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测绘工程质量系统化管理方法研究

城市测绘工程质量系统化管理方法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i 捆 i :。。 。.。 。 。 。 .。 。 。, 工程技术 城市测绘工程质量系统化管理方法研究 刘海浩 (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 0081)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测绘及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思路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质量 的系统化控制管理方法,全文以质量检查点为线索,探讨整个流程中的数据检查方法,相信对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测绘工程 测绘 系统化管理 数据检查 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P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 o)o6(c)一o094-o2 标准提供的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保证的通 人员、设备和数据采集过程上。人员的质量 测绘是采集、量测、处理、分析、解释、 用模式可以看到,质量管理系统包含四大 管理点主要是人员的能力水平能够胜任工 描述、分发、利用和评价与地理和空间分布 过程要素,即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 作岗位,应达到一定的学历、职称、工龄、业 有关数据的一门科学、工艺、技术和经济实 现,测量、分析和改进。如图1所示。 绩、培训等。设备的质量管理点是年检和使 体,具有基础性、前期性和公益性和特点。 用前的检校,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满足工 程使用。 测绘产品是反映地表上的自然、人工要素 4质量的系统化控制管理 及其在地理空间的位置和属性信息的,而 质量管理是由一系列系统的特定的概 测绘工程数据采集过程的质量管理建 这些信息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行各 念组成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理论的概念体 立三个固定管理点: 业需要利用和必须依赖的基础。而工程测 系,它包括质量、质量环、质量方针、质量计 第一、己知数据的检查;第二、控制数 量是把工程地区各种地面物体的位置和形 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审核、质量成 据的检查;第二三、地形要素,图形,碎部数据 状,以及地面的起伏状态,用各种图例符 本及质量体系等。 的检查。另外在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平差 号,依照规定的比例尺测绘成地形图,或者 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 和地形要素的采集,图形编辑等过程中根 用数字表示出来,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 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 据需要建立II缶时管理点。 提供必要的图纸和资料。要测绘的地球表 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并获 4.2数据检查 面形态以及地物地貌虽然复杂多样,但其 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 测绘工程数据的质量检查,是保证地 形状和大小均可看作是由一些特征点的平 活动。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指为了达到和 形建模和数据库数据正确性的基础,这里 面位置和高程所决定的。测绘工程的主要 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 的检查包括图形数据、属性数据、风格检 任务有控制测量,碎部测量,线路测量,施 施方面的活动。 查、拓扑检查这几个方面。 工放样,数据处理等工作。 系统思想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 4.2.1图形检查 维方式,使人们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 数据在整理,转换的过程中可能产生 2城市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联系和内在规律。系统工程是用科学方法 各种各样的错误(悬点、缺边等),使得图形 质量保证体系的系统功能,在于沿着 规划和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最优途 在进行拓扑运算的时候出现错误,所以必 科学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及时地获取 径的选择,使工作在一定时期中取得最合 须进行图形检查。具体的图形检查包括以 各种应有的质量信息,进行判断、加工、储 存、传送,最后以指令信息作为反馈加以输 出,通过改善体系的要素,实现体系应有的 控制状态,求得需要的质量保证。质量保证 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成果。这里所指的科 下四个方面。 学方法是指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通盘筹 第一、错误图形记录检查:检查图层中 划,合理安排整体中的每一个局部,以求 是否存在如悬点、缺边等错误的图形记 整体的最优规划、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 录:第二、环状图形面积检查:检查图斑的 体系的构成要素有目标值系统,程序标准, 使每个局部都服从一个整体目标,做到人 面积和图斑与自身相交造成面积不等的 工作标准,组织系统,管理点,信息管理,体 尽其才,物尽其用,以便发挥整体优势,力 情况;第三、面积检查:检查每个行政区域 系评价。 求在这个系统中避免发生损失和浪费。质 内部图层的图斑面积与该行政区域面积 量的系统控制就是将系统工程应用于质 之间的误差是否在容许范围之内;其它检 3城市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要素 量控制。 查:如重叠检查、缝隙检查、自相交检查和 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质 4.1质量管理点 线闭合检查等。 量管理系统要素。根据GB/TI9001一ISO900I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应分别设定在 4.2.2属性检查 属性检查的目的是检查属性数据是否 质量管 系统的持续改进 丢失或者不完整,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表结构检查:检查图层的表结构 和数据库中相对应的是否相同;第二、宇段 1城市测绘工程概述 值非空检查:检查特定字段是否被赋值;第 三、重复编号检查:检查某个字段是否有重 复的编号;第四、字段值范围检查:检查字 段值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第五、枚举检 查:检查字段是否在发定的枚举表中。 4.2.3风格检查 图形风格化问题即符号化问题,是数 进 -.一 {要求一 满意 据转化过程中最再棘手的问题之一。不同 绘图平台下 形数据的符号(如颜色、线 宽、线型等)是不能兼容的,这是因为不同 软件的符号库和符号化方式是不同的,所 以要解决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转换中风格 的丢失问题,只有通过要素编码将不同要 素对应起来,也就是将符号库对应起来,才 增值活动 一一一+信启、流 图1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系统模式图 94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Q: Science and TechnOi0gy fnnovation Herald 工程技术 能实现风格的转换。风格检查也就是要素 规定执行。 记录的保存应按填写日期的顺序排列,需 编码的检查。 测绘过程输入输出的编目、图、表格数 要时进行装订,便于以后检索。所有记录, 4.2.4拓扑检查 值等均有标识和可追溯性。与相关专业互 特别是书面记录应确保记录不丢失、不受 一些数据模型支持拓扑关系(如Cm erage), 提资料应填写《互提资料卡》并请接受人签 潮、不损坏,保证记录的完整和清晰。计算 而另一些数据模型则不支持拓扑关系(如 收。控制测量中,输入的是起算数据和项目 机硬盘和光盘贮仔的记录在备份好的同时 Shapefile),而且不同软件支持的拓扑关系也可 的各种参数指标要求。GPS控制测量输入的 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采用科学分 能不一致。当从支持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向不 是己知起算点数据、坐标系、控制等级、测 类的统一编号或编码或计算机软件储存, 支持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转入数据时,拓扑关 区中央子午线、独立基线边等; 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及时查找到所需要 系会丢失:当从不支持拓扑的数据模型向支持 导线控制等常规控制测量输入的是已 的记录。根据记录的用途,规定各类记录的 拓扑的数据模型转入数据时,必须重新建立拓 知起算点数据、坐标系、控制等级所要求的 保俘期并由文件做出规定。一般记录的保 扑关系。重建的拓扑关系足否l[确,是否有所 限差等;水准测量输入的是已知起算点高 存期为l~3年。 丢失,这些信息都要通过拓扑检查来获得。 程、控制等级所要求的各种限差等。操作就 标识作为信息存在的一种方式,涉及 4.3过程控制 是严格依照各项规程由操作员通过仪器设 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测量设备必须有计量 测量是测量人员进行的一组操作。测量 备对观测数据的采集过程。输出的是符合 确认状态标识,采用的标识可分为:合格 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测量过程的输入是被测 相应精度指标的控制点数据及控制网精度 标识(绿色)、不合格标识(红色)和准用标 对象,在进行测量之前它们的测量信息或测 评定结果,包括闭合差、误差椭圆、最弱边 识(黄色)。其次是各种文件记录成果等要 量数据是未知的或者不是很准确知道的。经 相对中误差、最弱点中误差等。 做好标识。 过投入资源,例如由有资格的测量人员,利用 碎部测量和线路测量中,输入的是控 经过校准或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按照规定 制测量中输出的控制点成果数据。操作是 5小结 的测量程序,在受控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 对碎部点数据的采集和属性信息获取的过 本文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分析质 操作,实现测量过程的转化,由被测对象转化 程。输出的是合格的数据和信息。施工放样 量管理系统要素,设置质量管理点,进行质 成为具有准确可靠测量信息的产品。 中,输入的是控制测量中输出的控制点成 量检查等论述l『测绘工程中质量管理的系 测绘工程中的各项任务都是一个过 果数据和放样点数据信息。操作是将放样 统控制。 程,所以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关键是对测 点在实地标示的过程。输出的是放样点标 量过程的控制。每个过程有j个阶段:输 示结果和复测数据及误差信息。 参考文献 入、操作、输出。因此一个合理的质量管理 4.4记录和标识 [1]丁莉东.测绘生产企业绩效考核的研究 就是输入无误、操作正确、输出合格。测绘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有关的 与探索.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3). 工程必须遵照规程进行图根控制及碎部 记录应进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记录控制程 【2】刘永祥,张文军.测绘单位内部管理问 点数据的采集。在野外测量过程中的原始 序文件,确保记录的标识、 存、保护、检 题探讨.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2). 记录应有操作人员签署,方为有效。测量 索、保存期和处置。所有记录表格,包括操 【3]陈捷.城市测绘信息化关键技术及特征 过程通过自查、校核、审查进行控制,消除 作记录、检查记录、质量管理记录、测量设 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09,31:19. 测量产品标识记录、数据输入、数据计算、 备的测量能力和测量结果的记录均按统一 数据输出和绘图中的差错,防止不合格品 规定的系统进行统一编号。与质量管理有 出现。所有《测绘记录》均应按照表格栏曰 关的记录应由一记录的部门或个人保存。 (上接93页) 进行测试,对变电站接地系统进行定期的 等技术措施对接地系统进行维护,以保证 的部分可以连接多条线路进行疏通,保证其 接地网电阻测试。即使接地系统的接地电 电站接地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转,防止安全 电流能顺利通过,从而达到热稳定。 阻全站合格,也应定期检查各回路的连接 事故的发生。确保电站接地系统的安全高 3.2要解决接地系统中存在电位差的问题, 状况,根据实际情况,有预期的对接地网进 效运转不仅对促进我国超高压变电站的现 就要重视采取均衡电位的措施 行开挖检查,检查其腐蚀的情况。 代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 具体做法是:在故障电流集中的变压 3.5要计算准确的入地故障电流 义,甚至会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乃至我 器中性点等敏感部位应采用加强的集中接 入地故障电流是综合分析电站接地系 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我 地装置,可以连接多条线路来拓宽短路电 统安全指标的重要依据。电力系统发生短 们要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电站和变电站按 流的通道,降低电位的升高。电缆管道和电 路时,只有很少一部分短路电流流入土壤, 地系统的问题。 缆沟可铺设几条与电缆平行走向的接地扁 其余部分都会回流系统。入地故障电流的 铁,应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以保汪其安 计算公式为: 参考文献 全性。如果条件允许,不同作用的电缆可分 × × ב [1】杨东辉,吕德群.自动补水静电接地装 开铺设,以求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式中, ——分流系数; 置[J].中国石油石化,2010(4):83. 3.3合理选材降低电阻率。全面采取防腐措 统将来的发展规划系数; [2】王海跃,蒋礼,谭斌,刘飞.高压电缆分 施 隶减系数; 支箱接地装置的开发与应用【J】.广西电 在接地系统的施工中,如果因实际条 故障电流。 力,2009(6):22~23. 件限制,难以避开土壤干燥或含有腐蚀性 其中 取1.25。校正规划系数 反应将 (3 J杜丹侠.浅谈热力站的防雷和接地系统 成分的地方施工,那么就需要采取措施使 来故障电流的增长。 设计【J】.【lJ西建筑,2010(7):168~169. 其对接地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 [4】魏立明,张永,朱懿.输电损耗分摊管理 点,可适当的加大接地体的截面和接地体 4结语 系统的设计[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 连线的截面以降低电阻率,并在铺设钢材 发电站和变电站的按地系统状况的好 报.2009(6):63~66. 的外面涂上防护膜,防止锈蚀向钢管内发 坏直接威胁着工作人员和电站设备的安 【5]李永明.变电站按地网不合格分析及建 展,还有会产生明显效果的就是任设备上 全,接地系统的现状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接 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9,29:43. 加上防腐剂,可以大大减小腐蚀程度。 地系统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 【6]李忠夷。接地系统的经济可靠设计现状 3.4定期测试 重视。要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光要改 及研究方向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要保证电站接地系统的长期稳定工 进接地系统中地阿结构的设计,还要加强 2009,5:50. 作,还要定期对接地电阻和地网连接状况 维护同时采取均压、分流、屏蔽、光电隔离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