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引领方法和路径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引领方法和路径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引领方法和路径

作者:王英博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20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介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引领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高等教育;政治教育 引言

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16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16号文件下发6年多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教育部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与20年前相比发生转折性变化。他们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在国家大事、难事、急事面前,能够自觉担当、奋勇向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对比过去6年的调查数据,可以明显发现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整体上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各方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大学生思想引领方法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当前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实际情况和形势,着眼于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内化为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方法论指导,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去。

以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保证。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在新形势下的理论发展,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在新形势下,结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理论成果,是对当前发展问题普遍规律的总结,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1]。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和目标。以科学发展观视角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发16号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方法。研究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诸多问题,既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更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应用在具体工作中,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对象也是人,其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二要树立“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理念,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3]。三要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四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意识,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具有目标意识和成本观念,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检验是通过评价机制来进行的。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大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与预定目标的差距,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下阶段工作的指导性意义,以便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过程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有效的控制。

大学生思想引领路径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渠道和载体仍发挥作用以外,社团活动、学生公寓、互联网络等愈来愈成为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载体和途径[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学生公寓组织建设,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5];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占领网络阵地,使网络成为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平台;建立专业性共青团网站,加强团的活动的网络宣传。共青团要加强网站建设,不断拓展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鼓励学生以写博客、发帖子的形式发表见解和意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的解答、正面引导。同时对团的各项活动的主题、内容、指导思想和意义及时、迅速地进行网络宣传,丰富共青团网站的内容,逐步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6]。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武装学生的头脑,不断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必须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思想引领方面尚存在效果不佳、方法途径不够有效、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因此急需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引领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国际国内的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参考文献

[1]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杨晓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6(12):32-35 [5]古人伏.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6]胡琳,葛俊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