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末 复 习
【知识框架】
【中考热点】
热点一 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命题分析
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是中考常考的内容之一。主要的知识点有: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山脉的走向及分布、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等。主要
考查的形式为选择题和综合题,多结合地形地势图或剖面图进行考查。
在考试中,一种形式为用我国沿北纬32°纬线(或北纬30°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或我国地势分布图,来考查我国地势的特征、三级阶梯的分布、地形区的名称、我国地形地势的优越性等。
另外一种形式是通过我国地形分布图(或部分地形区的分布图),考查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和分界山脉的名称。 例1
[永州中考]读“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的特征是( )
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中部高,四周低 D.东、西高,中部低 (2)①代表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第(2)题,沿32°N纬线所作的我国地形剖面图,自西向东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①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 答案 (1)B (2)B
例2 [成都中考]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山脉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所示的山脉是( )
A.昆仑山脉 B.天山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太行山脉
(2)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解析 本题组考查我国的山脉和地形的分布。第(1)题,甲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呈弧形,是喜马拉雅山脉。第(2)题,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准噶尔盆地。 答案 (1)C (2)B 热点二 中国的气候 命题分析
中国的气候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也是重点内容。考查的形式有选择题和综合题,多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进行考查,既考查读图能力,又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气温和
降水的分布规律及造成气温和降水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气候类型的分布、判读,以及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等。
在考试中,一种形式是通过对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对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进行判断;另一种形式是通过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的形式,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 例2
[自贡中考]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 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 (2)四个城市中,气候的大陆性最强的是( ) 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
解析 第(1)题,根据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可分析出②城市年降水量最多,④城市年降水量最少。第(2)题,气候的大陆性表现在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从图中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四个城市中,④城市具备这个特点。 答案 (1)B (2)D 例3
[垫江中考]图2-Z-4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气候区,雨水、热量条件配合好,气候条件相对较 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2)图示气候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依据位置可知,①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寒 冷,夏季炎热,终年干旱少雨,降水集中于夏季;②为温带季
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③为亚热带季风气
候,其特点是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④为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⑤为高原山地气候,其特点是全年低温,降水较少。分析选项可知,图中雨水、热量条件配合好,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是③地。 答案 (1)C(2)B 例4
[厦门中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月份,厦门平均气温约为 __℃,北京平均气温约为 __℃,影响厦门与北京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1月份,甲地平均气温介于 __℃和 __℃之间,乙地平均气温气温介于 __℃和 __℃之间。甲地平均气温高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3)我国东部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三亚与漠河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 ____ ℃。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和原因。第(1)题,在图中分别找到厦门、北京,观察附近的等温线即可判断其1月份平均气温。厦门气温高,北京气温低,主要是纬度差异引起的。第(2)题,甲地外围是一条闭合等温线,比两侧气温高,越向内气温越高。又因图中等温距为4℃,所以甲地气温介于-8℃~-4℃之间。乙地外围是一条闭合等温线,比两侧气温低,越向内气温越低。又因图中等温距为4℃,所以甲地气温介于-16℃~-20℃之间。甲地平均气温高,是地势低造成的;乙地平均气温低,是地势高造成的。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平均气温三亚约为20℃,漠河约为-28℃,相差约48℃。
答案 (1)12 -5 纬度位置 (2)-8 -4 -16 -20 甲地地势低(3)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48
热点三 长江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命题分析
长江和黄河是我国的主要河流,又因为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所以长江和黄河便成了考试热点之一。主要考点有:长江、黄河的源头,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流
经的省区和地形区,长江的开发,黄河的治理等。其中黄河的水土流失、“地上河”、凌汛及其危害,原因及其治理措施是近年来考查的热点。考查的形式有选择题和综合题,多结合长江、黄河流域图进行考查,对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例5
[聊城中考]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和流程长度、含沙量均居我国首位 B.三峡位于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
C.葛洲坝水电站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 D.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联结南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
(2)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其原因主要是( ) A.支流集中分布在干流南侧 B.主要湖泊在干流两侧均有分布 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向南逐渐推移
D.南北两侧的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解析 第(1)题,长江不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三峡位于湖北省,葛洲坝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三峡水电站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电站。第(2)题,长江中游河段南侧有两大湖——洞庭湖和鄱阳湖,北侧有汉江注入,由于其干流呈东西走向,支流呈南北走向,所以随雨带由南向北逐渐推移,南侧湖泊、长江干流和北侧汉江相继进入汛期,时间相对错开,对长江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 答案 (1)D(2)D 例6
[宜宾中考]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中各水文站的含沙量数据,其中含沙量最大的河段是( ) A.兰州—河口 B.河口—龙门 C.龙门—陕县 D.陕县—利津
(2)下列利于减少黄河含沙量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加固大堤 B.开荒种地 C.植树种草 D.退田还湖
解析 第(1)题,黄河中游穿行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约90%来自于中游流域。从图中可以看出,龙门—陕县测得黄河水含沙量最大,达到33.3~37.7千克/立方米,故含沙量最大的河段是龙门—陕县。第(2)题,“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汇入。
答案 (1)C(2)C 例7
[菏泽中考]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读“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唐古拉山,流经我国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注入 __海。从长江的流向可判断出我国地势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列举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2个)。
(3)长江不同河段,水文特征迥异,其开发利用的重点也不同。下面甲、乙两图反映长江上游河段景观的是_______,并结合“长江干流纵剖面示意图”,说出长江上游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的重点。
解析 本题考查了长江的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1)题,长江注入东海,从长江干流剖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第(2)题,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可以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个方面说明。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或径流量最大、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第(3)题,长江上游流经山地,河谷深切,水流湍急,所以重点开发水电;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稳,重点发展航运等。
答案 (1)东西高东低 (2)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乙 水文特征:上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开发利用的重点:该河段应大力发展水电,开发丰富的水能资源。 热点四 我国的自然灾害 命题分析
虽然“自然灾害”是教材新增的一节内容,但在历年的中考中,此知识点也经常出现。因为自然灾害与前面学习的地形、气候和河流都有着直接的联系。主要考点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种
类判断、某种气象灾害或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危害、避灾救灾的方法和措施。一般通过自然灾害分布图来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出现。 例8
[青岛中考]读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2)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解析 第(1)题,图中的气象灾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和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出现的频次较少,说明这种自然灾害为寒潮。第(2)题,通过图中的年均等频次线,可看出内蒙古高原的寒潮年均等
频次数为3.0,为最高。 答案 (1)D(2)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