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沈阳绕城高速公路北李官互通立交改扩建方案分析

沈阳绕城高速公路北李官互通立交改扩建方案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3期 北 方 交 通 ・6l・ 沈阳绕城高速公路北李官互通 立交改扩建方案分析 魏明祥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沈阳110166) 摘要:通过对沈阳绕城高速公路北李官互通立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介绍,详细阐述了改扩建 中在尽量利用原立交匝道路基和桥梁的前提下,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在满足其远期通行能力的情况下,以达到 节省工程造价、避免浪费的目的,为以后的改扩建工程提供设计思路。 关键词:沈阳绕城高速;互通式立交;匝道;改扩建 中图分类号:U44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6052(2012)03—0061—03 1 前言 65.37。互通区内匝道最大纵坡4.825%,凹形竖曲线 沈阳是辽宁省及整个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 最小半径1300m,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2200m;单向 单车道匝道路基标准宽度为8.5m、单向双车道匝道 路基标准宽度为11.5m。枢纽互通区范围内共有跨 线桥2座,分别为两条半定向匝道跨线桥跨越本项 目,跨线桥分别采用2×(21+3—30+21)nl+(30+2 —枢纽,也是其交通运输网络的中心城市,沈阳绕城高 速公路连接着沈阳去往大连、长春、山海关、丹东、吉 林、通辽、抚顺七个方向的高速公路,承担着大量的 过境运输量。 沈阳绕城位于沈阳市主城区的外围,路线起点 位于沈阳市西侧的北李官互通立交,路线经北环、东 环、南环、西环,终点回到起点闭合成环,路线全长 81.872km。 4O+30)m+(21+3—30+21)m和2×(21+3—30 +21)rn+(30+2—40+30)In+2×(21+3—30+21) m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交叉角度90。。 随着沈阳经济的发展及城区交通量的快速增 长,沈阳绕城高速原有对向四车道的通行能力已远 远不能满足远景交通量的需求,因此对沈阳绕城高 速的改扩建势在必行。同时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 建工程的实施对于减轻沈阳城区交通压力、保障道 路交通的安全、畅通、进~步完善辽宁公路网、优化 沈阳城市交通体系结构、促进沈阳市经济社会健康 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李官互通式立交于1995年9月建成通车,位 于沈阳绕城高速公路西环起点北李官村附近,连接 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沈山高速公路和沈阳市建设大 路,为沈阳市交通西出口的重要枢纽型互通式立交, 图1 北李官枢纽立交现状图 另外在本立交的西北象限,即在红旗台前往北 京方向的匝道右侧,有沈阳服务区一处,该服务区为 该互通立交通车后,新增的一处专为去往北京方向 的车辆提供服务的设施。 3 北李官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方案 3.1 交通量预测及通行能力分析 每天承担着大量的交通转换功能。 2 北李官互通式立交的现状 北李官枢纽互通现状为对向内环的混合苜蓿叶 形,环形匝道分别位于西北象限和东南象限。匝道的 根据交通量预测分析(图2),北李官枢纽互通 主交通流方向是沈阳至张土方向,设计末年(2033 年)转向交通量为19664pcu/d;次交通流方向是红 内环曲线最小半径为50m,缓和曲线参数A值最小为 ・62・ 北 方 交 通 2012 图2 2033年互通立交转向交通量 旗台至北京方向,设计末年转向交通量为 17021 pcu/d。根据北李官枢纽互通现状及交通量预 测分析,该互通平纵面指标基本满足现行规范的要 求,通行能力基本满足远景交通量增长的需求。 3.2 改扩建标准 互通区段内主线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 速度lOOkm/h,对向八车道,整体式路基,路基宽度 41.OOm;匝道设计速度60(40)km/h,标准路基宽为 单向单车道8.50m,单向双车道11.OOm;被交路建 设大路设计速度60km/h,现状路基宽度24.50m(未 包括人行道宽度)。 3.3 既有互通存在问题 (1)北李官互通立交自建成通车以来,运行状 况基本良好,但随着沈阳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量不 断增大,尤其位于东南象限的内环匝道,即从北京前 往红旗台方向的减速内环匝道,纵面指标较低,最近 随着重车的不断增加,在该处侧翻现象较多,事故频 发,所以该匝道作为本次改建重点。 (2)由于该立交建成通车较早,主线变速车道 局部不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如变速车道长度不足、 双车道变速车道无辅助车道等。 (3)在本立交的西北象限,即在红旗台前往北 京方向的匝道右侧,存在一服务区,该服务区的进出 口车辆在匝道上的进出随意性较大,很不规范,交通 隐患极大。 3.4 改扩建方案 针对以一L存在的问题,在确定北李官互通立交 改扩建方案时,首先要满足其功能和安全的要求,然 后最大限度地利用立交内原有路基及桥梁,避免浪 费。因此确定如下改扩建方案(图3): (1)根据初设外业调查和桥梁检测结果,北李 官立交区内两条半定向匝道跨线桥外观质量及使用 性能均较完好,所以本次改建保留两座跨线桥,两侧 引线及变速车道重新设计调整,并增加辅助车道以 图3北李官立交改扩建方案图 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2)为了能够利用原有互通匝道桥,互通区内 主线采用右侧单侧加宽方式,新加右半幅从桥下通 过,同时将左幅线位向右适当调整,既可减小两幅之 间的空地,也能使左侧新增的辅助车道落在原有的 路基范围内,减小了占地和拆迁。 (3)将东南象限内北京至红旗台方向的内环匝 道改为半定向匝道,这样不但消除了原有内环匝道 的交通隐患,而且与交通量相符。 (4)对西北象限的内环来说,由于进入内环匝 道的车辆全部从收费站驶出,驶出距离较短,车速较 低,并且纵面指标相对较好,能够满足该方向的车辆 相互转换需求,因此维持环形匝道型式不变。 (5)对立交区西北象限的服务区进出口重新进行 设计,使进出服务区的车流更加规范,避免交通隐患。 通过上述的改扩建方案,不但充分利用了原来 2座半定向匝道桥,而且把原绕城主线的整幅路基 作为改建后的左幅路基。同时在对原有匝道线形拟 合中,尽量靠近原有路基中线,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 用现有路基,减少路基填土数量。因此本立交的改 建方案,在满足其各项功能的情况下,做到了经济、 合理和最优。 图4北李官立交改扩建效果图 第3期 魏明祥:沈阳绕城高速公路北李官互通立交改扩建方案分析 ・63・ 改建后主要工程数量如表1。 表1 北李官枢纽互通改扩建主要工程规模表 因此,在本次改扩建中,针对上述不足,首先是 在纵坡较大的桥梁和引线处加强交通警示标志、震 荡标线等安全设施,同时在平交口处增加导流设施 或人员疏导,避免在距离不足处出现车辆拥堵。 4 结论 北李官枢纽互通式立交连接京沈高速、沈阳绕 城高速和沈阳建设大路,为沈阳的交通西出口,其重 要程度不言而喻。并且由于建成通车已久,立交周 3.5 改建后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立交为在原位立交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由于 围厂矿、企业众多,三路交叉位置空间狭窄,立交布 线较为受限。同时,对于改建项目,应该在满足规范 和通行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利用原有匝道路 基和桥梁,把工程造价降到最低,避免浪费。因此本 立交在设计初经过了多方面论证比选,才最后确定 了该互通的改扩建方案。 受地形、地物以及利用匝道、桥梁情况的限制,导致 改建后的立交仍然存在原有立交的不足之处。 首先是利用原有立交的2座匝道桥,由于其桥 上及引线纵坡分别达到了4.825%和3.664%,并且 匝道桥引线分别通向收费站,对于积雪冰冻地区,纵 坡较大;其次是收费站中心与被交路(建设大路)的 平交口由于受交角的影响,局部距离小于150m,不 满足现行规范最小距离要求。对于上述不足,本次 改扩建中如一次彻底解决,必须拆掉原有半定向匝 道桥和对被交路(建设大路)进行改移,这就需要付 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完成,并且对于城市道路建设大 路进行改移,可行性不大。 参考文献 [1]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2]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3]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社, 20o5. [4]交通部公路司.降低造价公路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 社.2005. [5]美国各州公路与运输工作者协会.公路与城市道路几何设计 [M1.西安:西北工、l 大学出版社,1988.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Scheme Analysis of Beiliguan Interchange of Shenyang Ring Expressway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Beiliguan Inter- change of Shenyang Ring Expressway,solution for existing problems under the premise of utilizing ramp foundation and bridge of original interchange as possible during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are elaborated in detail SO as to a— chieve the goal of saving engineering cost and avoiding wast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eeting future traffic capacity and provide design ideas for future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 Shenyang Ring Expressway;Interchange;Ramp;Reconstuctrion and extens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