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时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育将教学内容,逼真、富有趣味性的呈现给幼儿,使教育内容变的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便于幼儿理解,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运用: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
在传统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多以挂图讲述的形式,同时制作教具既费时又费力。借助多媒体教学将静态挂图变为动态画面,动态情境的变化,更加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为幼儿创造一个融声、像、形为一体的“真实”语言情境,将逼真的画面呈现在幼儿眼前,变说教为形象生动的语言视觉刺激,轻松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优化了语言教学过程。
在中班续编故事《龟兔赛跑》中,利用网络信息在线观看或下载视频,声、像、动感为一体的故事视频,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感觉的协同作用,使幼儿能够快速理解故事内容。利用白板课件:创设故事背景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操作白板自由移动乌龟、兔子等其他动物,逼真的画面,使幼儿犹如身临其境进入角色,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快乐轻松的良好语言环境,为幼儿续编故事,奠定了大胆想象与创造的基础。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帮助幼儿奠定学习语言的重要基础,教师将幼儿已学过的故事幼儿分角色复述、续编故事、自学故事等利用多媒体技术:会声会影录音生成转换Mp3格式,再播放给幼儿倾听自己讲的故事,幼儿满怀好奇与欣喜的心情倾听着自己和同伴声音讲的故事,非常吸引幼儿专注的倾听,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打破传统科学教学模式
科学活动多是抽象的,具有较强的严密性,而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的,对于抽象的概念往往不易理解,对知识的把握处于被动状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像并茂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形象、生动、鲜明地呈现给幼儿,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与探索欲望,真正使幼儿成为科学活动中的主人。
例如:中班科学“神奇的尾巴”课件,用会声会影制作的故事视频《小壁虎借尾巴》为导入活动, 将直观、形象、生动画面呈现给幼儿,使幼儿轻松掌握故事中动物尾巴的功能。
利用白板课件巧妙设计与幼儿互动游戏:
捉迷藏:利用遮盖功能幼儿积极主动充满好奇的来操作白板看尾巴猜动物,猜出后移动遮盖的图形验证答案,显示出动物,再点击小喇叭图标,音频发出一句儿歌。如:幼儿根据鱼的尾巴说出是小鱼,儿歌:“金鱼尾巴左右摆,游来游去多自在”。这一白板互动环节幼儿非常专注,多媒体声、形、动感、鲜明的特点,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活动中,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力,深受幼儿们的喜爱,符合幼儿的心理与生理的发展特点。
找尾巴:利用拖拽功能,逼真的画面呈现幼儿,利于观察动物身体的特征,利用拖拽为其找出相应的尾巴,幼儿非常专注,在幼儿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幼儿思维活跃,在轻松状态下学习,充分发挥了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例如:中班《图形宝宝》利用会声会影剪辑师生收集的日常生活中的形似物,制作课件以直观、形象、生动的视频图像,丰富幼儿的视野,开阔幼儿眼界,拓宽幼儿思维,孩子积极的想象生活中的其他形似物。教学课件其中将拼摆组合物体拟人化,幼儿与白板互动随意拖拽图形组合,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拓宽幼儿知识面,有效地启迪幼儿的思维。在愉悦氛围中的接受知识信息,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拼摆出你想象不到的惊喜,增强了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幼儿获得知识,扩宽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利用多媒体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将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创设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陶冶情操,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例如,小班绘画“妈妈的头发”活动,活动前,利用班级博客请妈妈们将自己的生活照发送过来,再将妈妈们的生活照制作课件播放给幼儿,当幼儿看到自己妈妈的时候,一下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他们那么的亲切,自豪的介绍着自己妈妈的美丽秀发,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讨论着,非常细心的观察着妈妈们的美丽秀发。大大激发了幼儿绘画的欲望,在此,笔者也看到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彩。
还可通过电脑、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审美世界,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将孩子的作品发送班级博客,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或与家长共欣赏,让孩子从多媒体中看到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与满足感。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是幼儿教师非常辛苦的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幼儿良好
的生活常规的形成,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利于教师正常开展教学工作。以往教师在培养幼儿常规时,多以说教幼儿模仿的方式。随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将其直观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的特点巧妙运用到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如:洗手环节,利用会声会影剪辑制作视频短片,将正确的洗手方法步骤伴随有趣的洗手儿歌展现给幼儿,孩子们非常专注,很快学会了洗手儿歌与正确洗手方法。 制作动画视频《细菌大战》虚拟现实,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营造出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达到预设的教育效果。多媒体的巧妙运用促进幼儿健康习惯的养成。
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可开阔幼儿视野,丰富知识经验,获得多方面信息,在对幼儿进行抗震、消防安全教育中,师生、家长通过网络信息、书籍等收集各种安全应急方法,教师制作课件:以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图像呈现幼儿,幼儿通过与白板互动,当发生危险时幼儿将“人”移到安全位置时,会发出鼓励话语“你真棒,这里很安全”相反则提示:“小朋友换个地方,这里危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安全知识与技能。
五、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幼儿进入玩具图书馆(CPM)的良好开端
CPM幼儿玩具图书馆虽然是自学式教育理念,但是玩具宝盒的取放、宝盒里的玩具收放常规与各个系列宝盒的玩法,需要幼儿牢牢掌握,如果只是教师枯燥的说教,幼儿是很难理解的。通过制作课件,将宝盒系列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学习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有利于幼儿感知、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每个系列宝盒变化规律。如:在取放宝盒教学中,以白板课件,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利用鼠标点击宝盒取放的步骤,如果点击正确会出现小笑脸,相反会出现生气的小脸,“加油呦!”会有一句鼓励的话语,通过幼儿与白板互动,使教学活动游戏化、生活化 、趣味化,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幼儿掌握宝盒的玩法及取放,顺利地进入玩具图书馆。
六、多媒体是家园沟通的重要途径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家园的有效合作,影响到幼儿的身心、游戏水平、学习能力的发展。《纲要》中提出:“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只有家长有效的参与幼儿教育,才能使幼儿真正健康成长。”因此我班通过多种途径(面谈、书面、家教园地,短信、电话、班级博客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合作。多媒体技术不仅深受幼儿喜爱,更受成人们的欢迎,尤其受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的青睐!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许多家长喜欢经常上开心网娱乐“偷菜、种菜”的游戏,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家长非常积极参与“开心时刻”。于是利用这一休闲时间段与家长沟通,我班建立“开心博客”将家长加为好友,建立班级相册,留言板等,每周上传幼儿一周活动时的照片,家长经常浏览并下载幼儿精彩照片,非常关注我们的活动内容,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与配合班级活动,我们还经常相互留言,相互交流育儿经验,在轻松的“开心”网络时刻,进行家园沟通,共同解决教育中的困惑与难题,为我们架起了家园沟通的友谊桥梁。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跃发展时代,多媒体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已广泛应用,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有大量的软件操作知识与技巧,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随着社会进步,教学形式的科学化、多样化,如何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不断钻研、探索与创新!只要恰当地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这种先进的科学手段,就会使我们的孩子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