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单招物理高考试验复习要点

单招物理高考试验复习要点

来源:爱go旅游网


单招物理高考试验复习要点

一.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

尺,图钉几个。 3. 主要测量:

a. 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 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 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120为宜. 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构造:见教材。

2.操作要点:接50HZ,4---6伏的交流电 S1 S2 S3 S4 正确标取记:在纸带中间部分选5个点 。T 。T 。 T 。 T 。 3.重点:纸带的分析 0 1 2 3 4 a.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在误差范围内:如果S1=S2=S3=……,则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S1=S2=S3= …….=常数, 则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测定加速度:

公式法: 先求S,再由S= aT求加速度。 图象法: 作v—t图,求a=直线的斜率

c.测定即时速度: V1=(S1+S2)/2T V2=(S2+S3)/2T 三.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原理::S=aT2.实验条件:

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

第 1 页 共 6 页

2

2

0

0

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两根导线。 4.主要测量:

选择纸带,标出记数点,测出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S1、S2、S3 。。。。图中O是任一点。 5. 数据处理: 0 1 2 3 4 5 6 根据测出的S1、S2、S3……. 。S1 。S2 。 S3 。S4 。 S5 。 S6 。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加速度:

S4—S1=3a1T , S5—S2=3a2T , S6—S3=3a3T a=(a1+a2+a3)/3=(S4+S5+S6— S1—S2—S3)/9T

2

2

2

2

即时速度:(同上)

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原理:

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使小车刚好匀速下滑。 用细绳将砂桶(质量为m)和小车连成一个整体,连接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整体:mg=(M+m)a 小车:T=Ma=

mgm1M

当m《M时, 即小车的合外力近似为砂和砂桶的重力mg。 2.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刻度尺、纸带、复写纸、导线、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天平、砂和砂桶、小车、若干砝码。 3.实验条件:

a. 平衡摩擦力: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不受牵引力时,小车刚好沿

斜轨匀速下滑。本实验全过程不必再平衡摩擦力。

b. 只有小车和码砝的质量之和(M)远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时,小车的合力才

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mg.

4.主要测量量:小车的质量(包括砝码)M 砂和砂桶的总持量m.

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S1、S2、S3 5.数据处理:

逐差法求加速度:(同上)

6.实验结果分析:图线法:M一定时,a—F图线;F一定时,a—本实验画出的图线可能有四种情况:

第 2 页 共 6 页

1图线。 M

a a

O F O F 7.易错点:

a.平衡摩擦力时,应取下砂和砂桶 ,使细线不受拉力。 b.实验前要调整滑轮的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c.摩擦力一但平衡后,木板的倾角不变。 五.动量守恒的验证:

1. 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

/

/

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m2以V2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2. 实验仪器:

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 实验条件:

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 > m2) 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 4.主要测量量:

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

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水平射程: 5.易错易混步骤:

a.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直径。

b.调节轨道末端切线水平,两球球心等高。 c.m2的水平射程: d.落点位置的确定:

围绕10次落点画一个最小的圆把所有落点围在里面,圆心就是落点的平均位置。 六.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实验原理:

第 3 页 共 6 页

/

’’

用一定的方法描出平抛小球在空中的轨迹曲线,再根据轨迹上某些点的位置坐标,由h=gt2求出t,再由x=v0t求v0,并求v0的平均值。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未端水平的斜槽,小球,刻度尺,附有小孔的卡片,重锤线。 3.实验条件:

a. 固定白纸的木板要竖直。

b. 斜槽未端的切线水平,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 c.小球每次从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七.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原理: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V2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米尺,铁架台,烧瓶夹、低压交流电源、导线。 3.实验条件:

a.打点计时器应该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b.在手释放纸带的瞬间,打点计时器刚好打下一个点子,纸带上最初两点间的距离约为2毫米。 4. 测量的量:

a.从起始点到某一研究点之间的距离,就是重锤下落的高度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1;测多个点到起始点的高h1、h2、h3、h4(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要远一些好) b.不必测重锤的质量

5.误差分析:由于重锤克服阻力作切,所以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6.易错点:

a. 选择纸带的条件:打点清淅;第1、2两点距离约为2毫米。 b. 打点计时器应竖直固定,纸带应竖直。 c. 实验操作关键:先合上电源,再松开纸带。 d.为减小误差,重锤应适当大一些。 八.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实验目的: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实验原理:g=

42LT21212

3.实验器材:长约1m的细线、小铁球、铁架台、米尺、游标卡尺、秒表。 4.易错点:

a. 小球摆动时,最大偏角应小于5。 b. 小球应在竖直面内振动。

c. 计算单摆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 摆长应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即:L=摆线长+摆球的半径。 九.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

第 4 页 共 6 页

0

1.实验原理:本实验是利用导电纸上形成的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来做实验的。因此实验中与6V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电极相当于正电荷;与6V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电极相当于负电荷。

2.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图订、圆柱形电极两个、探针两个、灵敏电流表、电池、电键、导线。 3.易错点:

(1)从下到上依次铺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 (2)只能用灵敏电流计,不能用安培表。 十.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电路连接方式是安培表外接法,而不是内接法。 2.测L时应测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有效长度。

3.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正确位置。 4.多次测量U、I,先计算R,再求R平均值。

5.电流不宜过大,否则电阻率要变化,安培表一般选0—0.6安挡。 十一.用伏特表和安培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A 1.实验电路图:安培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伏特表并联。 2.测量误差:、r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V 3.安培表一般选0-0.6A档,伏特表一般选0-3伏档。 4.电流不能过大,一般小于0.5A。

5.误差:电动势的测量值测和内电阻的测量值r测均小于真实值。 十二.练习使用万用表电表测电阻:

1.选择合适的倍率档后,先电阻调零,再红、黑表笔并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进行测量。 2.每次换档必须重新电阻调零。

3.选择合适的倍率档,使指针在中值电阻附近时误差较小。 4.测电阻时要把选择开关置于“” 档。 5.不能用两手同时握住两表笔金属部分测电阻。

7.测完电阻,要拔出表笔,并把选择开关置于“OFF”档或交流电压最高档。

8.测量电阻时,若指针偏角过小,应换倍率较大的档进行测量;若指针偏角过大,应换倍率较小的档进行测量。

9.欧姆表内的电池用旧了,用此欧姆表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大。

十三.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1.检查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通入电流方向的关系。 2.检查并记录线圈的绕线方向。

3.原线圈应串联滑动变阻器,防止短路,电流不能过大。 十四.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在确定光路时,两枚大头针不宜插得太近。 (2)插大头针要垂直纸面;入射角一般30—60之间。

第 5 页 共 6 页

0

0

6.测电阻前,必须把待测电阻同其它电路断开。

(3)玻璃砖两个界面不平行,不影响实验测定。

(4)三种测定方法:量角器、三角函数表;毫米刻度尺、圆规;毫米刻度尺。 十五.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1.平行光聚焦法:

uV2.公式法:f

uV3.共轭法: (1)条件:L>4f

L2d2 (2)公式: f (L、d的含义)

4L (3)调“共轴”:调节烛焰的焰心、透镜光心、光屏的屏心等高且位于透镜的主光轴上。 十六.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

(1)供观察用的光源最好是线状白炽灯。 (2)眼睛紧靠狭逢,狭逢平行线光源。 (3)衍射条纹:为白色、两测是彩色。 (4)当卡尺的狭逢变窄,条纹间距变宽,亮度变暗。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