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类型 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适用行业 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开发单位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知识产权情况 授权专利3项:
强复氧潮汐流人工湿地,201020256970.5; 人工湿地水位定量化调控装置,201220333012.2; 原位处理农村活污水的沟渠,201220093602.2。 适用范围
可应用于富营养化水、景观水、中水回用、河道末端水、面源污染径流水、生活污水、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
成果简介
该技术针对人工湿地构建的填料、植物、工艺等核心要素在应用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筛选出鄱阳湖流域土著湿地植物、本土天然填料,集成研发出水位调节装置、强复氧潮汐流人工湿地等新型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有效解决了城镇间歇排水、管网不完善、填料植物本地化、处理效率不高等关键问题。
技术效果
依托该技术,在高安市八景镇建立了600吨/天的示范工程,按日处理量600t/d计算,该项目年处理污水21.9万t/年。工程的出水水质稳定,COD、氨氮和总磷等主要指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
标准。根据该项目的进出水平均浓度计,人工湿地项目每年可去除COD19.71t、氨氮6.13t、总氮8.76t、总磷0.33t,该示范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城镇污水处理率,减少了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排放。该技术100吨以下处理规模吨水投资低于千元,远低于A2/O法、MBR法等其他城镇生活污水常用工艺投资,与表面流和潜流湿地比吨水投资也较低。该技术无需专业技术人员维护管理,只需看护人员日常监管维护,如采用自流无动力,运行费用仅需看管人员工资。
应用情况
高安示范工程,地址:高安市八景镇。 市场前景
该项技术作为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实用技术,普及率相对较低,据初步调查,市场普及率尚不足10%。该技术在人工湿地植物基质选择、工艺设计、工艺组合和净化效果等进行了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应用范围较广,可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景观水体、中水回用、河道末端水、面源污染径流水、生活污水、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