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制药机械(设备)验证导则

制药机械(设备)验证导则

来源:爱go旅游网
制药机械(设备)验证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药机械(设备)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进行制药机械(设备)验证的术语和定义、验证的原则、目的、范围、程序、验证方案、验证内容与实施及制造方应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

本标准适用于制药机械(设备)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所涉及产品验证的设计确认(DQ)、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和性能确认(PQ)工作的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JB20067-2005 制药机械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通则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修订)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 3.术语和定义

3.1制药机械(设备)验证 Pharmaceuticals equipment Validation

制药机械(设备)验证是药品生产企业证明设备的任何程序、生产过程、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导致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确认的活动。 3.2 用户需求标准 (URS) User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用户对产品功能、使用、服务等提出的特殊要求,并在购销合同中经双方确认。 3.3设计确认(DQ) Design Qualification

设计确认(预确认)指使用方对所选制药机械(设备)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用户需求标准(URS)及制造商的确认。

3.4制药机械(设备)新产品设计确认 Pharmaceuticals Equipment Design Qualification 制药机械(设备)新产品的设计符合产品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满足用户需求标准(URS)要求等方面的核实及文件化工作。 3.4安装确认(IQ) 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

设备安装后进行设备的各种系统检查及技术资料的文件化工作。 3.5运行确认(OQ) Operational Qualification

设备或系统达到设定要求而进行的各种运行试验及文件化工作。 3.6性能确认(PQ) 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

证明设备或系统达到设计性能的试生产试验及文件化工作,就生产工艺而言也可指模拟生产试验。

3.7验证方案 Validation Protocol

验证方案指一个阐述如何进行验证并确定验证合格标准的书面计划。 3.8验证文件 Validation Document

验证文件系指验证实施过程中形成系统的资料类文件的总称。 4.验证 4.1 验证原则

4.1.1药品生产企业(简称使用方)是制药机械(设备)验证工作的实施主体,制药机械制造企业(简称制造方)应积极配合使用方的设备验证工作。

4.1.2验证工作由使用方组织并完成。验证工作的方案应根据制药机械产品标准、用户需求标准(URS)、JB20067、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制药工艺等要求制定,验证方案应经使用方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实施。

4.1.3制药机械(设备)验证应严格按照验证方案规定的内容和步骤进行。 4.1.4 制药机械(设备)验证的各阶段工作完成后,均应形成确认的相关文件。 4.2 验证目的

1)确认制药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工艺符合产品标准,满足用户需求标准(URS)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要求。

2)确认制药机械(设备)安装符合安装规范,产品相关资料和文件的归档管理符合要求。 3)确认制药机械(设备)在运行情况下的使用功能和控制功能符合规定。

4)确认制药机械(设备)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生产适用性和符合制药工艺与质量要求。 4.3验证范围

制药机械(设备)验证范围的确定原则应依据制药工艺要求而定。直接或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与制药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清洗、消毒或灭菌等方面相关的制药机械设备,属于必须验证的范围,其它辅助作用或不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制药机械设备可不列为验证的范围。 4.4验证程序

4.4.1制药机械(设备)的验证程序依次是设计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在各确认阶段均应形成阶段性确认的结论性文件,达不到确认要求的应不进行下阶段的确认工作,整改复验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阶段的确认工作。

4.4.2制造方在制药机械(设备)交付使用方前应完成制药机械新产品的设计确认和文件化工作。设备到达使用方后,制药机械(设备)的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由使用方完成。必要时可由双方协议共同完成。 4.5验证方案

4.5.1验证方案须有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的签署。当使用方与制造方共同参与设备验证时,其验证方案应经双方认可确立。

4.5.2验证方案的编制参见附录A,验证方案的编写内容应包括: 1) 验证方案名称、编号;

2) 产品基本情况(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用途、结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规格、产量、使用介质、主要参数、设备编号、制造单位、供货商等); 3) 验证人员(人员、资格、分工); 4) 验证目的;

5) 验证内容(确认项目、确认方法、试验器具和确认评估时参数的依据及检测数据等); 6) 验证结论(结果分析、结论,检验、审核及验证负责人员签字等)。 4.6验证内容与实施 4.6.1设计确认 (DQ)

设计确认包括对制药机械(设备)的设计确认或对制药机械新产品的设计确认。 4.6.1.1设计确认(预确认)内容

使用方对制造方生产的制药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方面的适应性进行考察和对制造商进行优选,最后确认与选定订购的制药机械(设备)与制造商,并形成确认文件。

4.6.1.2制药机械新产品设计确认内容

(1)对制药机械新产品的设计是否符合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产品标准、用户需求标准(URS)及相应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审查与确认。其内容一般包括: a.产品的规格、参数和技术指标; b.产品的生产方式、能力与适用性;

c.产品的材质、结构、外观、制造工艺性、噪音、传动机构、辅助系统、润滑系统、安全系统、运行性能等;

d.电气和控制功能,含调速、显示、连锁保护、操作系统、安全报警、联机性等; e.对环境和设施与工艺的配套性;

f.易清洗、易灭菌、易操作维护、不污染性能等。 (2)制药机械新产品设计确认的实施

a. 制药机械新产品设计确认小组由制造方产品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使用方代表和相关专家组成,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新产品设计确认方案、审核设计文件与图样并提出设计确认的结论, 根据设计确认结论决定是否进入产品制造程序或进行新产品设计确认方案修改、再确认后进入制造程序。

b.制药机械(设备)新产品设计确认可作为新产品鉴定或投产鉴定的依据,也可作为使用方设备选型采购时设计确认的参考。 4.6.2安装确认(IQ) 4.6.2.1安装确认内容

制药机械(设备)安装确认主要是通过产品安装后,确认设备的安装符合设计及安装规范要求,确认设备的随机文件(产品图纸、备品清单、仪表校准等)以及附件齐全。检验并用文件的形式证明产品的存在。确认内容一般包括: (1)检查随机文件与附件齐全:

①设备原始文件资料(使用说明书、购买合同、操作手册、合格证、装箱单等); ②图纸索引(安装及地基基础图、电气原理图、备件明细、易损件图等); ③设备清单(安装位置、设备编号、生产厂家、备品备件存放地及一览表); ④相关配套系统(压缩空气、真空气体、水质与供水、蒸汽、制冷等); ⑤公用工程检查表(公用工程清单、验收合格证);

⑥润滑位置表和仪器仪表安装一览表(仪器清单、安装位置、编号、生产厂家、校验、校准周期)等。

(2)依据设备安装图的设计要求,检查下列几方面:

①检查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空间能否满足生产和方便维修的需要; ②检查外接工艺管道是否符合匹配和满足要求; ③检查外接电源; ④检查主要零件的材质;

⑤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其它问题。 4.6.2.2安装确认实施

制药机械(设备)在安装完毕后,根据验证方案进行安装确认,经实施提出IQ结论。制药机械制造方应提供给使用方内容详实、完整、有效的设备安装指导文件。 4.6.3运行确认(OQ) 4.6.3.1运行确认内容

制药机械(设备)运行确认,主要是通过空载或负载运行试验,检查和测试设备运行技术参数及运转性能,通过记录并以文件形式证实制药机械(设备)的能力、使用功能、控制功能、显示功能、连锁功能、保护功能、噪声指标,确认设备符合相应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的要求。确认内容一般包括:

(1)运行前检查,如电源电压、安全接地、仪器仪表、过滤器、控制元件及其它需运行前检查;

(2)验证用测试仪器仪表的确认;

(3)设备运转确认,依据产品标准和设备使用说明书,在空载情况下,对空负荷运转状态、运转控制、运转密封、噪声等项确认; (4)设备操作控制程序确认; (5)机械及电气安全性能确认; (6)设备各项技术指标确认。 4.6.3.2运行确认的实施

制药机械(设备)在安装确认后,根据验证方案进行运行确认,经实施提出OQ结论。制药机械制造方应提供给使用方具体指导设备正确运行和各功能操作及控制程序的相关文件。 4.6.4性能确认(PQ) 4.6.4.1性能确认内容

制药机械(设备)性能确认是在制药工艺技术指导下进行工业性负载试生产,也可用模拟试验的方法,确认制药机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对生产的适应性。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取样检测,搜集及分析数据验证制药机械(设备)在完成制药工艺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确认内容一般包括:

(1)在负载运行下产品性能的确认; (2)生产能力与工艺指标确认; (3)安全性确认;

(4)控制准确性确认;

(5)药品质量指标确认(包括药品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包装质量等)。 (6)设备在负载运行下的挑战性试验。 4.6.4.4性能确认的实施

性能确认应在IQ、OQ完成后,由使用方按照药品生产的工艺要求进行实际生产运行确认,经实施提出PQ结论。 4.7制造方应提供的文件资料 4.7.1产品出厂文件

(1)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的编写和内容应符合GB9969.1的规定;

(2)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属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类产品的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提供设计制造资质证书复印件和监检报告; (3)装箱单;

(4)主要配套件与外协件的说明书、质保书和供应产商资料; (5)仪器仪表合格证和供应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资料; (6)电气控制或PLC控制的使用说明书。 4.7.2相关技术资料

(1)产品操作规程。可单独以文本形式列出,也可在使用说明书中有专门章节。 (2)产品清洗规程。可单独以文本形式列出,也可在使用说明书中有专门章节。 (3)产品维护检修规程。宜单独以文本形式列出,也可在使用说明书中有专门章节。。 (4)与产品安装、使用、维修相关的略图; (5)主要材料材质报告;

(6)设备主要备品备件、易损件图纸。可列入使用说明书内; (7)仪器仪表配置表及其计量器具在有效期内的校验合格证(选项); (8)关键件理化性能报告(选项);

(9)压力容器检验报告及压力容器类的焊缝检查报告等(选项); (10)新产品设计确认的有关资料或原设计型式试验报告(选项)等。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制药机械(设备)验证方案的编写

A.1 本附录制药机械(设备)验证方案的编写,供参考使用。

A.2 制药机械(设备)验证方案编写格式 制药机械(设备)验证方案 1.概述

1.1验证方案名称 1.2验证方案编号

1.3叙述设备名称、型号、基本结构、主要用途、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1.4验证目的 表1 验证程序 验证目的 设计确认DQ 认定选型、功能与需求适用性的一致性。 安装确认IQ 检查并确认该设备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资料和文件符合GMP要求管理 运行确认OQ 检查并确认该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技术参数、使用说明书和相应工艺的要求 性能确认PQ 检查并确认该设备的运行的××指标等符合中国药典及相应××的工艺要求 综合 通过DQ、IQ、OQ、PQ一系列说明及试验提供的数据证明该设备在生产中的可靠性和重要性,证明经××设备生产药品××指标等符合中国药典、相应××的工艺要求及GMP(98)规范。

1.5验证方案审批 表2

责任人 验证方案起草人 验证方案审核人 验证方案批准人 1.6 验证方案的发放登记 表3

部门 厂部 生产 份数 签收 日期 部门 职务 签字 日期 车间 质检 验证小组及责任人 1.7验证小组、验证人员、设备使用单位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1.7.1 验证委员会(小组) (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2) 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3)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4)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5)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6) 负责设备验证周期的确认。 1.7.2 设备使用单位

(1)提供必要现场及测试条件:如设备安装调试及记录、仪器仪表校正及校验记录。 (2)负责设备正常运行,对验证测试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标准之处进行调整和纠正。 (3)拟定药品工艺参数和药品包装规格,报验证委员会审核。 (4)指定设备专门的操作人员。

(5)负责抽样品种质量的测试工作,出具检测报告。 (6)收集各项验证和记录交验证委员会审核。 (7)确定再验证周期。 1.7.3 现场测试组

现场测试组由验证委员会各专业人员及使用单位的领导、设备科、生产科、质检科等部门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详见表4)。分别负责本设备相关内容的现场测试。测试结果填入相关记录表。主检人和测试组长签字确认。交验证委员会审核。 1.7.4现场测试组名单 表4 姓名 所在部门(单位) 职务/职称 本验证工作中职责 联系电话 1.8 验证时间

200X年X月X日——X月X日 2验证程序和实施步骤 2.1设备基本情况 表5 设备编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出厂日期 使用介质 配套装置 技术参数(生产能力、外形尺寸、 质量等) 生产厂家 供货商(邮编、地址、电话、联系 人等) 使用部门(安装位置等) 2.2验证用测试仪器仪表、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确认 表6 序号 检测设备名称 1 2 3 测量范围 校正单位 有效期 是√否× 结果 偏离说明及结论: 确认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2.3设计确认DQ 2.3.1 设计确认项目

(1)产品的规格、参数和技术指标; (2)产品的生产方式与适用性;

(3)产品的材质、外观、结构、传动机构、操作系统、辅助系统、润滑系统、安全系统、运行性能和制造工艺性等;

(4)电气和控制功能,含调速、显示、连锁、安全报警、联机性等; (5)易清洗、易灭菌、易操作维护等。 2.3.2 设计确认 表7 设计指标 产品规格 生产速度 生产方式 材质 外观 结构 ┄┄ 设计性能确认结论: 1、实测结果的符合性;2、偏差说明;3、修正意见。 确认组长签字: 日期: 2.4 安装确认IQ 2.4.1 安装确认项目

(1) 安装规范确认:依据产品安装图的设计要求,检查下列方面: ① 检查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空间能否满足生产和方便维修的需要;

具体内容 检测方法 实测结果 满足标准程度 主检人 ② 检查外接工艺管道是否匹配和满足要求; …………………。

(2) 随机文件与附件齐全确认:

① 设备原始文件资料(购销合同、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合格证、装箱单等); ② 图纸索引(安装及地基基础图、电气原理图、备件明细、易损件图等); ③ 设备清单(安装位置、设备编号、生产厂家、备品备件存放地及一览表); …………………。

2.4.2随机文件以及附件确认内容 表8 设备基本资料表 设备名称 制造商 设备型号 联系电话 设备编号 固定资产登记表存放 部门 安装地点 安装时间 设备采购合同存放部 门 铭牌数据: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偏离说明及结论: 安装调试记录存放部门 确认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表9 随机文件确认表 序号 1 2 3 4 装箱单 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操作规程 资料名称 存放部门 检查结果 主检人 5 6 7 8 9 10 清洗规程 维护检修规程 材质证明书 设备安装图 电气原理及接线图 外购配套设备及电气部件的说明书、质保书等 11 12 13 14 仪器仪表校验合格证 设备竣工图 备件图册 易损件图册 偏离说明及结论: 审核人/日期:

表9 设备清单(包括附属设备/易损件和备品备件)

检查结序号 附属设备/易损件和备品备件 1 2 3 4 5 编号 生产厂家 存放地点 果 关键性仪表登记表 仪表名称 产地 易损件及备件更换登记 零件名称 购买厂商和型号 单位 数量 更换日期 备注 校验日期 校验合格证及存放处 偏离说明及结论: 确认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2.4.3 安装确认

表10 安装确认检查表 序号 1 2 3 4 确认项目 水源 气源 电源 设备安装 工作环境 工艺参数 包装材料 确认内容及要求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安装图要求 GMP要求的洁净度 可靠性和重现性 符合药包材标准 确认方法 实测结果 主检人 偏离说明及结论: 确认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注:1、水源包括液体介质在内,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介质标准。

2、气源(包括气、汽):按设计要求的压力、温度,管径、管道连接方式、密封要求,采用相应检测手段检查。

3、电源:电压、频率、电机旋向等符合设计要求,

4、设备安装:安装位置和空间应满足生产和方便维修的需要,用长度量具测量;目测检查外接工艺管道匹配和满足要求;主机与公用系统安装正确,如排风、排湿或泄爆口的安装确认;检查机器的完整性和其它问题。 2.4.3安装确认结论 表11

安装确认结论: 综合资料确认和安装确认做出综合评价. 备注:

2.5 运行确认 2.5.1 运行确认项目

(1)运行前检查,如电源电压、安全接地、仪器仪表、过滤器、控制元件及其它需运行前的检查;

(2)验证用计量器具、测试设备及仪器仪表的确认;

(3)设备运转确认,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操作方法和标准规定的空载试验要求,在空载情况下,对运转状态、运转密封、噪声、控制程序等多项指标进行确认; (4)设备操作控制程序确认; (5)设备机械及电气安全性能确认;

(6)设备各项技术指标确认(如包装规格、生产速度、调速范围等)。 2.5.2 运行前检查

表12 (表内内容仅举例说明)

结果 序号 1 2 3 4 运行前的检查项目 达到√末达到× 对工作场地进行清理,确保将所有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全部清除。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通电前检查电源开关位置 检查安全接地线的外连线是否正常,接触是否良好 验证组组长/日期 检查介质应符合设备运行的要求,检查设备应经过维护保养,确 保计量器具、过滤器均在校验周期内。 5 6 运行管道内异物清洁干净。 检查药品或包材符合生产规格要求。 ﹍﹍ 偏离说明及结论: 确认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注:① 要列入该设备使用说明书所提及运行前所需检查的内容。

② 所要列入项,如开启某单元时,检查仪表的指针是否灵活;又如通风/水时,过滤器内滤芯损坏或受塞情况。还需检查仪器仪表是否准确,是否定期校验合格。 ③ 也可写入,启动主机前,需检测主关零部件的转动精度或装配精度。

④ 也可写入,启动主机前,检查辅助设施应齐全,并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⑤ 运行前,所需检测管路是否 “跑、冒、滴、漏”或工作腔室是否泄漏。 ⑥ 运行前,所需检查工作区域是否清洁或主工作机构是否方便拆装。 2.5.3运行确认

表13 设备运转及各项技术指标确认表 序号 1 2 3 4 试验项目 标准要求 试验方法 检查结果 空载试验 转数测试 速度调节 噪声测试 其它确认项目 偏离说明及结论: 确认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注:①列入该设备空载时,主要项目所能达到的参数、动作或现象。

②可列入该设备空载时,整机动作程序是否能达到相应工艺程序要求。另外,其进出料的情况。

③列入该设备空载时,应具备的试验是否达到要求,如速度的调整、功能的调节。 ④列入该设备空载时,记录仪能否准确打印所显示的参数。 ⑤此外,还应叙述其它运转所需的确认项目。 表14 设备控制程序确认表(表内内容仅举例说明) 序号 控制程序确认项目 1 2 手 各阶段控制按钮手动动作是否正确 动 控制参数设定是否有效 试验方法 是√否× 检查结果 3 4 5 6 7 程 参数设定及打印显示是否有效 序 操作面板显示项目的准确 自动程序的选择是否有效 自 各阶段自动控制参数的设定是否有效 动 运行周期内,运行时间与设定时间是否一 程 致 8 序 运行周期内,显示的参数与设定参数是否 一致 9 运行周期内,运行过程各控制按钮动作正 确无误 10 设置故障时操作面板显示是否正确 偏离说明及结论: 确认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表15 设备安全性能确认表 序号 安全性能确认项目 1 2 显示功能 连锁功能 保护功能 机械安全装置 试验方法 是√否× 检查结果 偏离说明及结论: 确认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注:①列入该设备空载时,当机械或电机发生故障时,应自动停机并报警。

②列入该设备空载时,各控制阀故障或变送器超量程时,应自动停机并报警。以及当控制参数超过设定值时,应自动停机并报警。

③电器安全可靠,符合GB/T5226.1-96要求,操作灵敏准确,并应有接电装置及安全标志。 2.5.3 运行确认结论

表16 运行确认结论表 运行确认结论: 综合运转和各项技术指标确认、控制程序确认及安全性能确认做出综合评价。 备注: 2.6 性能确认 2.6.1性能确认项目

(1)在负载运行下产品性能的确认; (2)生产能力与工艺指标确认; (3)安全性确认; (4)控制准确性确认;

(5)药品质量指标确认(包括药品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包装质量等)。 (6)设备在负载运行下的挑战性试验。 2.6.2 性能确认

表17 综合性能确认表

检测项目 负载试验 耐压性 密封性 热分布均匀性 生产能力 调速范围 控制准确性 机械和电气安全 药品质量指标或设备功能所要完成的最终标准要求 试验方法 实测结果 主检人 验证组组长/日期 产品的质量指标 负载运行下的挑战性试验 工艺指标 其它 确认结论 综合评价。偏差说明。修正意见。 验证组长签名/日期 注:1、本表中所列项目都是综合性的,包括内容较多,实施中可根据所包含内容的多少,分别单列表格填写。

2、生产能力、调速范围、控制准确性、机械和电气安全试验在负载情况下可按运行确认的方法进行。

3、工艺指标实验,主要是考验工艺参数的可靠性、重复性,一般要重复试验三次,根据试验内容确定记录表格形式。

4、如果是多表格记录,每张表格都应有确认结论。 表18 电器安全性能测试记录表 检验项GB5226.1-2002标准要求 目 保护导线应依靠形状、位置、标记 或颜色使之容易识别。 电气设备和机械的所有裸露导体都应接 保护接到保护接地电路上。 地电路保护接地电路中不应接有开关或过电流 的连续保护器件,也不应接有这些器件的电流检性 验装置。 保护接地电路的连接应牢固,没有意外松 脱的危险。 在PE端子和保护接地电路部件各不同点 检验方法 实测结果 主检人 间引入来自PELV电源的50Hz或60Hz的低电压、至少10A电流和至少10秒时间的验证,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Smm2 (保护导V(实试压降) 线) 1.0 mm2 1.5 mm2 2.5 mm 4.0 mm2 2 3.3V 2.6V 1.9V 1.4V 绝缘电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的绝缘阻检验 电阻不小于1MΩ。 电气设备的所有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 路之间应经受至少1秒时间的耐压试验。耐压 试验电压应采用频率50Hz或60Hz、具有试验 两倍的电器设备额定电源电压值或者1000V中较大者。 电气系统质量确认结论: 验证委员会意见: 1、实验结果是否真实有效2、偏差说明3、修正 意见 测试组长签字: 日期:

表19 性能确认结论表 性能确认结论 综合各项确认结论做出综合评价。 验证组长签字/日期

3、验证报告

组长签字: 日期: 综合上述各项验证记录,对验证合格与否做出评价,合格的交质保部门审核批准投入正常生产。不合格的提出修正意见,限期整改和复验。

验证委员会审核签字/日期: 使用单位批准盖章/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