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解析

《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解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叉章编号l672 5328(20I 5)O4 0065・『J5中图分类号,U412 75文献标识码:A DOt:10 I38l lI・514 2015 O4}1 《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解析 张宜华’。喻斌 (1.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400020;2.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DBJ 50/T178--2014)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用 以规范指导重庆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工作。《规范》编制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公交优先, 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的指导原则。《规范》的创新之处包括:根据建成区环境和地形特征执行 有差异的设计标准以适应实地环境、避免过度建设;明确平面交叉口选型的考虑因素和选型办法; 细化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停车视距等。此外,《规范》还详细规定了设计车型、行人过街设施、路缘 石转弯半径、无障碍过街设施、公交站台长度等内容。 关键词:道路平面交叉口:规范;交通分析;设计流程;几何线型 Discussionon UrbanRoadwayAt-gradeIntersectionDesignStandard『力Chongqing ZhangYihua。,YuBin2 (1.ChongqingMunicipal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Chongqing400020,China;2.SchoolofTranspor- tation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Urban RoadwayAt-grade/ntersection Design Standardin Chongqing(DBJ 5O厂r178-_'2Ol4)has been implemented since May 1st,2014,which provides the guidance for urban intersections desing in Chongqing.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rinciples ofthe standard,including public transit prioriyt,and integra- tion ofplanning,design and management.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innovative ideas in the speciifcation as follows:adopting context sensiitve design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errain ofurban built-up areato avoid excessive construction,identifyingtheinfluentialfactorsonthe selectionofintersec- tionlayoutandthemethod,adjustingthe standardof stopping sightdistance atintersections,and ere.Fur- htermore,the specification also definesthe designedvehicletype,pedestrian crossingfacilities,turning m_ dinsofcurb,obstacle—free crossingfaciliites,andlnegthofbus stopsindetail. Keywords:at-grade intersection;specification;trafifc analysis;desing process;layout desing 收稿日期:2014—03-13 作者简介:张宜华(1973一),男,重庆市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交通规 划、交通工程。E-mail:104889219@qq.corn 0引言 范》(GB 50647—201 1)In、《城市道路交叉口 设计规程》(CJJ l52—201O) 。然而,这些 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咽喉。很大 规范中关于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内容片幅有 程度上决定着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服务水 限,可操作性不强。上海、浙江、武汉等省 平。在交叉口处对各种交通流的不同处理方 市编写了专门针对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规划、 式,不仅直接影响行人、骑车者等交通弱势 设计规范或规程。由于特殊地形地貌,重庆 群体的安全和利益,也影响机动车的通行能 市更需要一本针对性强的地方规范来指导相 力。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 关规划设计工作。 将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与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相关的国家 1《规范》编制背景 规范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 37一_2Ol2)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 重庆市域内城镇多位于山地、丘陵地 区,与平原城市相比交叉口用地条件较差、 建设费用更高。目前重庆市道路平面交叉口 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由于规划设计中对 整体道路环境及交通特性的分析不足,部分 交叉口红线范围太小,无渠化条件,交叉口 进口道缺乏合理渠化,车道划分与车流量、 流向不匹配,车道划分与信号控制不匹配; 2)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考虑不足,非机动车缺 乏路权。行人过街困难,存在较大安全隐 患;3)公共汽车站多设置在交叉口进口道, 公共汽车上下客后左转对交叉口的车流影响 很大;4)市内干路上大型环形交叉口比较普 遍,近年虽对部分环型交叉口进行改造,但 受原来交叉口的用地条件制约,影响道路通 行能力提升;5)交叉口管理措施不到位,不 能充分发挥交叉口潜力。 在这一背景下,《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 交通分析 改扩建交叉口 0譬 ;詈 第麦 十若 二Z 卷罡 筻暑 图l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流程 四l誉 期 Fig.1 Design process of roadway intersection 66 资料来源:文献【4]。 交叉口设计规范》(DBJ 50/T178--2014)t (以 下简称《规范》)对山地城镇平面交叉口设 计内容进行补充与完善。《规范》结合重庆 市山地城市的地形特点,总结近年重庆市交 叉口设计的实际经验,同时借鉴和吸收国内 外最新规范、导则和研究成果 。 2《规范》编制的指导原则 1)以人为本。转变过去交叉口规划、 设计、治理以车为本的指导原则,重视对公 共汽车、行人及自行车通行空间和通行时间 的保障。同时解决好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 人的交通组织,创造便捷的无障碍过街条件。 2)因地制宜。结合重庆市高密度开 发、土地资源有限的特点,在保证交叉口通 行能力的同时尽量节约用地。对于受实际条 件约束较大的交叉口,可适当放宽技术标准。 3)公交优先。合理布设公共汽车站、 配置公交专用信号,既方便公共汽车运行, 又减少公共汽车停靠对交叉口的影响。 4)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道路平 面交叉口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是互为关联的 3个阶段,应统筹安排,做到三者有效结 合。虽然《规范》主要针对设计阶段,但仍 兼顾规划和管理阶段的要求。 3《规范》特色及创新 1)突出交通分析在道路平面交叉口设 计中的重要性。 大部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基本上 只有几何线型设计,导致几何线型难以与交 通量、交通控制相匹配。为提高道路平面交 叉口的设计水平、推动交通分析及交通控制 技术,《规范》建议宜在交通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几何线型及交通控制设计。 《规范》提出交叉口设计流程主要包括3 个阶段:交通分析、交叉口几何线型设计及 交通控制设计(见图11。新建交叉口和改扩 建交叉口的交通分析内容略有不同。对于新 建交叉口,交通分析包含交通量预测、交通 组织设计以及交通运行分析。其中,交通量 预测应包含各相交道路的进口及出口流量确 定;交通组织设计主要是根据交通量预测分 析确定交通组织方式;交通运行分析宜分析 各进口道服务水平、平均延误、排队长度以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CJJ 37—20l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2】GB 50647—20l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 【S】. 『31 CJJ 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S]. [4]DBJ 50/T178--2014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 叉口设计规范[S]. [5】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A Policy on Geometric Design of Highways and Streets fFifu1 Edition) [M].Washington DC:AASHTO,2004. a示例一 [6】Florid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Florida Intersection Design Guide[R].Tallahassee: FDOT,2013. 【7】Fitzpatrick K,Wooldridge M D,Blaschke J D.Texas Urban Intersection Design Guide[R/ OL].200512014—01—20].http://d2dtl5nnlpfr0r. cloudfront.net/tti.talTlU.edu/documents/0.4365. S.pdf. [8]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Hihgway Capacity Manual(HCM 2010)【R].Washington DC:TRB, 人行横道中心线 2010. b示例二 [9]GB 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S]. 图3交叉口三面坡位置 Fig.3 Position of three—side slopes at intersection [10】DGJ 08.96一_20l3上海市建设规范城市道 资料来源:文献[4]。 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S]. (上接第74页) [2】Gonzalez Guzman,Carlos Alberto,Robuste 城市公共交通路网布局模型[J].土木工程学 Francesc.Road Space Reallocation According 报,2005,38(1):l17—120. to Car Congestion Externality[J].Journal of Wu ShOiang,Shi Qixin,Lu Huapu.Trafifc E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1l,137 ifciency:Based Urban Public Trafifc Network (3):281—290. Distirbution Model[J].China Civil Engineer— [3]Zhang Xiaoli,Chen Jun,Wang Wei,Jinag Da— ing Journal,2005,38(1):1 17—120. zhi.Efifciency and Equity Comparison of Ur— 【6】Mehar A,Chandra S,Velmurugan S.Passen— ban Road Space Reallocation Schemes[C]// ger Car Uni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Service Peng Qiyuan,Kelvin C P Wang,Qiu Yanjun, for Capacity Analysis of Multilane Interurban Pu Yun,Luo Xia,Shuai Bin.Proceeding of Highways in India[J].Journal of Transporta-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 tion Engineering,2014,140(1):81—88. portation Engineering(ICTE2009).USA: [7]Sheth C,Triantis K,Teodorovic D.Perfor—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s Press, mance Evaluation of Bus Routes:A Provider 2009:159—164. and Passenger Perspective[J].Trnasportation [4】Sampaio B R,Neto 0 L,Sampaio Y Efifcien— Research Part E,2007,43(4):453—478. cy Analysis of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Les- 【8]Holmgren J.The Efifciency of Public Trans— sons for Institutional Plnaning[J].Trnasporta— port Operations:An Evalu ̄ion Using Stochas— tion Research Part A,2008,42(3):445—454. tic Frontier Analysis[J].Research in Transpor- [5]吴世江,史其信,陆化普.基于交通效率的 tation Economics,2013,39(1):50—57.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