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系统设计要求
一、信用管理系统设计实例选择范围
参加认证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及所熟悉、掌握的情况,自行确定实例,根据所确定实例的具体情况进行信用管理系统设计和决策分析。参加认证人员须在信用管理系统设计文稿后附实例背景材料,并且实例背景材料不应少于2000字。 二、信用管理系统设计内容和结构指引
参加认证人员可以根据掌握的资料和情况,参考给出的设计内容和结构规范(也可以结合具体实例情况有所侧重或改进)提出信用管理系统设计。
信用管理系统设计内容分为三个基本类型:(1)企业信用管理系统整体规划和设计;(2)企业信用管理功能决策分析。参加认证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及所熟悉、掌握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类型的内容进行设计。
信用管理系统设计内容和结构如下: (一)企业信用管理系统整体规划和设计
企业信用管理系统整体规划和设计的总体要求是,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和营销系统运行实际对企业信用管理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主要内容应包括: 1.企业营销系统现状分析
这一部分应围绕信用管理的主要作用和目标,对有关企业营销环境多种层面的背景、数据、信息和情况以及企业信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预测。 此部分的作用在于体现信用管理系统规划的思想、认识基础,使信用管理决策问题的提出建立在对环境、现状、目标和作用方向分析的基础上。基本要求是:
(1)有具体的情况和数据,情况、数据的范围和意义紧密结合信用管理系统规划和设计中拟进行分析的主题。 (2)避免单纯的历史情况描述和数据引用,应运用一定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掌握的情况、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
(3)分析过程应紧密结合实例已有的实践和结果,使分析具有针对性,揭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因素与信用管理状况间的影响关系。 2.信用管理系统决策问题和前提
根据信用管理现状及各类影响因素的分析和预测,提出信用管理系统决策的具体问题,并要将信用管理系统决策问题进行分类,阐述、分析问题的性质,以界定决策的前提。此部分的作用在于体现信用管理系统规划的思维过程,使信用管理系统规划方案的提出建立在对决策前提分析和认识的基础上。基本要求是:
(1)紧密结合对信用管理条件、现状、影响因素、目标和作用方向的认识和分析,明确信用管理系统决策问题,阐明决策前提。
(2)对信用管理系统决策问题的分析应基于针对实际、独立的逻辑思考和专业理论、方法的应用。
3.提出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特定的策略目标
结合企业营销策略和运行系统提出具体信用管理策略和目标。
此部分的作用在于将信用管理系统决策问题具体化为可衡量的量纲和指标,使信用管理系统规划和设计具备可比较、评价的依据。基本要求是:
(1)目标的提出建立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2)指明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具体管理指标与企业营销策略和信用管理政策之间的关系,说明主要目标可能性与可行性的依据。 4.企业信用管理系统构建或改进方案 在评价、选择信用管理目标和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分析和设计实现信用管理目标和策略的途径,主要包括:
(1)信用管理方式分析和选择;
(2)信用管理功能、业务流程分析和设计;
(3)信用管理环节(如客户资信评价、客户授信过程、相关财务计划与控制、营销风险审计等)分析和计划;
(4)信用管理职能划分和组织设计;
(5)信用政策内容、结构、方法、措施设计; (6)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分析与评价; (7)社会征信利用的分析与评价。 (二)企业信用管理功能决策分析
企业信用管理功能决策分析的总体要求是,根据企业经营目标、营销系统运行实际,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对企业信用管理过程某一环节或管理功能(如客户资信评价、客户信用条件、信用标准、应收账款管理、信用工具和措施应用、营销风险控制、销售结算内部审计等)进行管理决策分析与优化。主要内容应包括: 1.企业信用管理现状和决策问题分析
这一部分应围绕企业信用管理功能决策分析的主题,对有关企业信用管理多种层面的背景、数据、信息和情况以及企业信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信用管理功能决策分析与优化的具体问题。
此部分的作用在于说明对企业信用管理过程中某一具体问题的认识,使信用管理功能决策分析与优化具体问题的提出建立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本要求是:
(1)有具体的情况和数据,情况、数据的范围和意义紧密结合信用管理功能决策中拟进行分析的主题。 (2)避免单纯的历史情况描述和数据引用,应运用一定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掌握的情况、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
(3)紧密结合对企业信用管理现状的认识和分析,明确信用管理功能决策分析的前提。 2.企业信用管理功能决策分析过程
根据对企业信用管理过程中某一具体问题的认识,通过运用相关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和技术,提出信用管理功能决策与优化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阐明信用管理决策与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 (2)有关数据处理和分析;
(3)信用管理问题决策分析和优化过程; (4)信用管理决策方案比较、选择分析; (5)制定相应的信用管理措施。 三、信用管理系统设计基本规范
(一)根据确定的实例和结构设计要求,采取多种方式收集相关的详实资料,进行系统的、有逻辑性的分析和设计。基本规范包括: 1.结构完整、合理; 2.内容具体、详实;
3.具体内容及各部分之间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
4.决策问题和计划前提明确;
5.决策原则、目标、策略、实施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建立在对多方面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6.对所运用的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有恰当的理解; 7.对相关情况和材料有独立的分析和判断; 8.语言通顺,运算准确。
(二)信用管理系统设计文稿应不少于5000字。 (三)参加认证人员在完成知识测试后随即将信用管理系统设计文稿提交给本项目当地工作机构。
(四)提交的信用管理系统设计应是打印稿件,打印格式为:A4纸5号宋体字,并可同时提交电子版软盘。
(五)文稿结尾后须签注本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