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部,湖北
鄂州
43600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十八大提出的“24字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它反映了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77-02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的层面,首次以24字概
他人应持的态度和应尽的责任。它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
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提供了核心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勇于探索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理论勇气和理论自信,而且明“三个倡导”体现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确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价值取向,涵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凸显体系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和新高度。
了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容纳了历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史文化传统、鲜明时代精神和未来价值追求,具有极强的凝“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富强”,即富足强盛,聚力和号召力。
是经济价值目标。它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创造出1.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足够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的要求。这是近代以来人民的立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人民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民主”,经过长期残酷斗争后的选择,为当代中国的繁荣和发展奠即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定了制度基础,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中国人建设主要体现为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
民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是主管理、民主监督。“文明”是文化价值目标,其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规范的综合体,实质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的反映,是社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会主义的精神自我。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人们逐步意识到和谐”即和睦协调,是社会价值目标,其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当它被人民认同,成为人们共同遵建设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种矛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就会成盾处在可控的范围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从经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代代相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传的价值传递效用。
五方面强调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具有先进性。其先进性体现在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最核心的价值导向。“富强”它维护和反映的是社会的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不为少部是基础,“民主”是保障,“文明”是灵魂,“和谐”是目标,四者分人服务。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构成有机整体,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自由、个人思想出现多样化是一个必然现象。但有些人只注重个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诉诸于社会管人利益,忽视他人、社会利益甚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由此理实践而形成的基本价值导向,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引发的矛盾不断增加,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主义核心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和新境界,体现了社会价值观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本质的、最具决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自由是前提,平等是基础,公正是作用的部分,它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底线,法治是保障,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括,维护和反映的必然是社会的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爱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国”即热爱祖国,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荣誉和2.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利益,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统,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观。不同时期国家的核心价值豪感。爱国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公德。“敬观在内容、形式上是不同的。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业”,是职业道德,要求人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忠于职该时代精神的精华,都有值得后续社会继承发展的合理成守,提高技能,精益求精,敢闯敢干,开拓创新。“诚信”即诚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久远的伟大民族,过去、现在和将实守信,是个人处理与他人、社会、国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来,其核心价值观只能在本民族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要求,要求以信立业,以质取胜,讲信誉,守诺言,没有隐瞒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如爱国、诚欺诈等行为。“友善”,是对公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上信、和谐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的传统,也是现代社会倡导的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修身律己,与人为善,尊老爱个人品德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幼,助人为乐,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意识形态的核心,必然要反映社会实践的要求。随着社会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人心,民主、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是公民对国家、对职业、对社会、对平等、自由、法治等观念逐步被民众认同,并推动社会实践
-177-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4年1月教育教学论坛Jan.2014第4期EDUCATIONTEACHINGFORUMNO.4我国教育决策咨询研究述评吴鸣晓(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河北
沧州
061001)
摘要:教育决策咨询在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决策咨询不但为决策者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近些年,我国教育决策咨询呈现日益活跃的发展态势,究其原因与积极的国家政策和公众的关注度有很大关系。本文通过对我国近20年来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的分析,为读者概括出了教育决策咨询研究的历史及现状,总结出近些年教育决策咨询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关键词:中国;教育决策;咨询;述评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78-02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步入了“咨询化
持和服务教育决策者处理比较重大的教育事务而开展的所社会”。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有咨询实践活动,或者说是教育事务决策者就比较重大的色的教育决策咨询机制,面对我国教育事业日益复杂的管教育决策问题向专门咨询机构和具有咨询能力的其他机构理和经营环境,教育决策咨询作为决策中的重要基础与前以及公众寻求和获得信息、知识、经验、技术和智力支持的提,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教育决策咨询一系列活动和过程。可见,它包括教育决策者向教育决策咨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处于起步阶段,在教育决策咨询的研询者寻求帮助和后者向前者提供服务两个方面的活动。
究领域,国内的研究观点及研究成果还没能形成一个完整2.教育决策咨询的特点。教育决策咨询除了具有一般的体系,甚至对教育咨询的基础理论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共咨询工作所具有的服务性、独立性、多元性、智能性等特性识。鉴于这些情况,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对近20年来研究教育外[3],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在教育决策咨询活动中,这种特决策咨询的文章进行检索,得到有关文献933篇,并将获得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咨询内容的高智性。教育活动的结果进行关键词的SPSS统计学分析,力图为读者梳理出的复杂性和涉及知识的多元性决定了教育决策咨询的这一教育决策咨询的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前景。现将主要文献研特点。教育系统的运转状况、运行规律、发展趋势以及高等究内容综述如下。
教育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高深的特点,只有从事一、教育决策咨询的概念及特点
教育研究、教育实践以及长期与教育系统打交道的各类专1.教育决策咨询的基本概念。教育决策咨询从字面意业人士对此才有更深的洞察力[2]。二是咨询主体的广泛性。义上可以理解成咨询的一种。咨询,从中文词源上看,“咨”现代教育事业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因此面对的利益主体众有“征询、商议、询问、跟别人商量”之义,“询”是“询问、求多,比如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政府部门和一些用人单位教、打听、征求意见”“,咨询”一词在词典中的释义是“访问,
等。三是咨询过程的长期性。长期性主要表现在调查搜集信征求意见”[1]
。进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咨询一词息的过程以及加工处理信息的周期较长,而且咨询效果的被当今学者们赋予了许多时代的特征,有学者给“咨询”一显现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哪种特性,都决定了教词的定义为:具有协商、询问、谋划、评议和征求意见等含育决策咨询与教育决策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教育决策义,其实质内容是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知识、经者既不能利用权力跨越咨询去做无科学、无民主的决策,决验、技术和智能”等,是咨询寻求者和咨询提供者相互合作策咨询也无法替代决策。
的双向活动[2]。咨询按着不同的标准或特点,可分为很多种,二、教育决策咨询的历史沿革教育决策咨询可以说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是公共行政我国的决策咨询活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决策咨询体系中的一部分。我国学者对教育决策咨询的内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中国的幕僚制度,我们把这种制度视涵最有代表性的、最详尽的描述是:教育决策咨询就是为支
为现代决策咨询的一种雏形。这种幕僚制度在清朝发展到的变革。有人认为民主自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与向是为绝大多数的人谋利益。马克思主义强调其为全世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事实并非如此,“自由、平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过去的一切运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和民主、人权、公平、公正、竞争、效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率等价值元素是资本主义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但自由、民主、平等动”。鲜明的阶级性和人民性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世界无并非资产阶级的专利。从马克思、恩格斯等,到毛泽东、邓小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寻求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平等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都把自由作为崇高的奋斗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居主导地位标。马克思就很强调“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由作为的价值观,它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反映和表达广大人民的终极追求、最高原则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根本利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决定了它中都有表述。十八大把自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提出来,可与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标准是统一的,在价值目标和价值以说是进一步向全世界宣示,自由并不是资产阶级专利,自取向也是统一的即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自由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做得比资本主义更好。
显制度、精神来获得人们的认同,并用以引导、规范社会成3.国家意志、社会要求和个人愿望的三结合。马克思主员的行为,凝聚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向着共同的义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的价值取
目标迈进。
-178-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