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邱少云阅读答案
【篇一:五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和答案】
五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共6页,9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
学校 班别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一、语言积累我最多。(15分) (一)填空。(11分) 1、学习了《西风胡杨》,我知道了胡杨是一种最 坚韧 、最 无私 、最 悲壮 的树。 2、你见过夕阳斜照在江面时的景色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 《暮江吟》一诗中是这样描绘此景的: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3、“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读了这句有趣的歇后语,我还想起了另一句歇后语: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可填任意一句歇后语 )。 4、读了《海上日出》我认识了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巴金。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我觉得这句诗中用得最好的两个词是 暖 和 寒 ,它们既表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6、四面桃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联)
(二)根据后面的意思在前面括号填上成语。(4分)
1、(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向低处。形容所处的地势有利。
2、(目不转睛):不转眼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3、(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4、(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二、基础知识我最棒。(3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再说说其中一个字的记忆方法。(6分)
( 逶迤 ) (咳嗽) (屋檐) ( 摧 肝 裂 胆)
( ):
(二)辨字组词。(4分)
蹈(舞蹈)辩(辩论)熬(蒸熬)蔓(蔓延)
稻(稻田)辨(分辨)傲(骄傲)漫(浪漫)
(三)我会选词填空。(2分)
战役 战争 1、不久以后,被写入战史的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了。
2、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居然 依然
1、虽然经历了许多艰险,但锡兵的心里(依然)充满着希望。
2、这篇课文很长,他只读了几遍,( 居然 )能流利地背下来。
(四)补充下列成语,并任择一个造句。(4分)
( 斩 )钉( 截 )铁 披( 荆 )斩( 棘 ) 大义( 凛 )
然
惊( 慌 )失( 措 )忠心( 耿 )(耿 ) 全神( 贯 )
( 注 )
( ):
(五)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4分)
1、 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 比喻 )
2、 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
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
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 排比 )
3、 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他微笑。(拟人 )
4、你看,咱们身上的鞋袜衣衫,哪一件不是女子千针万线缝出来的呀?
( 反问 )
(六)句子天地。(10分)
1、这样的老师,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改为陈述句)
这样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
2、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它们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
3、当风提着裙子姗姗走来,安恬的海面顿时泛起密匝匝的弧纹。(缩句)
海面泛起弧纹。
4、太阳从山坳里升起来。(改成拟人句)
太阳从山坳里慢慢爬了起来。
5、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三、我是阅读小能手。(25分)
(一)阅读课文选段,并完成练习。(13分)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
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钟头才
渐渐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
出一声呻吟。
敌人全部被我们歼灭了,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
分钟。
1、这段话选自 《我的战友邱少云》。(2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失败( 胜利 ) 渺小( 伟大 ) 开始( 结束 )
3、文中邱少云被比作 千斤巨石 ,强调了他趴在火堆里 纹丝不动 。(2分)
4、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横线的字所代表的含义。(4分) 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
才: 强调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的时间长。 ②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才: 强调战斗时间短,结束快。
5、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
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
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
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
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
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
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
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4分)
摇动( 摇曳 )空闲( 闲置 )忧愁( 忧郁 )悄悄(悄然 )
2、加“()”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故乡 )。(2分)
3、用“——”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2分)
4、第二自然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小伙伴 、 老屋 、 田野、 河堤 、桦树林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2分)
6、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看到明月想
起“( 床前明月光 ) ,( 疑是地上霜 )。”(2分)
四、写作高手就是我。(30分)
在你生活的周围,你认为哪个地方景物最美?请你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题目自拟。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写出景物的特点。字数在400字以上。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地名。
【篇二: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总复习之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套附答案)】
txt>1、《我的战友邱少云》节选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1、根据课文内容在空白处填空。(2%) 2、给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
3、划横线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1%) 4、说说下列两个句子中“才“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2%) 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②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
5、志愿军为什么能迅速地拿下“391“高地?(2%)
6、“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2%)
2、《我的战友邱少云》节选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 )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 )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说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
很容易看见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 隐蔽---容易---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 居高临下---- 纹丝不动----
4、用横线划出突出邱少云严格遵守潜伏纪律的句子。(1%) 5、潜伏部队的潜伏纪律要求是什么?(2%)
3、《金奖章》节选
使者打开盒子,拿出奖章。大厅里顿时就像炸开了锅,鸟儿们叽叽喳喳的,个个伸长了脖子,盼望着使者把金灿灿的奖章挂到自己的脖子上。
“金奖章授予——”使者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乌鸦!”
乌鸦大吃一惊,抬起头来。使者已经走到他面前,把金奖章挂在了他的脖子上。乌鸦连忙说:“您大概弄错了!我既不像黄莺和百灵那样会唱歌,又不像喜鹊那样会说好听的话,也不像老鹰那样有力气??我怎么可能得到奖章呢?”
2、将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至少4个2%)
3、说说下来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2%) ①、“金奖章授予——”
②、奖章上刻着‘地球的清道夫——乌鸦’
4、将“我怎么可能得到奖章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5、划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描写,通过这种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喜鹊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1.5%)
6、下面的句子中哪个词语或短语用得很好?用横线划出来,并说说为什么。(1%) 大厅里顿时就像炸开了锅。
7、用波浪线划出乌鸦获得金奖章的原因。(1.5%)
4、《西风胡杨》节选
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会有无数声音回答:我们是胡杨! 1、 用“___”划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2%)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
遍体鳞伤---- 孑然凄立---- 3、 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2%)
① 、每逢烈日蒸熬,胡杨树身都会流出咸咸的泪。( )
② 、那些伤者将被疗治,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 ) 4、文中划横线的部分作者连续用了三个“我祈求”形成排比句,表达了作者的恳切希望,作者恳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5、用||给短文分段并总结段落大意。(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跳下悬崖。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 激动---胜利---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
昂首挺胸----惊天动地----
3、“屹立”一词突出了五位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4、文中划线部分采用了_____________描写,通过这种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5、“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声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6、《酿》节选
吱呀—声,门轻轻地开了。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没(m? m?i)精打采的。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1.5%)
4、文中划横线部分处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5、用波浪线划出文中描写老师外貌描写的句子。(1%) 6、找出文中的反问句抄下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1.5%)
7、东东喜欢他的语文老师吗?为什么?(2%)
7、《酿》节选
老师迟疑片刻,什么也没说,又接着朗读了下去。然而,她读得不那么流畅了,声音呆板,并且又念错几个字。下课的铃声一响,她就收起教案走了,显得很不开心。
霎时----惋惜----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 敬佩---- 迟疑----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
吃一堑,长一智-----怡然自得----
6、请用横线划出第二自然段中神态描写的句子。(1%)
8、《十年后的礼物》节选
1、根据拼音在空白处写上词语。(3%)
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 ) 4、仿照划波浪线的部分写一个句子。(1%) 5、“啊,她明白了”中“她明白了”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9、《十年后的礼物》节选
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我口袋里连一根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了。”但他答应送给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横线。(2%)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
奇妙----期待----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
呜咽---- 萌芽----
4、文中划横线的一句(①)是一个__________句,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
5、划波浪线的那一句(③)写出了达格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划双横线的部分(②)是_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达格妮_____________的心情,第④句是_______描写,此时达格妮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2.5%) 6、爱德华.格里格是以怎样奇妙的方式送给了达格妮的礼物的?
7、第⑤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 8、达格妮为什么会对大海高声说:“生活啊!我爱你!”?
10、《梅兰芳》节选
1、请在片段的[ ]内给加点的字填选择的读音,并画上“√”。(1%)2、请在片段的( )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并画上“√”。(1%)3、请在下面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短文的括号中。(1%)如果??就?? 尽管??但?? 不但??而且??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日本人邀请梅兰芳演戏,真正的目的是想借助他的影响来美化侵略者的丑恶行径,所以说日本人是“别有用心”。
b、梅兰芳对奢华的生活不屑一顾,是因为他要做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一个具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
c、梅兰芳“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的炸弹,说明他担心生命受到威胁,而不能保住自己的民族气节。
5、我们从最后一句话中可以体会出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1%)
6、请用“?宁愿?也不?”写一个句子。(2%)
11、《天 窗》(节选)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地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丰富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账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1.1、以上片段选自课文《 》。 2.用“──”划出描写所看到的句子。 (2分) 用“~~~”划出“我”的想象的句子。 (2分)
3.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2分)
4.理解句意: 。
(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唯一”的意思是__________ ,“慰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整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4分)
“一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写(什
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划,是用了_______________ 修辞手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中的划线句改成反问句。(2分)
12、《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节选
丹尼斯的爸爸在校长陪同下走进教室,孩子们都好奇地望着他。只有库伯吓得心里乱跳,手掌出汗,生怕丹尼斯的爸爸一个箭步冲过来,像老鹰抓小鸡似的把他这个“小偷”给揪出来。校长讲话的时候,丹尼斯的爸爸用眼睛扫视了一下所有的孩子。有一瞬间他的目光甚至跟库伯对个正着。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陪同——扫视—— 2、文中“小偷”带有引号,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 _______ ”的句子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14、_________________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
眼睛。 4.文中写了父亲关爱小群的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件(第2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第3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第
5~6
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全文,简要说说小群为书包责怪父亲时
,
父
亲
为
什
么
愣
住
了
,
半
天
没
吱
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以后,()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 )陌生黑暗的,( )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
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的意思 震耳欲聋——情有独钟——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章中的括号内: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第4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今后,谁还能像父亲那样做自己的眼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真读第8节,为什么父亲追悼会上的一句话震撼着小群,又好像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他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
(1)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读1-3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读7-8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给短文加个标题:《 》
15、学溜冰
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溜冰。
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果然,此法甚妙。因为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椅子行进,来往自如。
我想,椅子真是好!
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溜了一个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冰场,一看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哪!这回他走上冰来,一言不发,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失去了椅子,我不觉惊惶大叫,脚下不稳,跌了下去,嚷着要那椅子。
老师在旁边,看着我在那里叫嚷,无动于衷。我只得自力更生,站稳了脚步。我这才发现,我在冰上这样久,椅子已经帮我学了很多。但推椅子只是一个过程,真要学会溜冰,非得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带着椅子溜冰的,是不是? 不要以为你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更不要使你自己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世上没有人可以支持你一生!别人可以在你必要时扶你一把,但是别人还有别人的事,他不能变成你的一部分,来永远支持你。所以还是拿出力量来,承认“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吧! 1.读拼音写词语。
( )( )() () 2.根据文章的内容,用“||”把文章分成两段,并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事中,在我初学溜冰时,老师为什么给我一把椅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能推着椅子自如溜冰时,老师为什么又把椅子搬走?
【篇三:14我的战友邱少云】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
(3)解词:
揳入:把揳子、钉子等钉在物体里面。本课指敌人控制的高地插入我军阵地。
袭击: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方。
潜伏:隐藏、埋伏。潜:隐藏。
居高临下:处在上方,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地形。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漫山遍野:“漫”是到处都是的意思。漫山遍野就是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挪动:移动。
2、读出你最受感动的段落。
3、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
二、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从课题看,本文主要写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2、简介作者及社会背景。
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故事发生在朝鲜战场上。作者是李元新同志。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加“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部情况,本文是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
一九五○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把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简要说出课文主要写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感觉邱
少云是怎样的人?
2、读后讨论回答。
四、理情脉络,讨论分段。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提示:找出描写时间的词作为分段的界线,用“‖”
标出。
1、学生讨论。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段(1)交待这次战斗的目的。
第二段(2~3)写我们连队的潜伏情况。
第三段(4~8)写邱少云牺牲的经过。
第四段(9~10)写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战斗迅速取胜。
五、扩展
按四段读课文,概括每段的小标题。如:可编为:
(1)拔毒牙;(2)潜伏好;(3)勇献身;(4)速取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难点。
2、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文哪部分最能突出反映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崇高精神的中心呢?(第三段最能表达这一中心。)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出示思考题:
(1)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他是怎样想的?
(2)邱少云的思想活动是怎样体会到的?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4)指导学生看图说说邱少云所处环境和烈火烧身时的表情、动作、展开联想说说邱少云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5)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六小节前两句思考:为什么邱少云能扑灭身上的烈火而不扑,“我”就在他附近,能救邱少云而不去救?下面学习第二段。
2、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他们隐蔽在什么地方?要求是什么?“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
(1)学生边读边勾画答案。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小结:在生死关头,在个人与战友,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利益矛盾的时候,邱少云想到的是战友、集体、国家,这是多么伟大的战士呀!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呀!
四、以读代讲一、四段。
五、总结中心思想
六、再读课文,研讨表达特点。
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和中心的呢?
1、学生边读边勾画、批注。
2、小组研讨、准备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学生先从哪方面说都可以。
(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这种写法好像是作者在给大家讲故事,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开头、发展、高潮、结局这四部分是一般记叙文的构成部分。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记事完整,叙述清楚,交待明白,层次分明。
(3)本文景物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很突出。这是一篇以写“人物”为主的记叙文,主人公是邱少云。但全文没有直接描述邱少云的语言、动作的词句。因为邱少云所在部队在执行潜伏任务,不能说话,也不能动。作者就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人物外表的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突出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安全,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忍受痛苦的顽强毅力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4)本文语言精练、生动。没有多余的句、段,而且段段紧扣中心。
4、品读好词好句。
七、小结
这篇课文表达方法告诉我们,仅仅有了内容,并不能保证写出好文章;虽然内容是最基本的,但不掌握多种表达方法也不能写出好文章来。在学习本课时,不仅学习英雄的好思想,也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附: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