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填空题(每格1分)
1、 下列容器不在GB150.1标准的适用范围内:
a) 设计压力低于0.1MPa且真空度低于0.02MPa的容器; b)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管辖的容器;
c) 旋转或往复运动机械设备中自成整体或作为部件的受压器室(如泵壳、压缩机外壳、涡轮机外壳、液压缸等);
d) 核能装置中存在中子辐射损伤失效风险的容器; e) 直接火焰加热的容器;
f) 内直径(对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的最大几何尺寸,如矩形为对角线,椭圆为长轴)小于150mm的容器;
g) 搪玻璃容器和制冷空调行业中另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容器。 2、 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载荷:
a) 内压、外压或 最大压差 ;
b) 液柱静压力,当液柱静压力小于设计压力的5%时,可忽略不计。
3、 确定真空容器的壳体厚度时,设计压力按承受外压考虑,当装有安全控制
装置(如真空泄放阀)时,设计压力取1.25倍最大内外压力差或0.1MPa 两者中的低值;当无安全控制装置时,取0.1MPa; 4、 设计温度的确定
a) 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b) 容器各部分在工作状态下的金属温度不同时,可分别设定每部分的设计温度;
c)在确定最低设计金属温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在运行过程中,大气环境低温条件对容器壳体金属温度的影响。大气环境低温条件系指历年来月平均最低气温 (指当月各天的最低气温值之和除以当月天数)的最低值。
5、 壳体加工成形后不包括腐蚀裕量的最小厚度:
a) 碳素钢、低合金钢制容器,不小于3mm; b) 高合金钢制容器,一般应不小于2mm。
6、 容器元件的名义厚度和最小成形厚度 一般应标注在设计图样上。 7、 焊接接头分类: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连接接头为E类焊接接头。 8、 耐压试验包括: 液压试验 、 气压试验 和气液试验。
9、 泄漏试验包括: 气密性试验 以及氨检漏试验、卤素检漏试验和
等。
10、 碳素钢和碳锰钢钢材在高于 425℃ 温度下长期使用时,应考虑钢中碳化
物相的石墨化倾向;奥氏体型钢材的使用温度高于 525℃ 时,钢中含碳量应不 0.04% 。
11、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的冲击试验要求:当钢材尺寸无法制备标准试样
时,则应依次制备宽度为7.5mm或5mm的小尺寸冲击试样,其冲击功指标分别为标准试样冲击功指标的 75% 或 50% 。
1
12、 所有用连铸坯制的钢板,压缩比应 不小于3 。 13、 下列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
a) 用于多层容器内筒的Q245R和Q345R;
b) 用于壳体的厚度大于 36mm 的Q245R和Q345R; c) 用于其他受压元件(法兰、管板、平盖等)的厚度大于 50mm 的Q245R和Q345R。
14、 GB/T8163中10、20钢和Q345D钢管的使用规定如下:
a) 不得用于换热管 ;
b) 设计压力不大于4.0MPa ;
c) 10、20和Q345D钢管的使用温度下限相应为-10℃、0℃和-20℃; d) 钢管壁厚不大于10mm;
e) 不得用于毒性程度为 极度或高度危害 的介质。
15、 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疑缝钢管》中的钢管不得用于 换热管。
16、 GB/T12771《流体输送不锈钢焊接钢管》中的I类~Ⅳ类钢管允许使用,
但 不得用于换热管 ,图样上应注明所选用的钢管类别。I类钢管的许用应力可选用GB/T14976中相应钢号无缝钢管的许用应力。Ⅲ类和Ⅳ类钢管使用规定如下:
a) 设计压力小于 10.0MPa ;
b) 不得用于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的介质。
17、 下列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锻件应选用Ⅲ级或Ⅳ级 :
a) 用作容器筒体和封头的筒形、环形、碗形锻件; b) 公称厚度大于 300mm 的低合金钢锻件;
c) 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等于或大于540MPa且公称厚度大于 200mm 的低
合金钢锻件;
d) 使用温度低于-20℃且公称厚度大于200mm的低温用钢锻件。 18、 对于下列材料应进行复验:
a) 采购的第Ⅲ类压力容器用 Ⅳ级锻件;
b) 不能确定质量证明书真实性或者对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的主要受压元
件材料;
c) 用于制造主要受压元件的境外材料 ;
d) 用于制造主要受压元件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平开板; e) 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复验的材料。
19、 低温容器焊条应按批进行 药皮含水量或 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的复验,其
检验方法按相应的焊条标准或设计文件。 20、 制造单位应根据制造工艺确定加余量,以确保受压元件成形后的实际厚度
不小于设计图样标注的最小成形厚度。 21、 制造是应避免材料表面的机械损伤。对于尖锐伤痕以及不锈钢容器耐腐蚀
表面的局部伤痕、刻槽缺陷应予以修磨,修磨斜度最大为 1:3 。修磨的深度应不大于该部位钢材厚度δs的 5% ,且不2mm,否则应予以焊补。对于复合钢板的成形件、堆焊件以及金属衬里层,其修磨深度不得大于覆层(或堆焊层、衬里)厚度的 30%,且不大于1mm,否则应予以焊补。
22、 封头各种不相交的拼接焊缝中心线间距离至少应为封头钢材厚度δs的3
倍,且不小于 10mm 。封头直边部分不得存在纵向皱折。
23、 复合钢板的对口错边量b不大于钢板覆层厚度的 50%,且不大于2mm。
2
24、 机械加工表面和非机械加工表面的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分别按
GB/T1804中的m级和 c级的规定。
25、 设计温度低于-100℃ 且不低于-196℃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制容器,应根
据设计温度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母材应为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10%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在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中,应进行焊缝金属的低温夏比(V形缺口)冲击试验,在不高于设计温度下的冲击吸收功(KV2)不得小于31J(当设计温度低于-192℃时,其冲击试验温度取-192℃)。
26、 低温容器的焊接应严格控制线能量。在焊接工艺评定所确认的范围内,选
用 较小的焊接线能量,以多道施焊为宜。
27、 焊接工艺评定技术档案应保存到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焊接工艺评定试样
保存期 不小于5年 。
28、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 2次。 如超过2次 , 返修前应经 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返修次数、部位和返修情况应记入容器的质量证明文件。
29、 母材热处理试件应与母材 同炉进行热处理;当无法同炉时,应模拟与母材相同的热处理状态。
30、 无损检测时机:容器的焊接接头,应在 形状尺寸检查、 外观目视检查合
格后,再进行无损检测。
31、 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如12Cr2Mo1R)应当至少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
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如07MnNiVDR)应当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m≥540MPa低合金钢制容器,在耐压试验后,还应当对焊接接头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32、 进行局部检测的焊接接头,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
伸部位增加检查长度,增加的长度为该焊接接头长度的 10%,且两侧均不小于250mm。若仍有不允许的缺陷,则对该焊接接头做全部检测。
33、 磁粉与渗透检测发现的 不允许缺陷,应在进行修磨及必要的补焊后,对
该部位采用 原检测方法重新检测,直至合格。 34、 当组合采用射线和超声检测时, 质量要求和 合格级别按照各自执行的标
准确定,并且均应当合格。
35、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档案应完整,保存时间不得少于容器 设计使用年限。 36、 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时,如采用压力表测量试验压力,则应使用两个量程
相同的、并经检定合格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应为1.5~3倍的试验压力,宜为试验压力的2倍。压力表的精度不得低于 1.6倍,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mm。
37、 容器的开孔补强圈应在试验前以 0.4MPa~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
头质量。
38、 耐压试验后所进行的返修,如返修深度大于 壁厚一半的容器,应重新进
行耐压试验。
39、 试验液体一般采用水,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排净吹干,无法完全排净吹
干时,对奥氏体不锈钢制容器,应控制水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需要时,也可采用不会导致发生危险的其他试验液体,但试验时液体的温度应低于其闪点或沸点。并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40、 气压试验和气液组合压力试验应有安全措施,试验单位的 安全管理部门
应当派人进行现场监督。
3
二、 问答题(每题10分)
1、符合哪些条件的、有A类纵向焊接接头的容器,应逐台制备产品焊接试件? 1、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
2、材料标准抗拉强度Rm≥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容器; 3、底温容器;
4、制造过程中,通过热处理改善或者恢复材料性能的钢制容器; 5、设计文件要求制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容器。
2、符合哪些条件之一的容器及受压元件,需采用设计文件规定的方法,对其A类和B类焊接接头,需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 1、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6MPa的第Ⅲ类容器; 2、采用气压或气液组合耐压试验的容器; 3、焊接接头系数取1.0的容器;
4、使用后需要但是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容器; 5、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
6、设计温度低于-40℃的或者焊接接头厚度大于25mm低温容器;
7、奥氏体型不锈钢、碳素钢、Q345R、Q370R及其配套锻件的焊接接头厚度大于30mm者;
8、18MnMoNbR、13MnNiMoR、12MnNiVR及其配套锻件的焊接接头厚度大于
20mm者;
9、15CrMoR、14Cr1MoR、08Ni3DR、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及其配套锻件的焊接接头厚度大于16mm者;
10、 铁素体型不锈钢、其他Cr-Mo低和金钢制容器;
11、 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m≥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容器; 12、 图样规定须100%检测的容器。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