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调羹”
南方叫调羹,北方叫勺子。在中国古时调羹有喻意治理国家政事的意思(《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后称以“调羹”);调羹也指宰相;再,《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里有“帝赐食,亲为调羹。”比作皇帝赏识臣下的意思,成为典故;调羹又泛指烹调,比喻夫妇日常生活的和谐;再就是我们要说的好似外来语一样的“调羹”,意指舀汤的小勺……但在陕西汉中就发现乡下农民也习惯地称汤钥为调羹,实在是古语的延伸上海本地就管那种喝汤用的小“勺子”也叫做调羹。(你说“勺儿”,在上海本地的小店里很可能没人听得懂)。
调羹也是常用的餐具,它同使用筷子一样,也有一定的讲究。手持调羹的方式应是:右手持调羹的柄端,食指在上,按住调羹的柄,拇指和中指在下支撑。
调羹主要是用于喝汤,有时也可以用调羹盛装滑溜的食物。尤其是在喝汤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舀汤时,不要将调羹碰碗、盘发出声响。舀起后,汤匙底部先在盘缘轻擦一下,再送至嘴里。调羹就口的程度,要以不离碗、盘正面为限,切不可使汤滴在碗、盘的外面。
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背脊要挺直,脸不可朝下。汤匙要横拿,略略倾斜以汤匙前端
靠近嘴边,把汤倒入嘴里。
汤匙不能太满。尤其是第一匙,负有确认汤热度的任务。有时端上桌的汤很烫,这时,应先少舀些汤尝一尝。如果太烫,可将汤倒入碗里用调羹慢慢地舀一舀,等汤稍许降温时,再一口一口地喝。
不要将汤碗直接就口。当汤碗里的汤将喝尽时,应用左手端碗,将汤碗稍为侧转,再以右手持调羹舀汤。不要将汤碗端起来,一饮而尽,这样做不符合餐桌礼仪的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