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采访过来人:回首他们经历的高考年

采访过来人:回首他们经历的高考年

来源:爱go旅游网
采访过来人:回首他们经历的高考年

(2011-10-07 08:29:43) 转载▼

开学近一个月了,不少新高三学生来电表示尚未完全进入学习状态,询问如何才能尽快适应。高三这个学年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如何痛并快乐地走过?本期,我们采访了4名新大学生,回首他们所经历过的高考年,几多艰难、几多感慨、几多收获,或许能给你有所启发。

“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困难算不得什么了” 采访对象:陈莎兰(上海大学 汉语言文学系)

“有一部叫《海盗电台》的电影,内容很励志,我高三一年大约看了不下20遍。”陈莎兰进入大学才20天,她眼中的高三,不是回忆,只是昨天刚发生的事。

《海盗电台》讲的是一群叛逆的摇滚青年对抗体制的故事,高三心理起伏的陈莎兰,也曾和父母抗争过。

“我的脾气原本很温和的,但高三时,父母的话里稍带一点教育的口吻我就会不高兴,甚至发火。父母当然是出于好心,希望我早些休息,别贪玩,而我却想,我已经辛苦了好久,就轻松那么一会儿,也不行吗?”

陈莎兰每晚几乎都在11:30后才入睡。作为文科生,她选的是政治,每天回家都要背诵大段内容,再加上其他科目的作业也不少。“我的数学高一、高二时就不太好,到了高三想要填补漏洞有些吃力。”

陈莎兰的家离学校不近,每天6:00就要起床。面对频繁的考试,起起落落的成绩,还有与父母的矛盾,有些不顺也一度在她心中被放大,以至于郁闷和压力一时无处排解,让她手足无措。

但在高三逐渐深入后,陈莎兰却慢慢想开了。一来高三考试多,一两次的失利也逐渐不放心上,二来她也找到了不少排解压力的方法。“空闲时听听班得瑞的纯音乐,这种舒缓而自然的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

“前两天翻旧书,找到我当时记录数学错题的本子,居然有厚厚的好几本。”刻苦和努力早已不是家长的叮咛,而是每个高三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

于是,种种不快、焦急、紧张、冲突都在这埋头冲刺中被冲淡。陈莎兰事后看来,高三一开始的种种矛盾,究其原因还是对紧张学业的不适应,而一旦进入状态,找到合适的解压方法,一切困难自然算不得什么了。

“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和父母沟通”

采访对象:张文昊(上海海洋大学 食品安全管理专业)

张文昊毕业于上海市延吉中学,现在是上海海洋大学的大一新生。谈起自己的高三,他觉得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父母。

“高一、高二时我读书并不好,甚至有点吊儿郎当。到了高三,父母自然盯得更紧。不断的叮嘱,听多了总会觉得烦躁,有时候还会顶两句嘴。”

“经过高三,我最大的心得与读书无关,我建议高三的学弟学妹,不要与父母站在对立面。也许出于心理压力或者叛逆,你们会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但我仍然建议,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和父母沟通,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总是不遗余力的。

在复习方面,张文昊对语文尤有心得。他语文基础比较薄弱,他先将复习重心放在了在文言文上。“我整理了很多文言实词的解释,一直不停地记,文言文的翻译练习也常常在做,终究有了进步。”其他方面,张文昊也并没有放弃,深知文笔不出彩的他,只能另辟蹊径来提高作文能力。“我总结了很多作文的基本‘格式’,遇到很难构思的题目,就拿来套用。另外,也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

排解高考压力,张文昊同样选择了听音乐,“我觉得学习紧张的时候,放重金属的摇滚乐来听,整个房间吵吵闹闹的时候,内心的郁闷就发泄了。”

“参加自主招生并非多多益善”

采访对象:刘思宇(复旦大学 日语专业)

与大多数进入复旦大学的本市学生相同,刘思宇也是通过自主招生,进入了这所高等学府。不过她的高考考分仍旧很高,“数学130分,是发挥比较一般的科目吧。” 刘思宇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就开始着手自主招生的复习。但与许多崇尚“多次考试多次机会”的考生不同,她早就将目标锁定于复旦大学。“文科是我的强项,我也更喜欢语言类与经管类专业,因此交大与同济我想都没想过,自然也不会去考。”

当然,如此自信也缘于她学习的优秀。在育才中学,刘思宇是“英语免修生”,只有通过学校测试的学生才能获得这一资格,这也意味着,她可以不上英语课。于是高三的英语课就成了她的自主招生复习时间。针对强调综合能力的复旦“千分考”,她的复习“重基础而不钻难”。

有时,刘思宇也会感到烦躁,因为繁重的课业与自主招生实在难平衡,但最终她还是决定为自主招生挤出点时间来。刘思宇高三住校,21:30晚自习结束后,22:00到24:00必为自主招生让路。尽管最后她获得了学校的直推名额,跳过“千分考”直接进入面试,但直至消息下达前,她仍坚持着每天的自主招生复习。

不少学生参加自主招生时,需要递交申请材料,刘思宇觉得这也有讲究。“材料的真实无疑最为重要,因为面试时考官随时会根据材料深入提问。”比如在刘思宇面试时,一名考官就针对她“爱书法”的自述,问及“书法最高境界是什么”。

至今刘思宇还能记得面试时,考官所散发出的压迫感。“面试点在一个研究生寝室里,与考官面对面距离仅有一米,要随时准备回答无法预料的提问,真有些紧张。”刘思宇还记得,一名考官问了一些关于数学概率的问题:假如50人,只有一张电影票,用抽签的方式是否公平?

“我回答公平后,考官又问,如果第一个人就抽中了电影票,之后的49人概率都为零,这样还公平吗?当时真有些动摇,但最后我还是回答了公平,我觉得,答题对错还在其次,倒是意志千万别随着考官的质疑而动摇。”

通过了淘汰率为50%的面试,刘思宇获得了复旦大学的预录取资格。但她不疾不徐的学习步调并未因此而改变。在她看来,做题多不如善于总结,笔记做得再认真,如果不看照样无效。

总结各门擅长的学科,她说,一本英语《高考词汇手册》反复读很有必要;语文则更强调知识的积累,以及作文材料的准备。

其实,刘思宇的父母都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教师,但在高三这一年,他们没有给她太多意见。唯有在一次预录取后的逛街中,妈妈告诉她,“如果不是你被‘预录取’,我大概也不会让你出来逛街的吧。”她这才了解到,原来父母也心急,只是不表现出来罢了。

“认定的就做下去,不后悔”

采访对象:刘雪颖(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刘雪颖的高考成绩到了“二本线”,但由于一心想去传媒专业,她放弃了补填志愿的机会,来到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这里有我喜欢的广告设计专业。”刘雪颖说,一旦她认定的事情,就不会后悔。

刘雪颖的高三,是一个拼命在赶,又始终坚持的过程。

理科不错的刘雪颖,由于高二时看历史小说入了迷,鬼使神差般地选了历史。“事后才知道,历史不是我的强项。”即便如此,刘雪颖也没想过换加一课程,一来她确实喜欢历史,二来她相信勤能补拙。从模仿他人答题时的套路开始,刘雪颖慢慢找到了思路,成绩也随之上升。

“母亲是个急性子,但高三这年语气缓和了很多,甚至在我成绩落后时反过来安慰我。 高考前,刘雪颖也有许多梦想,“交大、复旦、华师大,这些学校我都去过,那里的学习氛围真是无法比拟,但度量自己的成绩,上一所‘二本’的传媒专业才是最适合我的选择。”

可惜的是,刘雪颖412分的高考成绩,虽然高出了“二本线”,却与所报的学校都一一错过。最终,她放弃了补填志愿,因为执著地喜欢传媒专业。

这些天刘雪颖军训完毕,大学生活刚刚起步,她的坚持是否正确尚无法定论,但是军训时“优秀学员”的称号,已让她的前路露出了光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