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职业中专 和新年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教改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学校在不断的培养学生,企业 也在不断的寻找员工。可是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不能马上胜任企业的工作,造成人才 培养与企业用工的脱节。针对这一问题,职业教育者采用了多种教改模式, “理实一体 化教学”也是其中的一种。从实践上讲,“理实一体化” 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任务 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教学模式是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工厂实践融于 一体并进行了有机组合,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注重学生 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符 合高职教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中职教育“理论必须、够用为度” 的特色。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电气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长期的电子技术教学中,不少学生存在厌学、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将理实一体化教 学法引入教学,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 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从而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是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标准, 以课程标准为指引实施教学,它应具有技术性、科学性、艺术性,也是教学目标达成 与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主要手段,教学设计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成败的关键。本 案例以电子技术课程中《直流稳压电源组装与调试》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设计举例。
1、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目标
(1)课时安排:教学安排 20 课时,其中整流与滤波电路原理安排 4 学时,稳压 管特性与简单稳压电路安排 4 课时、晶体管串联稳压电路安排 4 课时、集成稳压电路 安排 4 课时,阶段考核安排
4 学时。实训报告、测试报告的撰写纳入各项目中。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硅稳压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掌握整流与滤波电路原理、串并联、 集稳压电路的组成、稳压原理及电路特点,能计算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能力目标:具备识别与检测稳压元件的能力。 具备使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的频率和幅度能力。 具备
串联可调型稳压电源的组装与调试能力。 具备串联可调型稳压电源的基本设计及指标测试能力。
(3)重点难点: 本工作任务的教学难点是掌握带放大环节的串联稳压电路的组成、稳压原理分析, 能计算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对串联可调型稳压电源的基本设计及指标测试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电子产品组装技术,对常用仪器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基础,然 而
由于技工学校入学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专业课程的 学习带来一定难度,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些基础部分内容还需要在讲授新的任务过程 中不断强化。
3) 教法设计
(1) 教学应把握的三个重点:基本概念、分析方法、组装与调试测试技能。 (2) 教学设计: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理论讲解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即理实 一体),以“讲-做一讲”或“做一讲一做” 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PPT讲稿、Multisim虚拟仿真技术、仪器设备 等。
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达
4) 学法设计
学生学习前应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并对本任务进行预习,在听课与实践过程 中注意归纳总结,同时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参与实践观察比较验证,理 解如何随着负载大小变化、电网电压变化,稳定输出电压的原理,同时通过听取分析 讲解、调试测试训练,掌握并联稳压电路的组成、稳压原理及电路特点;掌握带放大 环节的串联稳压电路的组成、稳压原理,能计算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并进行简单设 计从而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
5)教学流程设计 各教学环节的作用要求: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作用要求 思想统一、安全意识 温故知新、知识回顾 创设情景、弓1入问题 尝试探求、猜想验证 教学环节 示范操作 布置任务 巡回指导 结束指导 作用要求 技能示范、模仿记忆 任务驱动、目标训练 个别指导、统筹全局 归纳总结、诊断评估 教学流程图: 学生岀勤情况 组织教学
>
安全生产教育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示范操作 布置任务
入门指导
巡回指导
工件测评
结束指导
课件评分 共性问题分析
总结提高
其教学设计如下:
复习提问 是
否
教师回答
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实验演示 学生观察提岀疑问
新课
示范操作
典型工艺技能示范 学生观察记忆
布置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布置 学生模仿训练
巡回个别指导
入门指导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环节,包含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示范操作、布置任务环节,教学设计中导入新课的方式是通过教师演示操作,学生通 过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提出疑问,教师通过讲授新课讲解分析学生的疑问,学生通过 教师讲解分析消除疑问,接收新知识,教师通过对直流稳压电源单元电路的调试测试 工艺的示范操作,学生观察记忆模仿,学生通过布置的任务技能训练,对教师示范操 作记忆模仿训练,掌握技能。
2、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即结束指导环节,包含了工件测评与总结提高。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 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 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 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 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一一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一一即考试与测验。评价的方法宜采用多元化评价,本案例主 要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说明。
直流稳压电源工作任务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对理论知识方面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实
训报告,其中包含了测试数据记录与分析、知识拓展等,对操作技能方面的评价主要 是针对工件的测评,其包含了组装工艺、调试指标等。如下表所示: 评价项目 课堂学习能力 思维拓展能力 团结协作意识 语言表达能力 评价内容 学习态度与能力 拓展学习的表现与应用 分工协作,积极参与 正确清楚的表达观点 测试数据记录与分析 理论测评 知识拓展测评 产品组装工艺 技能测评 产品调试工艺 安全文明生产 总得分 教后反思 该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调动学生的听觉 , 视觉和动觉功能 , 使学 生的学习不再
觉得单调乏味 , 因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企业对电子类工作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变换,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 , 强调突出实践技 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 骨干型电子类技术工人。为此必学在电子课中实施一体化教学,培养同学们既能动脑, 又能动手的能力。
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 配分 评价标准 得分 10 10 态度端正,学习积极 积极拓展学习能正确应 用 10 10 10 10 10 10 10 互相协作完成任务 语言简练表达清晰 符合数据记录分析标准 符合知识应用拓展标准 符合组装工艺标准 符合调试工艺标准 安全文明生产 教师签字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是推广和应用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与主 要途径,“只是学校在教学成本上需加大,对教师要求上需要提高,教学方法上需要 改革,同时教师在教学上所花的时间,精力也更大,教师付出的也更多。如何切实推 进一体化教学的深入,不但在一体化教学环节上需要不断研究和实践,更需要政策扶 持、师资培养、设施投入来保障,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快技能人 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