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述论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述论文

来源:爱go旅游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述

[摘要] 分析了高校和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一些误区。介绍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步骤,说明了职业生涯规划文案的基本组成内容。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

高校扩招实施已经十年,每年的毕业生不断涌向职场,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的选择空间更大,用人单位的进人门槛水涨船高,各类招聘不断提高用人条件,一方面要求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还提出了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要求。

大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业后,一部分走上就业道路,另一部分选择继续学习。进入研究生阶段,有些是对学业深造上有更高的期望和更大的兴趣,还有一些是暂时没有找好职业定位,在继续学习过程中,探索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取向。概括以上各种情况,大学生都在寻求某种从学业到就业的过渡途径,大学生希望这个过渡是适合自己的、平滑的过渡。从学校到社会,这个人生的重要的转折,不会随意地发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1 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所做的努力

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都加入了个性化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理念 [1]。学校为学生个体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自由,但这只是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借助这些环境,进行自我规划,明确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

只有理解职业,才能够选择职业。目前,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下几种职业认知的途径。

一是课堂教学。一些专业课教师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相关企业的职业活动,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比较了解。他们的课堂教学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通过课堂,学生可以了解一些与职业有关的信息。

二是校内实习。一些学校建立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模仿企业环境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间接地接触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掌握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技能特别是操作技能,培养基本的职业素质。

三是校外实习实训。目前很多高校都和相关企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训合作关系。这种实习实训很接近真实的职业活动。学生可以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了解职业行为规范,锻炼自己。通过这种途径了解职业,所得到的各种信息应该说是最为真实有效的。

四是学校组织的企业人士讲座和座谈。学生参加这些讲座和座谈,可以理解不同企业的信息及其对人才的需求[2]。

五是学校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高校已经形成了专门就业指导部门,并从学校深入到学院,相关老师直接面对学生和用人单位,成为联系双方的良好纽带。一方面,不断吸引用人单位来招聘,并向学生提供用人单位的信息;另一方面,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增加了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专家座谈和模拟面试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个人的就业思路,强化求职技巧。积极主动的职业规划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

高校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引起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大学生应该首先通过学校各类讲座或是学习资源,学会至少一种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这个方法不需要很高深,甚至不需要相关的专家。任何具体的、可行的方法都可以加以实践。比如定期记录职业生涯规划文案,以文档的形式记录自身特点和行业分析,明确差距,从而形成自我完善的新计划。

2.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

目前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主观认识上的误区,这会影响规划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和职业目标的实现。

2.1.1 职业定位的误区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和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时期,各种不合理的就业观念依然存在,这就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

1.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一些大学生的择业标准中只要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眼前的实际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和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予考虑,因而极易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工作。

2.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一些大学生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将职业分为不同等级,有贵贱之分,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艰苦地区或行业工作。

3.工作求稳定,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有福利、有保障的单位,希望一次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自己去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部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人为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的[3]。

2.1.2 规划实施的误区

一些大学生分析自我和环境,制定了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规划的效果。

1.急功近利

机电专业的李小琴今年刚上大一,父母希望她以后读研,所以她每天埋头学习,不考虑工作的事情,也不参加社会活动。即使以考研为目的也不应该一条腿走路,早晚要就业,如果不提供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书读得再好再多也只能纸上谈兵。当然,如果以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也不能走另一极端,比如逃课去打工。

2.准备不足

大学生往往在时间、实力和经验方面准备不足。

一是时间准备不足。误以为就业准备从大三开始就可以了,觉得学习比较重要,唯恐哪一次考试不好,影响就业。一些同学在就业时,考虑出国留学或读研,如果后来求学不

成,才开始考虑就业问题,这个时候已经太晚了。对社会的认识、资料的收集、能力的提高需要提早准备。

二是实力准备不足。误以为看得见的准备(比如证书、成绩单)比看不见的素质重要。其实,单位看重的是个人长期积累的素质,如团队意识、能力沟通、自我认识等。

三是经验准备不足。误以为有一些社会实践的背景就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工作。其实,经验的获得需要一段时间、反复进行的,个别的尝试不表示个人拥有有价值的经验[4]。

3.盲目贯彻执行既定规划

制定职业规划需要要不断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人们对自身职业规划的理解是最复杂和多变的,往往有了职业规划后,还要经过不断地实践确认、不断地调整,才能趋于清晰、明确、可行[5]。

2.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落脚点是一份学业规划,同时也上一种心理投资。职业生涯设计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下面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规划方法,包括确立志向、自我评估、环境分析、实施方案、反馈修正六个步骤。

1.确立志向

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它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

2.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主要是指了解自己,包括兴趣、能力、性格特征、身体条件、价值观念、精神智力、家庭条件等自身因素。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每个人首先要真正了解自己。通过自我评估,发现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3.环境分析

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以及职业环境的分析。职业选择要以社会需求为前提,远离社会需要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对大学生来说,进行职业规划时主要是分析人才市场的供需情况以及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和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等,从中发现环境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方面。

4.目标设定

分析自我和环境,了解职业世界,找到与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相吻合的职业目标,这一点对即将步入社会择业的大学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选定一个目标,从而明确自己在大学期间应该做的事情。

5.实施方案

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逐步缩小差距,一实现各阶段的目标,实施方案要具体、清晰、可操作。

6.反馈修正

反馈修正要设定一个衡量此规划是否成功的标准,如果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就必须及时做出调整和修正[6]。

3 结论与思考

学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最终还要大学生认真对待,积极思考,经常性的思考,才会产生积极效果。

从进入大学起,大学生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为迎接未来的就业挑战,每个人的自身资源不是高考成绩,不是家庭背景或金钱,而是时间和精力。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哪里,哪里就会有进步。因此,只有大学生尽早地进入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审时度势,随时寻找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差距,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完善自我,才能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取得先机,以最佳姿态迎接自己能够胜任的社会职责。

参考文献:

[1]郭志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08.9.

[2]潘新,职业生涯规划 2008.9.

[3]郭志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08.9.

[4]周炳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辅导 2007.3.

[5]洪向阳,职业规划别陷入误区[e/ol]. 2011年1月2

日.http://www.takecareer.com/article/celve/201101/2191_2.html.

[6]周瑜弘,试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修正与调整[j]. 现代农业科学, 2008年6月第15卷第6期:93-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