:“人生的旅途,漫长而曲折,充满着艰辛和困苦,如果妥协,就会被命运吞噬;可如果坚持,就可能会反败为胜,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那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只有一个独木舟、一只钓竿、一个破帆、一把渔叉,可是他会像勇士一样与大马林鱼战斗,从不放弃,即使血本无归,精疲力尽,无济于事,也要‘奉陪到底’,从此我记住了这位老人,也记住了这本书——《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写作水平的提高与积累、感悟有直接关系,而阅读就是写作最好的伙伴了。
读中有悟,写中有解,读写结合,方是提高名著阅读质量的最佳方式。在写作中,学生尝试模仿运用名著的思路、手法,自觉使用名著的内容,可谓游刃有余。透过一篇篇佳作,我们看到了学生的阅读成果;通过一处处细节,我们看到了学生的阅读深度。
四、交流点评,鼓励生成
伴随名著阅读教学,教师还带领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展各项名著阅读活动,营造名著阅读的氛围,如小组读书交流会、班级读书报告会、话剧表演、亲子读书等活动,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闻,弥补各自的不足,争取朝着“百家争鸣”的局面发展。在交流和点评中,我们经常会有意外的惊喜,如那些个性化的点评和叫板权威的观点,这正是深入阅读的体现,要鼓励,更要为之喝彩。
在《格列佛游记》读书交流活动中,学生各自推荐了自己喜欢的章节,有《宫廷游戏》
《语言的妙用》《海盗抢劫》等,大家使用最多的关键词有讽刺、挖苦、反语、批判、虚伪等。有男生说:“读《格列佛游记》,感受最深的还是作者对当权者的嘲讽和无情批判,而读《鲁滨逊漂流记》,感受最深的当属主人公的锲而不舍和勇敢坚毅。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更喜欢《鲁滨逊漂流记》。”而女生则反驳道:“斯威夫特的作品要更关注社会现实,这与中国的经典《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非常相似,属于‘不平则鸣’的类型。”学生已经有了文学评论的基础。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阅读是多向交流的过程,需要辩论和争鸣,需要推敲和探究。学生触摸到了名著的脉络,体味到了名著的味道,这才有了精彩点评和个性观点,这才有了“百花盛开”的场景。
“腹有诗书气自华。”名著阅读将小学生带进了一个奇异的世界,那里可以发现名山大川、峡谷云海、碧波茂林、奇花异草等,那里可以看到嬉笑怒骂、悲欢离合、怜悯残暴等人生境况,
还可以读到或豁达、或委婉、或睿智、或感性的文字……通过名著阅读的有效开展,小学生的见闻增加了,视野扩大了,素养提高了,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为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大公镇古贲小学)
(责任编辑张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