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可用微孔滤膜采集。 ( )
3.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规定,接受委托的职业卫生技术服 务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等级分类的结果决定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的 编制形式。 ( ) 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组织专家对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审查的专家不少于 5 人,并至少应从专家库中抽取 3 人。 ( )
5.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 未经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的竣工验收或验收 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 ( )
6.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10 台设置 1 个采样 点;10 台以上,至少设置 2 个采样点。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的范围内, 一般每 20 米设置 1 个采样点。 ( )
7 事故性监测应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为止。 ( ) 8 为保证车间内良好的通风和自然换气,使用有机溶剂的工作场所不宜过于狭 窄,厂房的高度应不低于 3.6m,人均面积不少于 5.0m2,人均占有容积不小于 18 2 ( ) m 为宜。
二、单选题(共 12 分)
1.采集空气中的铅烟采用( A、滤纸 C、玻璃纤维滤纸
2.空气中甲醇采用固体吸附剂为( A、活性碳 C、GDX-101 ) 。 B、过氯乙烯滤膜 D、微孔滤膜 ) 。 B、硅胶 D、401 有机担体 ) 。 1
3.气相色谱法通常采样用如下哪人指标作为定性指标( A、保留时间 C、保留体积 B、调整保留时间 D、调整保留体积
4.用短时间采样方法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锑、铬金属气溶胶。采集流量及时间 应为( ) 。 A A、5L/min 流量采集 15min B、10L/min 流量采集 15min C、15 L/min 流量采集 15min D、100 L/min 流量采集 15min
5.分析纯试剂瓶签的颜色为( A、金光红色 B、深绿色 ) 。 C、中蓝色 D、黄色
6.在有害环境性质未知、是否缺氧未知及缺氧环境下,选择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 护用品应为________,不允许使用________;在不缺氧,但空气污染物浓度超过 IDLH 浓度的环境下,选择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可以是________,也可以是 ________,但应适合该空气_________________。 ( ) A、过滤式,携气式,过滤式,携气式,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水平 B、携气式,过滤式,携气式,过滤式,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水平 C、全面罩,半面罩,全面罩,开放式面罩,污染物浓度水平 D、全面罩,半面罩,半面罩,开放式面罩,性质
三、不定项选择(正确选项一项或一项以上,多选或者少选不得分。共 36 分) 1.活性碳管常用来采集空气中的( ) 。 A、有机化合物 B、无机化合物 C、金属化合物 D、粉尘 E 以上均不是
2.由国家发改委审批、总投资额 100 亿元的机密工程,现拟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机构对其
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下列哪些机构可以承担该项业务。 ( ) A、工程所在的省级职业病防治院,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 B、某省疾控中心,取得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 C、某省疾控中心,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 D、工程所在地省级职业病防治院,已取得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 E、某区疾控中心,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
3. 下 列 哪 些 属 于 卫 生 行 政 部 门 必 须 对 职 业 病 危 害 预 评 价 报 告 审 核 内 容 。 ( ABD ) A、负责评价的技术机构的资质和范围。 B、评价报告的规范性。 C、评价报告的技术内容。 D、技术审查专家组的组成,技术机构对专家意见的处理情况。 E、评价报告的公正性。 4.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某生产企业拟做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 素日常监测。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BCD ) A、可以由该企业内设职业卫生检测中心承担; B、 只能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 2 生技术业务机构承担; C、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D、应由职业病防治机构承担。 E、 可以由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业务 机构承担。
5.电焊车间中的铅在空气中主要以什么形态存在。 ( A、雾 B、烟 C、气溶胶 D、尘E、蒸汽 )
6.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评价时,评价的内容应包括( A、个人防护用品是否有“LA”标志 B、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制度和发放标准 C、个人防护用品的配戴情况 D、个人防护用品是否有安全卫生许可证号 E、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因素 )
7.关于热加工房,以下设计哪些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 A、其纵轴应与当地全年主导风向相垂直 B、当条件受限制时,其纵轴与当地全年主导风向的夹角不得小于 45 度 C、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 D、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应高于 1.2m E、车间内发热设置相对于操作岗位应设计在夏季最小频率上风侧,车间天窗 的下方
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应包括( A、采样方法 B、采样地点 C、采样频率 ) D、采样距离 E、样品数目
9.关于定点区域采样和个体采样,描述正确的是( ) A、定点区域采样常用于评价作业环境质量 B、定点区域采样反映作业者真实接触水平 C、个体采样适用于采集空气中浓度非常低的化学物 D、应用工时法,记录作业者每一采样区域的停留时间,可以根据定点区域采 样结果,估算作业者接触水平 E、定点区域采样结果与个体采样结果不一致,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的联系
10.氩弧焊作业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 A、臭氧 B、一氧化氮 C、高频电磁场 D、工频电磁场 E、电离辐射
11.某耳塞为广州高利坚劳动用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其 NRR 值为 28dB,某防尘 口罩为 3M 公司产品,半面罩。工人工作时若能正确配戴,以下关于它们的防护 效果叙述正确的
是( ) A、耳塞的降噪效果为 16.8dB,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即可将空 气中粉尘浓度降低 10 倍。 B、耳塞的降噪效果为 28dB,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0,即可将空 3 气中粉尘浓度降低 100 倍。 C、耳塞的降噪效果为 16.8dB,防尘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0,即可将 空气中粉尘浓度降低 100 倍。 D、耳塞的降噪效果为 28dB,防护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即可将空 气中粉尘浓度降低 10 倍。 E、耳塞的降噪效果为 16.8dB,防护口罩指定防护因数(APF)=100,即可将 空气中粉尘浓度降低 100 倍。 12.通风除尘系统风道的设计计算中运用了以下哪些参数?( A、风道有效截面积 B、控制风速 C、风量 E、风道长度
四、简答题(另附纸答题。共 38 分)
1.尿样应如何采样和保存?(4 分) ) D、平均风速
2.某企业工人日工作时间 12 小时,测得工作岗位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酰胺、 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正己烷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分别 15mg/m3、 10mg/m3、450mg/m3、80mg/m3,该工作岗位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为什么?(二 甲基酰胺、 四氯化碳、 1, 1, 1-三氯乙烷、 正己烷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TWA) 3 3 3 3 为 20mg/m 、15mg/m 、900mg/m 、100mg/m )(请列出计算方法。5 分) 。
3.假设某车间苯的散发量为 6000mg/h,三氧化硫散发量为 1000mg/h, 正己烷的散 3 发量为 10000mg/h,如果新风中正己烷浓度为 30mg/m ,请问设计通风量至少应为 多少 m3/h。(请列出计算方法。5 分)
4.柴油加氢精制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氢油比和空速条件下,借助加氢精制催 化剂的作用,把油品中的杂质(即硫、氮、氧化物以及重金属等)转化成为相应 的烃类及易于除去的 H2S、NH3 和 H2O 而脱除,金属则截留在催化剂中。同时烯烃、 芳烃得到饱和,从而制得安全性、燃烧性都较好的优质产品。其工艺流程见下图 4 根据生产要求,外操工的劳动方式是巡检,内操工的劳动方式是固定工。外操工 、反应进料加热炉(F101) 、 的巡检站共有 11 个点,包括循环氢压缩机(C101) 热高压分离器 (V102) 过热分气/冷低分油换热器 、 (E103) 原料油过滤器 、 (F101) 、 、循环氢脱硫塔(T103) 、柴油泵(P105) 、产品分馏塔塔顶 加氢进料泵(P101) 回流罐(V106) 、热高分空冷器(A101)和外操室。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请识别外操工在各巡检点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答案请填入下表) (10 。 分) 工种 巡检点 循环氢压缩机 反应进料加热炉 热高压分离器 过热分气/冷低分油换热器 外操工 原料油过滤器 加氢进料泵 循环氢脱硫塔 柴油泵 产品分馏塔塔顶回流罐
5 职业病危害因素 热高分空冷器 (2) 若外操工在巡检时,在巡检循环氢脱硫塔发生气体泄漏,请问该气体为何 气体,要求厂方应急救援配备应急救援设施时,应配备哪些?(6 分) (3)针对外操作工的巡检路线,你认为应配备的防毒设施有哪些?(6 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